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6-03-26陈超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00
■ 陈超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长沙 410000)
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陈超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长沙 410000)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了199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间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并实证研究了协同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具有显著的协同性;通货膨胀相似度、贫富差距对经济周期协同性有显著影响;针对通货膨胀相似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失业率相似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增强。
关键词:经济周期协同性 C-M扩展指数 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全亚洲,影响全球;美国次贷危机对全世界经济体造成强烈冲击。国与国之间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互影响日益深远、频繁。学者们对国家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日益重视,试图探究各国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程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发展过程中差异的加大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黄玖立等(2011)认为改革前后的周期协同性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征;邓虎、李玉双(2012)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在1978-2010期间的协同性有所提高,且呈现出“俱乐部”特征;许统生、洪勇(2013)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2-2011年的数据,测度了省区间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并实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发现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偏低。
关于经济体间经济周期的协同性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关于经济体间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对产业结构相似度、双边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等影响因素的作用上,观点较一致;而对于区域或地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学者们结论并不统一。目前,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文献较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31个省份1994-2013年间经济周期的协同性,采用C-M扩展指数方法测度经济周期协同性。该方法具备两点优势:能对每一个年份做一次测度,克服了以往方法只能主观选取时间段的缺点;相较原C-M同步化指数,该方法所得结果克服了非对称性。重点研究通货膨胀相似度和贫富差距等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通货膨胀和贫富差距都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因素。
经济周期及协同性的测度
(一)C-M扩展指数介绍
Ce rque ira和Ma rtins(2009)在研究1970-2002年20个OECD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时首次使用了C-M同步化指数方法。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ρij,t为同步化指数,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强弱,取值范围(-∞,1],取值越大说明省份间协同性越显著;dj,t、di,t分别表示省份j和省份i在t时期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分别表示省份j和省份i在整个考察时间段内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平均值;T表示考察时间段的时期数。
由于ρij,t取值范围为(-∞,1],结果显示为非对称性,M ichae l Artis和Toshihiro Okubo(2011)对该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得到的C-M扩展指数rij,t取值范围为(-∞,+ ∞)。
(二)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测度
运用C-M扩展指数方法对全国31个省份1994-2013年的实际GDP增长率进行测度,每年每两个省份间都有一个同步化指数,即每年得到省份间的465个同步化指数,然后对每一年的465个同步化指数取平均值,得到全国性的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水平,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1994-2013年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化指数在1到2之间波动,协同性总体逐渐增强。这表明: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较显著。1994-1996年这一时期,同步化水平相对较低,但自1995年开始有较强的上升趋势。1997年到2004年,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进入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波动较小,趋势较平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地经济进入一个较高速的平稳发展时期。我们注意到,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但是从扩展指数上来看,省区间协同性并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仍保持较平稳的态势。反观2004-2010年,省区间扩展指数波动较明显,也不具备前一时期稳定的态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受此影响,波动明显。2011-2013年,扩展指数逐步上升。
图1 1994-2013年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
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设定
在影响经济周期协同性的主要因素上,学界对产业结构相似度、双边贸易、金融开放程度三个因素的认可比较一致。由于中国省区间的贸易数据不可得,本研究转而借助其他的数据来替代。国际贸易研究中,学者们较多的使用引力模型来替代双边贸易,即双边贸易与地理距离成反比,与双边经济总量成正比。因此,本文用双边经济总量和地理距离来替代双边贸易,以弥补数据的不可得性。最后,周文等(2012)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呈现出同向性变动的特点,受此启发,结合其他一些实际因素,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r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经济周期扩展指数;GAP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贫富差距;CPI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通货膨胀相似度;GDP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双边经济总量;X为一组其他变量;εij,t为随即扰动项。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经济周期协同性。本文中经济周期协同性由指标rij,t来衡量,r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经济周期扩展指数。
2.贫富差距GAPij,t。本文中贫富差距GAPij,t取值范围[0,1],由式(2)直接给出:
其中,Incomi,t, Incomj,t分别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GAPij,t越小,意味着省份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越小,即省份间贫富程度越接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的协同性越强。因此预计从式(2)中估计出的贫富差距的系数为负。
3.通货膨胀相似度。本文中通货膨胀相似度CPIij,t取值范围[0,1],直接由式(3)给出:
其中,CPIi,t,CPIj,t分别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通货膨胀率。CPIij,t越小,省份间通货膨胀越一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协同性越显著。因此,预计从式(1)中估计出的通货膨胀相似度的系数为负。
4.双边经济总量。本文中双边经济总量GDPij,t直接由式(4)给出:
其中,GDPi,t,GDPj,t分别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地区生产总值。GDPij,t越大,省份间经济总量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协同性越显著。因此,预计从式(1)中估计出的双边经济总量的系数为正。
5.其他变量:
地理距离Distij,t。全国各省之间的距离取各省省会间的地理距离,两个省份距离越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于距离较远的省份间,一般经济来往会更密切,其经济周期协同性更显著。因此,预计从式(1)中估计出的地理距离的系数为正。
财政政策相似度FISij,t。FIS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财政支出与GDP比值的相似度。FISij,t越小,说明省份间财政支出占GDP比值的差距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相似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省份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会更显著。因此预计从式(1)中估计出的财政政策相似度的系数为负。
产业结构相似度。ISSij,t表示省份间产业结构相似度水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我国31个省份产业分为第一、二、三产业,ISki,t,ISkj,t分别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第k产业所占比例。ISSij,t越小,省份间产业结构越相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协同性越强。因此,预计式(1)中估计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的系数为负。
外部依存度FDIij,t。FDI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差异。由于西藏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数据不可得,故在计算FDIij,t时剔除了西藏。FDIij,t越小,意味着省份间的FDI的差距越小,即省份间的外部依存度越接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周期协同性应该越显著。因此预计从式(1)中估计出的外部依存度的系数为负。
本文中所用的变量,是每两个省份间每一年都有一个数据,除去FDI因西藏数据不可得,每个变量都是31个省份、1994-2013年20年间的数据构成。这样,每年就有465个数据,20年就有9300个样本数;包含FDIij,t的计算因为剔除了西藏,则每年有435个数据,20年有8700个样本数。其中各省1994-2013真实GDP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分省年度数据;产业结构相似度、双边经济总量、FDI等数据来源于1994-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部分省份统计年鉴2012、2013年数据缺失,缺失部分数据从各省发展公报上获得;地理距离由百度地图直接测出。
表1 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表2 加入变量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三)回归估计的结果
表1给出了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由基本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相似度、双边经济总量的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估系数一致,并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相似度、双边经济总量都对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影响显著。
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地理距离,由该模型估计结果可知,地理距离的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估系数一致,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地理距离能够显著地影响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影响因素财政政策相似度,由该模型估计结果可知,财政政策相似度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估系数一致,但是并不显著,表明财政政策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不显著。
将产业结构相似度加入基本模型,由新模型估计结果可知,产业结构相似度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估系数一致,系数不显著,说明产业结构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非常有限。
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变量外部依存度相似度,由该列的估计结果可知,外部依存度相似度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估系数相反,系数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各省份地区外部依存度现阶段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表明,外部依存度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不显著。
最后将所有的变量加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外部依存度相似度的估计系数符号发生了变化,其余变量的估计系数无论是符号、显著性,还是大小,都基本没有明显变动。这表明模型总体稳健性较好。
由以上分析结合表1的实证分析结果可知,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相似度、双边经济总量都对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影响显著。其他变量中,地理距离也能够显著地影响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一)失业率、技术进步与协同性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通货膨胀相似度是影响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最显著的因素。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通货膨胀,诸如货币发行量、劳动力供给速度、技术进步等,弄清楚哪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能够给提高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政策提供更具体有效的建议。劳动力供给速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合菲利普斯曲线来看,失业率能够较好的解释这一因素。技术进步当然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来衡量,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增长率来衡量技术进步。
1.模型设定。综合前文所述,进一步研究影响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因素。选取失业率衡量劳动力供给速度;技术市场成交额以及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增长率来衡量技术进步。
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rij,t与前文一致,Uemp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失业率相似度;Patent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增长率的相似度;Tech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率相似度。X为一组其他变量,包括式(1)模型中的几个核心变量;εij,t为随即扰动项。
2.变量与数据说明:
失业率相似度。Unemp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失业率相似度。Unempij,t越小,省份间失业率相似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常省份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较强。因此,预计失业率相似度的估计系数为负。
技术进步。Patentij,t分别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率的差异。Patentij,t越小,省份间国内专利申请相似度越高,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省份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越显著。因此,预计国内专利申请相似度的估计系数为负。
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Techij,t表示省份i和省份j在时期t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率相似度。Techij,t越小,说明省份间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率相似度越高,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省份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越好。因此,预计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的估计系数为负。
其他变量。包括贫差距GAPij,t、通货膨胀相似度CPIij,t、双边经济总量ln(GDP)ij,t、产业结构相似度ISSij,t,这四个变量都是模型(1)中比较显著且稳健性较好的,主要用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
3.回归估计的结果。基本模型报告了失业率相似度、国内专利申请相似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等因素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的实证结果(见表2),后面部分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模型(1)中的四个较显著的变量:产业结构相似度ISSij,t、双边经济总量ln(GDP)ij,t、通货膨胀相似度CPIij,t、贫差距GAPij,t。
由基本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失业率相似度、专利国内申请量相似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的估计系数符号都与预期一致。其中,失业率相似度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失业率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显著;专利国内申请量相似度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说明其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可能是由于国内专利申请量不能很好的体现专利重要程度和技术进步的程度,即国内专利申请量不能很好的衡量技术进步;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能够显著地影响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综合以上分析,专利国内申请量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不明显;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能够显著地影响省区间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失业率相似度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显著,即省区间失业率的差异,能够直观的体现在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上。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发现:1994-2013年期间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较显著。贫富差距、双边经济总量、通货膨胀相似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省区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失业率相似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相似度越好,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越显著,失业率相似度的提高,将会非常显著的促进协同性的增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给出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由于省区间表现出较好的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更多从全国整体出发考虑,尤其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政策的统一性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第二,鉴于通货膨胀相似度、失业率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影响的显著性,中央政府目前加速改革、推进市场化的大方向是合适的。第三,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地区间或者省份间的贫富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例如目前针对公务员工资结构的调整),应充分协调地区间的这种差距,逐步实现贫富差距的消弭。第四,重视技术进步,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力度,鼓励原始创新。
参考文献:
1.Cerqueira,P.A.and M artins,R. M easuring the Determ inants o 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Using a Panel Approach [J]. Econom ics cd3x,2009
2.陈乐一.我国地区经济周期的差异性研究.经济学家,2012(10)
3.周文,赵果庆.中国GDP增长与CPI:关系、均衡与“十二五”预期目标调控.经济研究,2012(5)
4.黄玖立,李坤望,黎德福.中国地区实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世界经济,2011(9)
5.邓虎,李玉双.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6.许统生,洪勇.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经济科学,2013(3)
7.欧阳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胀的随机冲击效应 .经济研究,2010(7)
8.李星.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经济管理,2009(5)
9.陈乐一,彭化,李璐.我国省际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的测算与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4(8)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