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圆券的发行及崩溃
2016-03-25梁骁菲
梁骁菲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遏制法币极度膨胀失败,为了挽救恶化的财政经济局面,进行了币制改革。金圆券发行于1948年8月20日,仅十个多月,就迅速贬值,引发了空前的通货膨胀。
战后的国民政府重燃战火,造成庞大的军费开支,财政赤字随之剧增,1948年8月,法币的发行额达到战前的30多万倍。法币发行量的膨胀引起了物价的飞涨,更加速了法币的贬值速度。
国民政府行政院宋子文内阁,采取了抛售黄金、回笼法币的措施,企图抑制法币的膨胀,控制金融。至1947年2月,虽然抛售了库存60%的黄金,但法币还是增发了3万多亿元,所回笼的法币仅占其中的三分之一。不久,更是爆发了黄金风潮案,一些权贵大量抢购黄金,做投机的生意,以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黄金价格暴涨,市场大乱。最终,宋内阁倒台。
随之继任行政院长的是张群,副院长是王云五。张群以严禁抛售黄金、取缔黄金投机和管制外汇的措施来压制黄金风潮和法币膨胀,同时以抛售敌伪物资、发行短期公债库券来回笼法币。王云五则提出改革币制,但因通货膨胀继续加速,物价继续上涨,不久,张内阁也以倒台告终。
1948年5月,国民政府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就职总统,翁文灏任行政院长,王云五任财政部长,俞鸿钧任中央银行总裁,币制改革拉开了帷幕。
王云五原是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商,他的上台曾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惊异,立法院对其持不信任的态度。翁内阁组成后,蒋介石要求俞鸿钧和王云五组织专家研究,拿出币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俞鸿钧认为币制不宜作根本性改革,携同不改变法币本位的改革方案赴南京请示蒋介石,不料立即遭到否决。而王云五则整理历年币制改革的资料,草拟了发行金圆券的方案,蒋介石表示同意,指定各专家与王云五一起研究具体实施方法。
8月19日,行政院通过了王云五的币改方案,次日,《中央日报》刊发了蒋介石关于财经的紧急处分令,公布了金圆券的发行办法,包括金圆券的面额、发行额、折合法币的数额,限于9月30日前收兑黄金、白银、外币,违者没收,将物价冻结在8月19日以前的水平。
金圆券发行之初,百姓迫于压力,纷纷前去银行兑换金圆券。至28日,金圆券发行一周时,已有金银外币高达2720余万美元兑换成金圆券。但工商、金融资本家,因熟知政府经济危机的内幕,故想方设法保住手中的金银外汇。蒋经国威逼利诱,胁迫他们登记资产,交出金银外汇,逮捕处死私逃外汇的资本家。同时,又强迫冻结物价,禁止囤积居奇,逮捕违令的商人。尽管蒋氏的铁腕政策使得币制改革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定的成效,但背后却危机四伏:发行额远超预期,有市无货,生产企业陷入困境……
然而,王云五并没有意识到金圆券的潜在问题,于9月20日至10月9日,赴美国出席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银行理事会。在此期间,金圆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商品市场愈见枯竭,蒋经国也因扬子案(孔令侃的扬子建业公司匿藏金银外汇,蒋介石令蒋经国法外开恩)被迫辞职离沪。
10月28日,行政院承认币制改革失败。11月1日,正式宣告放弃限价政策,3日,翁内阁辞职,11日,取消金圆券发行限额、允许兑换金银外币。自此,各银行人潮如涌,金圆券迅速贬值,出现挤兑、抢购风潮,全国各地相继停用金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