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6-03-25常丽文
常丽文
【摘 要】钢琴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艺术,但是长期以来,高校钢琴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技能而轻实践”的倾向,使学生仅会从技术角度来认知钢琴作品,既有悖于钢琴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途径,旨在使之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使教学内容得以完善与革新。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钢琴作品;必要性;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95-02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一)钢琴演奏质量提升的需要。钢琴作品是钢琴艺术存在的基础,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钢琴作品,无不饱含着鲜明的审美特征,也正是这些审美特征,在经过演奏者的表现之后,给观众带来了美感享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演奏绝不是简单的音符展现,而是一种美感体验的传递。从高校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技术训练方面,即过分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并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使学生仅会从技术角度来认识作品,意识不到作品的审美价值,自然也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演奏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乃是钢琴演奏质量的提升需要。
(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校钢琴教学包含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钢琴理论知识和演奏能力,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还是将前者视为了重点,这与国家所倡导的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旨在通过艺术教育这一美育的最佳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树立起真善美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高校钢琴教学却没有认识到自身在这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培养,两者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开设美学相关课程。美学是一门思辨和感性的学科,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来认知和表现作品,首先要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而艺术美学、音乐美学等都可以作为相应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以下几点内容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什么?艺术或音乐作品为什么会呈现出美?表演者和欣赏者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感受这种美等等。并不是要求学生在美学方面有多么高深的造诣,而是重在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为今后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钢琴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文化集合体,谱面上的乐谱只是其呈现的形式,更多的审美内涵是隐藏于作品之后的,所以要通过对作品的全面了解和分析来挖掘和表现这种内涵。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一首新的作品时,教师直接便对作品的技术要点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下次回课时再由教师对技术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整个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对作品的分析,学生们不能认识和感受到作品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审美特征也自然成为了一句空谈,所以一定要重视对作品的全面分析。具体来说,首先是文本分析,包含作者的个人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风格、作品的技术特点等,先获得对作品的大概认识。其次是进行美感体验,在完成文本分析之后,学生自然会形成对作品的个性化认识,这种个人化认识正是美感体验的基础,要主动结合美学理论,体验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感。再次是进行试奏,演奏者要把之前获得的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去,通过试奏来验证自己的体验是不是准确,是又不是还有待丰富,继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比如面对德彪西的作品,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他从印象派绘画中获得启发,独创了印象主义音乐,这正是作品最鲜明的审美特点所在。随后演奏者则要尝试着表现出这一特点,经过一次次的练习之后,形成既忠实于作品而又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演奏风格。所以说,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全面分析,才能感受并初步表现出作品的美学特征,教师理应将其视为钢琴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前文中提到,钢琴作品并不是简单的音符堆砌,而是一个文化集合体,其所呈现出的各种美学特征,就是其综合性的一个体现。所以要想认知和表现作品的美学特征,也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从更多的视角出发来感悟作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文化修养上还普遍存在欠缺,多数学生都是以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进入音乐院系。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因为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音乐技能,所以在文化知识上便出现了不足。加之进入高校之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更加关注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的文化知识便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而这方面的欠缺对于作品的美感分析是相当不利的。以中国钢琴改编曲为例,中国的很多钢琴作品都是改编自传统音乐的作品,而传统音乐又和诗歌、文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其原型为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而《春江花月夜》的原型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所以在演奏这首作品之前,就要追根溯源,先研究这首诗歌,通过文言文翻译,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然后再欣赏古筝曲,了解民族乐器是如何对诗歌进行再现的,最后才是去尝试演奏作品。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演奏者不仅要具有音乐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感受作品的美学特征。因此,需要学生和教师真正地认识到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注重日常教与学中的积累,这不但对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新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把“情感和态度”列为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第一条,由此也给高校钢琴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情感和态度乃是一个基础性因素。或者说,学生们去认识美、感受美和表现美,都是以情感和态度为基础的,这个基础越牢固,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热情就越高涨,审美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之情。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多数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钢琴,通过学习钢琴达到怎样的目的等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而是存在着一种功利化倾向,在大学前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将其视为了升学的有力工具。当进入大学校门之后,钢琴也完成了它的使命,致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毫无兴趣和热情可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之情,学会以审美的眼光认识和感受钢琴艺术。其次是演奏出作品的感情。前文中所提到的对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理解,除了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当这种情感体验足够充沛的时候,学生们自然会主动地去演奏作品,也自然会演奏出作品独具的美学特征。以《保卫黄河》为例,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了解,能够为革命时期全国上下一心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所感动,并激发起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所以会迫不及待地进行练习,旨在表现出作品豪迈、坚定的美学特征,这种状态下的演奏,注定是充满艺术感染力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高校钢琴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却成为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如何积极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所在。如本文所研究的学生审美能力的欠缺问题,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解决好这一问题,将会使学生的钢琴理念、钢琴演奏、钢琴素养等多个方面均获得相应的提升。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对高校音乐教师们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静静.艺术的审美特征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J].戏剧之家,2015(24).
[2]吕靖雅.试论高校钢琴教育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4).
[3]徐宁.高师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之主体意识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05).
[4]张素枝.论钢琴审美教育的艺术性[J].宿州师专学报,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