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倍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03-25查玉平陈京元王义勋
查玉平 陈京元 王义勋
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树叶上产生虫瘿的总称。五倍子单宁是加工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石油、航空、国防等领域。五倍子是湖北省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竹山肚倍”是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为了保证五倍子的稳产丰产,促进五倍子产业健康发展,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五倍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虫情调查
1.1调查时间
在每年的4~11月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1.2.1线路踏查
按林班分布图进行设计,沿林间小道、林缘或公路线,边走边查看树体,分别统计健康树、病(虫)害树、病(虫)害致死木的株数,计算有病(虫)株率。四旁林、行道树、路渠林直接调查统计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成片林应在蹅查基础上进行标准地调查。踏查路线应穿越调查林分有代表性的不同地段。确定病(虫)对林分的危害程度,记录结果。
1.2.2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每50 hm2林地设02 hm2的标准地1块。标准地应在有代表性的、独立的林业小班内设置,不允许跨越两个以上的小班。根据病(虫)的危害特点,标准地的设置应注重林缘的病(虫)分布状况,林缘林内相结合;标准地内寄主树木的数量一般不少于20株。标准地内,抽取20株标准株,测量树高和胸径,标明南北方位,整株调查,记载病(虫)数。记录调查结果。
1.3危害程度判定
五倍子病虫害危害程度判定参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681-2006)。
2防治方法
2.1防治原则
五倍子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施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无公害防治为主导,综合运用防治技术,将有病(虫)株率控制在轻度危害之下,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
2.2防治对象与防治措施
2.2.1宽肩象甲
宽肩象甲Ectatorrhinus adamsi Pascoe 1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蛹室中越冬。第二年4月出孔,取食寄主植物汁液补充营养。5月份成熟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蛀食寄主植物形成层,后期进入木质部形成蛀道。该虫是青麸杨主要蛀干性害虫,主要为害3~10年生树,当年被害,当年死亡。防治措施:营林措施,及时清除林间虫害致死树,集中烧毁。药签防治,在幼虫期,将侵入孔的新鲜排泄物掏出后插入药签,根据孔洞大小决定药签用量,最后用泥封口。
2.2.2缀叶丛螟
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 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产卵, 6月上、中旬孵化。9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根际周围的杂草灌木、枯落物下或疏松表土中结茧越冬。幼虫常群聚,行动活泼,并吐丝结成网幕,在其中取食叶片,食成网状。食尽叶片后,又重新缀巢危害,迁移性强。防治措施:5月中下旬,可采用灯光诱杀成虫。6月上、中旬,可采用25%灭幼脲III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6月下旬~7月,可采用人工摘除虫巢。秋冬季,在被害植株的根基翻耙表土,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茧
2.2.3蓟马
蓟马是盐肤木剌吸式害虫。该虫1年发生多代,以若虫和成虫剌吸叶、嫩枝等幼嫩组织汁液,造成嫩梢、叶片卷曲枯萎、生长缓慢,叶片提前脱落,影响倍子产量。防治措施:早春清除林间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成虫期,应用蓝色粘虫板诱杀成虫。
2.2.4银杏大蚕蛾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是盐肤木食叶害虫。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食光叶片。防治措施:结倍后,采用Bt(粉剂150 g/hm2)、白僵菌(高孢粉120~150 g/hm2)等进行生物防治。
2.2.5黑斑病
黑斑病危害肚倍的叶、倍子等,影响倍子质量。病原菌在枝梢或芽内越冬。翌春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引起叶、倍子或嫩枝染病。防治措施:可通过营林措施,调整倍林密度,形成通风透光的倍林结构进行防治。
2.2.6膏药病
膏药病主要危害青麸杨枝干,常发生在较阴湿、林分密闭度大的倍林内,影响倍林产量。病菌在枝干上形成膏药状病斑。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10~11月是该病的主要发生期。病菌孢子靠风和蚧壳虫传播。防治措施:可用刀刮除病斑,然后涂抹药剂。同时调整倍林密度,形成通风透光的倍林生长环境。
2.2.7丛枝病
丛枝病是盐肤木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倍林产量。枝条受害后,因顶芽生长受到抑制而刺激侧芽提前萌发小枝,不仅生长缓慢,且其顶芽不久也受到病原物的抑制,而刺激其侧芽再萌发成小枝,如此反复进行,使枝条呈丛生状。防治措施:主要采取人工措施,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
3防治效果评价
在防治后,检查、统计防治区的有病(虫)株率,计算防治后有病(虫)株率与防治前有病(虫)株率相比较的降低率。 有病(虫)株率降低率=(防治前样地有虫株率-防治后样地有病(虫)株率)/防治前样地有病(虫)株率。
(责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