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

2016-03-25贺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

贺星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巨大发展,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地整体性的变革,而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成为进一步教育整体性改革与调整的核心,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不具备师范类大学的诸多优势,因此,其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做到适切性,做到有效性。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4-01

如下: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来阐述。

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标准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规格需求的变化,原有的师范教育机制已远远不能够满足现状,教育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师范教育者的头脑中已渐渐模糊,没有清晰明确的衡量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与师范类毕业生共同参与进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去,使得师范毕业生的分配就业由以前单纯的行政性调配开始转向社会市场调节,教师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上层建筑,犹如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通过市场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发展秩序一样,教师教育同样也离不开标准的规范、监控与引导,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整体教育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处在一个教育资源不发达的环境下,批判性地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教师教育变革的核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作为实现培养优秀师范生的基础依据,并不是为了回答设置哪些课程,更重要的是课程体系当中所包含的基础思想可以让我们清楚自身的不足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该包含如下思想:

二、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改革教师教育中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教育变得具有实际意义。不管对哪一个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将所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以培养教育者为目的的学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课程从解决教育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始,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那么,我们自己所形成的理论也就成了我们以后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而不是再去硬生生地套用权威专家的结论去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教师培养应改变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的状况,使课程既体现未来教师与在职教师发展不同要求,又帮助教师在终身学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以活动课程为取向的开放性课程结构标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教学过程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课堂教学目标只是知识领域的培养,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在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只是把人当作“工具”和“人力”来生产,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明显的显露在人们的面前,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尤为迫急,活动课程在对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不少贡献,那么,活动课程到底有哪些价值?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哪些实际意义?1.有助于实现潜在课程的价值2.活动课程有助于潜在课程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明确化,系统化3.活动课程有助于提高潜在课程功能的有效性。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注重在实践的过程中验证学科课程知识,从而使课程的教和学更加准确科学,学生所学到的学科知识更为扎实,活动课程可以给学生提供师生互动、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课程实践性很强,如果我们很好地运用活动课程,我们培养出来的师范教育者将会是灵活性,热衷于教育理性的人才.

四、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标准

面对世界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和综合化,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既是积极应对时代发展与学校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力使我们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教学方法在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

1.以案例结合式教学法

案例结合式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法,教师教育这一专业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经过自由合作,模拟情境,寻找规律,以此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最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发展的目的,真正使教学变得“活”起来。

2.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讨论式教学

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这既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盲目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的,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惰性和依赖性,失去教师的这支指挥棒,他们无从下手,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孕育产生的新型的自主积极探究的讨论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讨论中碰撞思想,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倡导以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较学生而言,教师有较多的知识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生活环境,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资源等特点选择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最新科技动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边环境编写教学讲义,在此,教师确定要采取哪种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创造,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五、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的而构建

教师教育旨在为即将和已经成为教育者的教师提供理解客观知识和生命的价值意义的知识与阐述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下一代在认识、理解、阐述客观世界和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上提供指导。因此,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制度是完成教育使命和责任的基础。

对于教师教育制度可以从两方面构建:一是宏观方面,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教师教育制度,包括国家层面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整体教师教育系统的总称;二是微观层面,主要指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体系,是维系教师教育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内在制度的保障。对于地方性综合大学,在教师培养方面,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既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理念,法规,树立现代教育观,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教师教育特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对于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这一学科缺乏学科基础,地方性综合大学采取的是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专业课共同培养方式,教师教育学科应坚持以国家总的教育方针、制度体系为导向,结合本地区的教师教育资源与教师教育要求,发展自身优势,努力规划好教师教育这一行业,开拓出与师范院校不同的特色教师教育培养之路,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特色发展,进而真正培养出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水平都符合本地区乃至社会需求的未来教师。

参考文献:

[1]王长乐.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3).

[2] 葛幸平.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定位及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3): 72-74.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