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上的催化剂
2016-03-25李雅
李雅
【摘要】灵活而高效的课堂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各种活动有效地获取知识,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合作及探究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很关注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1-02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并提高学生们各种智能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首先,为课堂导入添加催化剂——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适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导入环节添加合适的催化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该环节富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添加剂可以根据课题内容不断更新和变化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培养自然观察智能及语言智能的直观导入法、培养运动智能及人际交往智能的游戏导入法,培养音乐智能的音乐、视频导入法等等。这样可以使导入产生很好的作用: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添加了适当催化剂的导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自然地融入课题中。
例如:在导入必修2 Wildlife Protection 时,可以先配着音乐观看野生动物悠闲地生活,惬意的追逐再到栖息地被破坏,许多野生动物被人类残忍的杀害的视频,使学生们感受到野生动物的可爱,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存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引入本单元主题,进而讨论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这样的导入注重了学生们的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以及语言智能的培养,同时也有内省智能的融入,学生们主动参与意识强,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其次,为教学环节添加催化剂——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中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这是激活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激活英语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根据不同课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学生就有机会利用他最发达的智能学到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活动添加各种催化剂,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英语,比如用英语自我介绍、复述课文、讲故事、朗诵诗歌、交谈、问答、讨论、口头辩论等等。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创设真实情景,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增强学生互动机会,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的课堂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游戏(Games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在小组活动中猜人物,先让一位成员选定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或伟人,其余同学通过提出若干问题,猜出这位著名科学家或伟人是谁。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轮流提问,直到猜对为止。
(2)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它的目的就是启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地发挥出来。“头脑风暴”常常在学生准备阅读一篇文章、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或就某一标题进行写作前进行。比如,人教版必修四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在讲述伟大的女性特征时,可以采用这个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说出若干形容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3)角色扮演(Role-playing ),角色扮演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地进行英语交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基本价值。例如,人教版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对曼德拉有所了解后,可以分角色扮演曼德拉、他的支持者、记者等角色,对曼德拉的性格、经历等进行深度体会。
(4)戏剧表演(Drama ),戏剧表演就是对课文中的就角色重新进行设计、包装。这对语言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满足他们表现自我的欲望。比如人教版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文章内容是马克﹒吐温写的一篇小说,并且被拍成电影,可以在学完本文后让学生们表演,使学生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
(5)辩论(Debate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确定辩论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课文知识和相关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这样既达到在情境中学习语言的目的,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6)采访(Interview ),采访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采访活动时,必须先确定好内容,编拟好采访提纲,准备应答材料和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然后让小组成员在班里进行表演。
(7)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 ) 小组讨论可以实现信息交流,激活思维,增进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通过添加适当的催化剂,教学过程由单向变多向、由封闭变开放、由静态的知识传递变动态的对话、灵活而高效课堂在交流与互动中产生。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
[3]胡春洞,王才仁.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