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不能效仿欧美模式

2016-03-25

中国机电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云网航天协同



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不能效仿欧美模式

12月11日,第三届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聚焦“共建共享新格局:创新与引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互联互通的新路径、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下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的演讲实录。

《工业互联网:一个时髦但不轻松的话题》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作为一个工业企业,怎么和互联网,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改进产业的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确实是一个历史时代的话题,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工业互联网:一个时髦但不轻松的话题”。工业互联网很时髦,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真正的工业互联网,但是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已经被炒了几年了,有些人觉得已经炒过时了,实际上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形。

对于全球的企业而言,不管是什么企业,要想搞工业互联网的话,都是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事情,因为做这件大家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教训。产业革命,历史的时钟已经指向这个时点,这个事情必须要做了,不做产业革命就停下来了。无论是前进的道路上需要克服多少困难,需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都必须要有企业站出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以GE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公司站出来了,以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德国企业也站出来了,当然还有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企业也站出来了。中国的企业,目前航天科工算一家,还有其他的一些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站出来的企业都属于先锋企业,但是先锋企业的命运如何?先锋不一定就是先进,也有可能成为先烈;是不是能够成为先进,现在还都不好说。所以我说,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时髦但不轻松的话题,就这个话题,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我心目中的工业互联网长什么样?

有很多的书都写到工业互联网,写得很厚,我们看了以后受益匪浅,总是觉得有点泛,泛泛而谈。我很概要的总结了几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见过工业互联网,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但是这也不妨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想象工业互联网长什么样,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特征:

1、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这“三结合”是工业企业或工业界现在或未来将要走向的目的地,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业态。制造业是什么样的业态?工业是什么样的业态?“三结合”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组织。比如说海尔现在是人人CEO,内部有很多创业团队,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很多企业既有线上的资源,又有线下的资源。制造和服务相结合不用说了。

2、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这种组织模式的运行。原来的企业,是企业有组织,企业的资源也是有边界的,但是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企业的组织功能是对市场交易功能的部分替代,因为企业组织的成本比较低,对于市场交易成本的替代是有效的,但是现在我们企业组织功能的发挥已经受到了企业自身资源的约束,这种组织功能的发挥要想进一步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解放,就必须要深度改革企业的组织模式。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这种组织模式将会应运而生。

3、支持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过去全球产出不够的时候,投资驱动战略是有效的,内在逻辑是有更多的投入,就会有更多的产出,企业会有更多的收益。那个时候的企业,资源是独享的,社会资源是被刚性分割的,这样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浪费。朱熔基总理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没有重复就没有竞争”,说明生产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源要重复才能竞争,可以多投入,多产出,多收益。但是现在全球的产出相对过剩,不光是中国过剩,东南亚过剩,韩国过剩,日本过剩,就是非洲不过剩,但是非洲现在还比较穷,没钱。在这个时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创新驱动战略,它的逻辑就是依靠越来越少的投入,产生越来越多的产出。这不是变魔术,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企业的边界要打破,企业要有组织,不能仅仅利用自身的资源。企业的资源共享,社会资源就会被软性的整合,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互利共盈,才能最终实现更少的投入,更多的产出。这种合作方式不仅是共享财富成果,而且共享财富的创造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我们一说到共享,就想到吃大锅饭;现在不仅要共享成果,而且要共享整个财富的创造过程,就是资源共享,这种方式符合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整体的理念。

4、能够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型企业的运行成长机制。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产品是载体,运营是关键,管理是基础,因此工业互联网应该能够形成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很成功的电商平台,或者说工业互联网应该比电商平台的表情更丰富一些,内容更加深厚一些。

这是我想象中的工业互联网的四个特征,或者说四个表情。

第二,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构建不能够效仿欧美的模式。

什么东西都要搞中国特色,是不是故意要搞?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能跟他们一样,最好是一样;如果不能一样,最好是不一样。在制造业的创新方面,德国企业、美国企业是我们的老师,这两个老师的天分都很好,他们的功底都很深厚,就当前中国企业而言,我们的制造业整体水平还暂时难以望其项背。我们要向工业发达国家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我们的学习绝不能照本宣科,绝不能死搬硬套,为什么?因为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各国企业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比如说德国企业,他们从1964年开始专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设计和使用,上世纪60年代,人家的数字化就搞得不错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关注智能设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发展,并且现在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控制技术,通过CPS(赛博物理系统)推广到全球使用。美国企业除了依托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力和制造资源全球整合能力,除了关注德国企业所关注的事情之外,还关注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应用,以及如何利用IIC(国际工业互联网联盟)吸收全球企业加盟,中国也有少数企业加入了这个联盟。

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虽然我们是全球制造大国,但不是全球制造强国,我们的工业企业广泛的分布于工业1.0、2.0、3.0,3.0都不多,2.0是主体,4.0还在摸索。智能设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德国,工业基础能力和制造资源全球整合能力远低于美国。如果我们盲目的学美国,不仅难有效果,而且自困阵脚,延缓中国制造业循序渐进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不能直接学美国?为什么不能直接学德国?我们怎么办?从工业互联网构建战略上看,如果德国企业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垂直整合+横向整合道路的话,美国企业走的就是自上而下,横向整合+垂直整合的道路,他们两个模式也不一样。我们的工业互联网构建战略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提供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的横向软整合平台,待具有广泛产业带动作用的各类核心企业之后,再由这些核心企业逐步垂直整合业内企业,最终整体上落脚于智能化设备、智能化车间、智能化企业这些坚实的智能制造物理基础之上。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际上的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就在做整合,主要是做垂直整合,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忙生产;现在我们的整合也不多,很多企业不行了就破产了。如果我们学德国和美国,首先先搞这个的话,三年五年也搞不成,要花很多钱,也没这么多人才,也没这么多能力。

第三,航天科工的工业互联网试验田——航天云网。

很多人经常问航天云网是什么?是不是一个电商平台?我做过很多解释,但还不是很清楚,因为可能也没想清楚。

航天云网狭义的是指公众可以自由登陆和使用的航天云网,这个平台是公开的,谁都可以用的。实际上完整的航天云网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大家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我们内部的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的专业平台,我们内部的企业几万台设备在内网上协同共享。

第二个平台是公众的,对全社会开放的资源平台,现在大家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航天云网。第一个大家是看不到的,因为那个是物理隔绝的,大家访问不了。

第三个平台就是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相似于航天云网,不同于航天云网,为什么呢?因为牵扯到很多跨国的因素问题,一系列的税务、知识产权、海关、外汇结算,还有人员的往来、货物的往来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正在研究如何支持国际工业互联网的构建。马凯副总理组织部级协调会要落实这个事情,这个月15号英文版要开通,将来还有俄语版,波斯语,阿语,西班牙语等等都会陆续开通,这是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全球用户开放的。

第四个平台是智慧企业运行平台,是工业企业进入工业互联网运行状态的标配。如果没有智慧企业运行平台,你想运行工业互联网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后台支撑。这个平台只能是一企一设,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架构可以相似,可以拷贝,但是内容要一企一设。

目前我们的内部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的平台已经运行了半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我们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集团内部企业的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检测、协同实验、协同服务等,现在通过这个网络有望解决,已经部分解决,效果非常好,我们持续做几年以后可能会更好。

第二个平台就是航天云网,就是公用平台,6月15号启用,已经有近半年时间,截止到今天有49000多家进驻了,企业之间的协同共享合作22000多笔,金额接近15亿元。英文版这个月15号上线以后,国际工业互连网就开通了。智慧企业运行平台预计在2016年7月1号起试运行。

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是这个航天云网,我稍微介绍一下,狭义的航天云网的构建和运行情况。一是构建技术标准的规范体系,技术标准的规范体系是工业互联网运行平台和云端企业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技术规范,解释起来就是共同的目标需要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共同的努力需要相同的步调来形成,相同的步调需要一致的号令来统一,一致的号令就是行为规则和技术规范,目前我们和工信部研究院正在共同努力建这个标准。GE公司在制定他的标准,西门子公司也在制定他的标准,我们也在制定标准,某种程度上来讲,下一轮有点像当时的新大陆发现一样。

第二轮是平台上共享的各类资源。我们的各种资源只是冰山一角,整个云上的资源则非常丰富。云端企业开放自己的资源用来共享,大家相互开放,两千多万户企业是一个巨大的量级。

第三个是线下共享资源。

第四是大数据采集与应用,等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供数据产品,我们有一个企业已经积累了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若干年了,这些数据将来怎么用?要通过航天云网用起来。

第五个是航天云网运行平台的安全系统,这个系统是航天云网能够正常进行服务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来看,任重道远,需要和业内的专业机构开展深入合作,也需要和政府负责安全事务的部门深入合作,还需要和国外政府,国外企业深入合作。有点像反恐和气侯控制一样,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个任务很重。后续我们也是要下很大力气来做这件事情,当然不是我们自己,也会和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一起来做。云网上开设有若干功能区,方便云端企业的使用。

航天科工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深深的知道,要种好航天云网这块中国工业互联网的试验田,仅仅靠航天科工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理解和支持,期望各类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成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而共同奋斗。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三个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谢谢!■

来源:国资委官方微信

猜你喜欢

云网航天协同
下期要目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逐梦航天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中国电信:云网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