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光琴:歌声里的镇巴味道

2016-03-25秦沣

新西部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工团民歌

秦沣

从艺十年,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历经大大小小舞台的磨炼,一亮嗓子,就将一个活生生的陕南呈现在听众面前。

离猴年春节不到二十天时间,彭光琴的演出表排得是满满当当。“要到辽宁沈阳去录全国九省卫视联合制作的百姓春晚节目,返回后要参加陕西台的春晚录制,还要随省文联到地市去演出……”她说。

在西安音乐学院附近的一个小区,彭光琴和同学合租了一套小两居。不大的客厅,一套宽大的沙发几乎占去了一半面积。能显示主人和音乐关系的东西,是客厅东边窗下的一架钢琴。

“西安音乐学院的进修已经结束,这边事情比较多,就还常住西安。”彭光琴笑着说:“两年时间太快了,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尽管进修期满,但她还是会自费去老师那儿上课。

不过,各种演出还是占去她大量的时间,她说,2015年,她就“跑了19个城市”。

令人难忘的演出

“去年从10月份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县文工团就下基层演出了120场。”彭光琴提高嗓门,特别强调了一次“120场”这个数字。

文工团每年都有100多场的下乡惠民演出任务,属于政府采购的演出。2015年下任务时已经是9月份了,所以演出强度特别大。“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演出,多的时候一天演五场。”彭光琴说。

下乡演出很辛苦。11月份的山区,气温很低,演员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一个个冻得直哆嗦。彭光琴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张照片,几个女演员围着炭盆子烤火,大家脱了鞋,穿着袜子在烤脚。“脚都是麻的,顾不上形象了。”彭光琴笑着说。

演出到最后阶段,彭光琴除了演唱,还要当主持人,“简直是跨界的节奏”。团里的女主持人感冒了,彭光琴顶了上去。再后来,连团长这个男主持也感冒了,发不出声。“我还好,撑住了”,虽然有点感冒的迹象。

“我去了很多从没有去过的地方。”有的老乡一辈子是第一次现场看演出,看完后“哭着拉着我的手不放,真的很感动”。到学校演出时,彭光琴还有一项额外的工作,就是教孩子们唱民歌。

镇巴是陕西汉中的一个山区县,下基层演出要到乡镇村社,从一个演出地点到另一个演出地点,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路上遇到过几次滑坡,大家只好下来提着行李步行;遇到下雨,车打滑,演员就下车抬车……

回自己的村子演出,让彭光琴印象深刻。“参加工作十年,在镇上演出过,但回村演是第一次。”看着下面坐着从小看自己长大的长辈们,还有家人,彭光琴在演唱过程中也会向乡亲们表白几句自己的感受。“从他们眼神能看出来,我给他们争光了,这是和在别的地方演出不一样的感觉。”

看到台下有人抹泪,彭光琴也控制不住了,哭得稀里哗啦。“不是说回到家有什么特别想法,就是觉得自己在外打拼这么多年,外人看觉得你光鲜亮丽,但回到家,就不用再逞强,也不用伪装自己,在他们面前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情感。”

改变命运的民歌比赛

2004年,镇巴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一年后,镇巴县团委主办了青年民歌手大赛,当时上初三的彭光琴代表学校去参赛。

此前不久,她以一曲《红月亮》夺得了校园歌手比赛的一等奖。“记得我上台唱歌时,穿了一件白衬衫,老师用脚踏手风琴给我伴奏。”包括上台领奖等各种细节,彭光琴都记得一清二楚。奖品是一个笔记本,很普通的那种软皮本子,她舍不得用,直到现在还好好地保存着。

彭光琴家在镇巴县渔渡镇喻家沟村,从村上到镇上要走一个小时,从镇上到县城又要走一个小时。“那是我第一次进县城。”彭光琴回忆说。

或许是对比赛结果没什么期待,彭光琴站在舞台上也没觉得有什么紧张。一曲《山路十八弯》让她获得了二等奖。“一等奖获得者是一位老师”。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她和姑父结伴去了广州。“快把人闷死了!”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令彭光琴印象深刻。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座位,就一路坐在车厢地板上。

12岁时,彭光琴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初中毕业时,家里经济压力大,彭光琴虽然考上了高中,但她决定去打工。到广州后,她在妈妈打工的餐厅当了服务员。

已经被遗忘在脑后的二等奖,却让彭光琴被特招进了县文工团,于是,她又返回了家乡。

“音乐专业训练是在文工团进行的。”彭光琴以前唱歌就是模仿,不识谱,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

然而,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彭光琴,有着别人没有的嗓音训练法。喻家沟村村民稀少,各家分散着住,一家与一家的距离比较远,没电话的时候,“通讯基本靠吼”。

“老汉儿、妈回来吃饭喽!”她做好饭,会跑出去大声喊爸妈回家;姑姑家住对面的山头,有什么事,也是她去喊。

彭光琴小的时候,外出打工还没风行起来,下地干活的年轻人多。休息歇气时,就会有人唱一嗓子,都是些和劳动有关的歌,众人嘻嘻哈哈地和着。

彭光琴家在凤凰山上,上学要到山脚下的村小,单程走山路四十分钟,她一天来回要跑上四趟。不上学的时候,她要干农活,挑水、挖土豆、背包谷、打猪草,在山上放牛,干活干累了,也会学着吼几声自小听会的民歌,大声唱的时候,还能听到从对面传来的回声。

彭光琴刚进团演唱的曲目,是老师安排的。演出时也有民歌手参加,彭光琴很喜欢他们唱的歌,就请他们教自己唱。

“那些民歌手不识谱,全是口耳相传下来的,东西都在脑子里。”听民歌手唱的时候,彭光琴一边录音,一边记歌词,用这样的办法,她学了很多原生态民歌。慢慢地,她也将自己的演唱方向转向唱原生态民歌,觉得唱民歌最能激起自己的演唱欲望。

田洪涛是镇巴民歌的传承人,他既是彭光琴的启蒙老师,也是搭档,两个人经常一起演出。2008年,田洪涛带着彭光琴第一次到西安参加陕西省声乐大赛。此前,彭光琴参加陕南民歌比赛拿了一个“新苗奖”,赵季平评委对她讲的鼓励的话,言犹在耳。

猜你喜欢

文工团民歌
《芳华》中有关舞蹈元素的解读
汪立三在合江农垦局文工团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严歌苓“文工团”叙事的忏悔意识
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双生子
军中“芳华” 文工团旧影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新时期企业文工团的职责使命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