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解体到新时期中共开展反腐败斗争
2016-03-24陈盈
陈盈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苏联解体后,许多西方媒体声称社会主义只能是人类的白日梦,终究还是会被资本主义代替,马克思的理论遭到普遍质疑。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政党的腐败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关系,苏联的失败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能否解决好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整治腐败问题要从苏联解体吸取教训,坚决重拳出击。
[关键词]苏联解体;反腐败斗争;新时期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共有15个国家加入到社会主义阵营中来,但是好景不长,1991年12月26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在戈尔巴乔夫的一纸宣判中,解体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苏联人民对于苏联的解体却十分冷静,同时,许多苏联人民自发走上街头,砍倒国旗,对苏联共产党员破口大骂。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包含着人民对于苏联共产党的不满,而这,恰恰回答了为什么人民认同苏联解体这一事实。因为,这一切罪魁祸首就是苏联共产党党内的腐败,是党内的腐败葬送了自己的政权,更背离了人民群众。
1 苏联解体的原因
1.1 西方的和平演变
所谓和平演变,其实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苏联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它主要通过思想渗透的方式,来传播西方的思想意识,进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分化瓦解、煽动民族情绪,并运用经济手段来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来抵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比如,1980年,在波兰境地由一些非共产党人员组织成立了波兰的团结工会,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1982年,波兰宣布取消团结工会,遭到了美国的极大反对,并立刻给予经济封锁。
1.2 违背党性
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次重大失败,是人类在探索社会主义出路时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把握住党性而造成的重大失误。我们之所以说苏联共产党没有认清形势,是因为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腐败造成的,是由于党脱离了人民群众,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求特权,最终导致人心向背而造成的。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党的作风改变了。
2 当前我国腐败现状及危害
腐败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人心向背、制度更迭、政权兴替的重要变量。但是,反腐败的重要性也因此而凸现出来。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我国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政策难免有些疏漏,尤其是在法制方面,有很多不足,这就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复杂化,部分党员干部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失衡,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面对利益诱惑,往往会借助自己的公权力巧设名目为自己贪污开辟道路,他们大肆攫取国家财产、集体财富、侵占人民的公共利益;还有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志,不敢对腐败之风说不,一味强调“官场文化”逐步和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但是,从根源上说,腐败就是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一种联姻。利益驱动是腐败发生的原动力。
腐败不仅让人深恶痛绝,而且危害很大。
2.1 损害党的形象
贪官的行为直接导致党的形象被破坏。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的拥有者,掌握着对下属干部的职位升降的大权,而且很多“大老虎”还掌管重大工程的归属,所以有很多掌权者,大肆卖官,疯狂收敛财物,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从根本上讲,官员的腐败行为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执政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2 严重损害我国清廉政府的形象
中国的很多政府门口都赫然贴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显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政府工作就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要对人民负责的。贪污腐败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威信,一个贪污腐败的政府机构必然导致其领导权威的降低,导致政令的不畅通,导致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
2.3 危害社会发展进步
贪官贪污的钱款最终损害的都是人民的利益。如果把官员的公车腐败、公款吃喝、公款出国旅游的费用加起来,费用是相当高昂的,会耗尽全中国人民几代奋斗的劳动的成果。腐败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4 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
很多人认为,腐败是个别官员的行为,但其实是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沉重打击。试问哪个投资者愿意与一个腐败的政府合资合作?而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而外逃贪官大肆挥霍,更是将我国国家形象破坏到极点。
3 如何反腐败
3.1 把反腐败当作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责任
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了腐败滋长的现象,指出了腐败滋长的危害,强调把反腐倡廉当作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启示我们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形势下必须担起历史责任。新时期,我们更要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新时期,我们依然要警惕这种松懈思想的出现,党要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的监督和教育。杜绝腐败,让党员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识。严厉打击特权主义,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于腐败要严厉打击。2015年两会上,山西提到自己的腐败是“一坨一坨的腐败”这种塌方式的腐败现象就是一颗恶性肿瘤,时刻危及我们党的健康状态,给我们的党群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腐败,我们就要重拳出击。
3.2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反腐败的关系
“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邓小平同志为此提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就是告诉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的关系。众所周知,腐败是在经济的发展空间中滋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止腐败滋生而忽略经济的发展。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要实行改革开放,大力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看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持党性的正确理论,因此,我们要坚持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理论,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反腐败工作的协调发展。
3.3 体制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不受约束的治理方式往往带有极大的危险性,腐败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领导干部权力过大,没有可以约束权力的机制,必然导致权力的人格化最终出现权力寻租。这就要改革我们的体制,解决好党与法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伪命题。我们要建立法制来约束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包括不正之风、特权和贪污受贿等,推动反腐败斗争走向法制化道路。同时,我们也要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反腐败要标本兼治,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同时深化改革,从体制、制度入手,推进关键性领域改革,用制度的刚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R].北京: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2013:31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