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2016-03-24赵传正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程评价

赵传正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1-02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已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已势不可挡,作为教师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和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教师应充当起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的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论系统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萎缩,而教学也变得比较死板、机械、沉闷,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 “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当课程开发者角色。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教与学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开发课程资源,使课程真正成为“自己的课程”,充当起课程创造者的角色。

二、教师应充当起课程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和实践者的角色。

1.教师应充当研究者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一定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2.教师应充当设计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传统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课堂教学更富于生活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设计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生活体验而积累的经验并加以反思。同时,教师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动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求新知。

3.教师应充当实践者的角色

教师应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一名实践者,这不单是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世界教育改革趋向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三、教师应充当起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教师应充当合作者、交流者的角色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同时,教师也应参与到交流中去,教师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分子,应充当起合作者、交流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2.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角色

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需要改造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习惯、方法、情感态度和精神。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对有限的记忆。促进发展、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当起指导者的角色。

四、教师应充当起学生发展的评价和促进者的角色。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与复杂的一部分。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当学生的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endprint

1.教师应充当学生发展的评价者的角色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为了避免成绩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做法。我们认为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评价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得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水恒追求。

2.教师应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

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排榜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的评价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要多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 、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让其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在全面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要求 ,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4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三联书店,2001年7月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年6月第4次印刷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程评价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