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对策
2016-03-24朱兰花
朱兰花
(杭州市蚕桑科技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1)
浅谈桑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对策
朱兰花
(杭州市蚕桑科技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1)
2016年春天杭州市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给桑树生长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桑树抗病虫能力差。桑树病虫害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而病虫害会使桑树长势弱,树龄缩短,桑叶减产且质量差,养蚕数量下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为了使桑叶不遭受病虫害,确保桑树生长的稳定,如何防治桑树病虫害,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桑树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1.1 桑疫病
1.1.1 病症症状
此病症状有黑枯型和缩叶型。
黑枯型:病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时,叶片上呈现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等伤口侵入时,叶片上呈现不规则的多角形褐斑,常连成一片,叶片变黄脱落;病菌从嫩梢侵入时,嫩梢和嫩叶变黑腐烂。
缩叶型:叶片感染此病初期出现圆形褐色斑点,周围稍绿,病斑后期穿孔,桑叶边缘变褐色,叶片开始腐烂;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易脱落;嫩梢受害时出现黑色龟裂状大病斑,顶芽变黑且枯萎,下部嫩芽秋发成新枝。
多风雨的天气尤其有利于此病的传播、侵入和蔓延;地势低洼、多雨水的季节和地区的桑树也易发桑疫病。
1.1.2 防治方法
选栽抗病品种;冬季剪去病枝,春季发芽及夏天伐枝后为易发病季节,应及时剪去病芽、病枝;在发病早期,用300~500单位土霉素,或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15%链霉素与1.5%土霉素混合液的500倍稀释液,用喷雾法对嫩梢叶进行防治,隔7~10 d再喷1次可控制病情扩展;加强桑园管理,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桑园的阴雨潮湿气候。
1.2 桑萎缩病
1.2.1 病症症状
桑萎缩病有黄化、萎缩、花叶3种类型。
黄化型:发病初期少数枝梢嫩叶缩小、发黄、向背面卷曲。随病势加重,腋芽萌发,侧枝细弱,叶形瘦小,节间很短。尔后逐渐由几根枝条发病扩展到全株桑树。病重的桑树夏天剪枝后发出的新枝易出现枝条弱小丛生,密生猫耳状瘦小叶片的现象,并逐渐枯死。
萎缩型:多在桑树夏天剪枝后发生。发病初期,枝条中部或项部嫩芽早发,生成许多侧枝,叶片黄化、质粗,易早落。发病末期,枝条生长明显不良,叶片更小,重病桑枝如扫帚状。
花叶型:主要在春夏季和晚秋发生。桑花叶病有高温隐症现象,发病一般先由少数枝条开始,然后蔓延至全株。发病初期,叶片侧脉上有小瘤状突起,细脉变褐。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叶片缩小,向上卷曲,叶片叶脉变褐,瘤状突起明显,枝条细短,腋芽早发,生出侧枝,病树极易遭受冻害。
桑萎缩病的发生与桑树品种的抗病力、田间病原数量、昆虫密度、桑树栽培技术、温度、湿度等有关。
1.2.2 防治方法
加强苗木检疫,禁止将带病苗木运入无病区;加强桑园管理,合理采伐,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配合施用,增加树势,提高抗病力;选栽抗病品种;搞好媒介昆虫的防治,可用药杀;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冬伐,采取冬留长枝的剪伐方式,剪留下半年生长的枝条高30~60 cm。
1.3 桑褐斑病
1.3.1 症状及发病规律
夏秋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此病,该病多发生在嫩叶上,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后扩大成多角形茶褐色病斑,病斑轮廓明显,边缘为暗褐色,内部淡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退绿变黄,同一病斑可发生在叶片正背两面,病斑吸水后易腐烂穿孔。病情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叶片枯黄易脱落。低温潮湿有利于病菌繁殖,因此地势低,排水不良,四周为池塘、雨水多的地区桑园发病较重。
1.3.2防治方法
选栽抗病品种;清除病原,晚秋落叶后彻底清除病叶,深埋或作堆肥;低湿桑园注意开沟排水,降低湿度;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发现20%~30%叶片上有2~3个芝麻粒大小的斑点时,立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加0.2%~0.5%洗衣粉作粘着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稀释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 d喷1次,直到病害控制(多菌灵、托布津对蚕安全),相隔10~15 d再喷1次,效果较好。
1.4 桑断枝病
1.4.1 症状及发病规律
此病病菌主要侵害桑树春发新枝的基部,受害部位先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当病斑环绕枝条后,枝叶即凋萎枯死。发病时,病斑表面布满白色菌丝,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在桑树发芽期,菌核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侵染桑芽而引起发病。
1.4.2 防治方法
出现病枝应及时从基部剪下清除,防止形成更多菌核掉地;发病较重处,除清除病枝外,还要刮除病株桑根周围表土,集中堆放深埋处理,以清除菌核颗粒;夏伐时要清除桑枝和枯枝落叶。提高冬伐部位,冬伐采取冬留长枝的剪伐方式,剪留下半年生长的枝条高30~60 cm。
1.5 桑白粉病
1.5.1 症状及发病规律
此病菌主要为害枝条中下部较老的桑叶,开始时在叶背出现白色分散的浅淡霉斑,后逐渐增白扩大,直至布满全叶。霉斑表面呈粉状,后期在白色霉斑上出现黄色小粒状物(闭囊壳),当小粒状物由黄转橙红再变褐,最后成黑色时,白色粉霉消失。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发病的最适温度是22~24℃,最适宜的湿度是70%~80%,高温多湿环境易流行此病;桑叶硬化早的品种易发病;过于密植、透风透光差或缺钾的桑地发病较重;枝条中下部老叶比枝条上部嫩叶发病重。
1.5.2 防治方法
选栽硬化迟的桑树品种;及时采叶,采叶时自下而上,防止桑叶老化;增加采叶次数,及时采叶用叶,特别是彻底采摘发病较重的病叶,减少桑园病原;加强培肥管理,注意抗旱,推迟桑叶硬化;药剂防治,采叶后及时喷防微灵(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新梢芽叶,隔7 d喷1次,喷药后7 d可采叶养蚕;桑园夏伐、冬伐后,桑园全面清园,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树上桑叶,集中烧毁;用波美4~5度的石流合剂消灭越冬病原,发生期用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液;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隔10~15 d连喷2次即可。
2 桑树主要害虫及防治
2.1 桑尺蠖
桑园中桑尺蠖的幼虫终年可见,以幼虫食害桑叶,幼虫在桑树缝、裂隙或平伏树枝背风面越冬。早春桑叶芽头萌发时,越冬幼虫常将桑芽内部吃空,仅留苞叶,严重时可将整个桑芽吃尽,使桑树不能发芽。
防治方法:早春捕捉幼虫;药剂防治。早春冬芽现青尚未脱苞前以及伐条后喷洒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稀释液。夏伐前或秋蚕结束后可喷施甲胺磷1000~1500倍稀释液。
2.2 野蚕
野蚕,别名野桑蚕、野蚕蛾,在我市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野蚕卵在桑树枝干上越冬,以幼龄幼虫食害嫩叶,昼伏夜食,被害桑叶仅留主脉,严重时成片桑叶被吃尽,是夏、秋桑园主要虫害之一。严重时,一条桑枝上有数十条幼虫,全园嫩梢均被食害,甚至导致无叶饲蚕。同时野蚕可通过粪便、残液等污染桑叶,将病害间接传给家蚕,特别是微粒子病与家蚕的交叉感染,更会给养蚕带来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冬季刮除产在枝干上的越冬卵;摘除虫茧;捕捉各期幼虫;用50%辛硫磷乳剂1500倍稀释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剂2500倍液,或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喷杀虫。严重地区中秋蚕结束后,不养晚秋蚕应及时打好关门虫。
2.3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又名青跳蝉、大绿浮尘子,9月下旬开始产卵,10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并以卵越冬。常群聚为害,成虫主要为害3年生以下桑树及1~2年生枝条。第2年开春卵孵化后枝条或幼树伤口由于失水而抽条,最后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大青叶蝉成虫产卵期飞行移动性强,应统防统治;全园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10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前,在树枝上涂刷石硫合剂涂白剂。
2.4 金龟子类
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种类很多,为害桑树的主要有黑绒金龟子、褐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成虫啮食桑芽、嫩梢,浙江一带以褐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为主。
防治方法:捕捉成虫,黄昏成虫交尾取食时打落捕杀;杀成虫,将浸泡过药液的榆树及菊科杂草嫩叶晾干后撒于桑园中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时,傍晚喷洒80%敌敌畏1000倍稀释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稀释液。
2.5 桑天牛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蛀食枝干,使桑树发育不良,为害严重时,能使整株桑树枯死。成虫啃食一年生枝条皮层,致使枝条易风折,一旦皮层被啃成环状,枝条即枯死。
防治方法:7~8月,捕捉成虫,刺杀虫卵;用铁丝或针,插入最下蛀刺杀幼虫;冬春锯去虫枝;药剂防治。用棉花球醮80%敌敌畏乳油30~50倍稀释液塞入最下排泄孔,并用泥土封口;在幼虫活动期间,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液,或10%除虫精乳油5000倍注入虫卵孔杀灭。
2.6 桑象虫
成虫主食桑芽,影响树型养成,推迟桑树发芽期,减少枝条。以成虫在半截枝枯桩的蛹穴内越冬,4月上旬出穴活动,有营养补食阶段,世代都在树上,不会飞翔。
防治方法:冬季整枝,剪除半干枝;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2.7 桑毛虫
幼虫早春及伐条后,食害桑芽,桑树生长季节食害桑叶,影响树型养成及桑叶产量,幼虫在桑树裂隙结茧越冬。幼龄幼虫群聚为害,3龄后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杀。
2.8 地老虎
也称地蚕。幼龄幼虫食害桑芽叶,使叶片呈半透明白斑或小孔,3龄后切断嫩茎,造成桑苗缺株断垄。害虫有迁移、假死性,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春耕可消灭虫卵和幼虫;②用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杀。
2.9 红蜘蛛
越冬的成螨早春时节均在叶背吸食桑叶汁液,被害桑叶出现很多斑点,叶脉折缩成畸形,叶变为黄褐色,叶质硬化,看似火烧状,不久即脱落,造成桑树过早“封顶”,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在养蚕期间,利用空隙时间治虫;在每片桑叶有2~3头红蜘蛛时用40%乐果800~1000倍液(残毒期13 d)或加尿素1000倍液(残毒期10 d)成混合液喷洒;20%的三氯杀螨醇3000~5000倍液防治1~2次;在红蜘蛛繁殖盛期喷洒冷水,可减轻为害程度。
桑树病虫害防治的主导思想是“治早、治小、治好”,只有加强桑园的田间管理,做到桑园无杂草、桑沟无积水、旱灌涝排、合理施肥,才能使桑树病虫害防治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