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生性理论:一种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向

2016-03-24任巧华武青艳

关键词:生性主义心灵

任巧华,武青艳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附生性理论:一种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向

任巧华,武青艳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活力论与附生性从不同角度尝试跨越生物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二分法,对解读生物和心灵起源有着重要理论意义。特别是,附生性为跨越二元论和还原论的鸿沟做出了承诺,它既是一种本体关系,也是一种依赖关系,从心灵哲学视阈试图解决“心—物”关系,形成一条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线,只是研究在解释力和本体论的探讨上存有不足。

活力论;附生性;心灵哲学;反还原物理主义

一、附生性肇始及释义

(一)活力论作为机械论的替代

心灵哲学“心物二分”与生物哲学“生物属性”与“物理属性”的二分法密切相关。笛卡尔认为,个体借助心灵加工产生精神属性,而心灵是由非物质实体构成的。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还生活在精神世界中,所有一切生命活动均归因于机械运动,人的生命活动亦复如是。19世纪的生物学不仅独立于物理学,还独立于精神科学,进一步挑战了机械论。后来,生物学领域中掀起了一股取代机械论生命观的“活力论(Vitalism)”浪潮,丰富了生命哲学的研究视域。活力论认为,生物具有生物属性,其借由一种非物质性实体(柏格森生命力)使生命有了活力。不过,活力论片面夸大生命特殊性,受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挑战。附生性理论的兴起又尝试跨越还原论和二元论的鸿沟。

(二)附生性的词源及发展

附生性是20世纪生物哲学界备受瞩目的术语。根据《牛津英语词典》,附生性源于拉丁语“supervenire”是指“作为新颖的,另外的或无法预测的情况出现或发生”[1]。从词缀上看,“super”意为“之上,超出或另外的”,而“venience”指的是来,表示发生的过程。Jaegwon Kim注意到:附生性最早可追溯至1594年,“既定的事件是额外的,外生的,可能没有料到的”[2]。从哲学的角度探讨附生性最早源于莱布尼茨(Leibniz)时空理论以及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但真正把附生性带到哲学领域研究中来的人物是George Edward Moore,他在《内在价值概念(The Conception of Intrinsic Value)》中指出,“若既定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任何形式的内在价值,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不仅相同程度的同一事物具有这种内在价值,其他类似的事物在任何情况下也应有之。”[3]还有学者从元伦理学(meta-ethics)的角度阐述附生性,如Richard Mervyn Hare用其指涉某些自然的(非道德的、物理的)和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他将其称之为“道德附生性(moral supervenience)”[4]。Moore和Hare所讨论的附生性主要基于英国突现论学派的观点。有关附生性的突现论根源详见《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附生性》[5]。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哲学家一开始就接受Hare的道德附生性,比如Donald Davidson在七十年代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了对“反常一元论(Anomalous monism)”的支持。他认为,精神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依赖于物理特征。这种附生关系意味着两个事件不可能所有的物理特征完全相同,不过某些心理特征可能会有差异。或者客体在没有改变某些物理特性之前是无法改变某些心理特征的。他首次使用该术语描述一种广义上的心灵哲学物理主义方法,一种非还原主义方法:附生性意味着,不存在物理意义完全相同而心灵意义有部分差异的两个事件,或在没有改变对象的某些物理意义情况下,对象的某些心理意义也无法改变[6]。也就是说,他反对二元论主张,认为心灵一定依附于身体,也就是说物理属性决定了心理属性,但是却无法还原,因为有物理法则却没有心理法则。心理特征无法还原为其他特征,但是它们可能依赖于这些特征。再后来,Terry Horgan和David Lewis开始正式使用这个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心灵哲学中来,从而引发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三)附生性的涵义

在哲学上,附生性是一种本体关系,用以描述系统的低层次属性决定高层次属性。有些哲学家认为世界就是由层次属性构建的:较高层次属性附生于较低层次属性。照此看来,社会属性附生于心理属性;心理属性附生于生物属性;生物属性附生于化学属性。反过来说,世界的化学属性决定了生物属性的分布,生物属性决定了心理属性的分布[7]。道德属性附生于自然属性,精神特征附生于物理特征,比如神经系统。这个术语的界定如下:A(附生集)和B(子附生集或附生基础)。A附生B的前提是如果B没有差异的话,A也就不会有差异。如果将附生性和决定论联系起来,就是B决定A的前提是与B的类似情况意味着与A的相似情况。附生性和决定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

由此看来,附生性是一种依赖关系。比如,心智状态可能依附于大脑物理状态。也就是说,从一套属性中获取这种依赖关系。假定一套属性A(疼痛)依附于一套属性B(大脑)。如果两个对象X与Y都具有属性B(B-无法辨识),那么这两个对象也具有A的所有属性(A -无法辨识)。也就是说相同的大脑会带来相同的疼痛状态。换言之,A属性依附于B属性的前提是B-无法辨识意味着A无法辨识。反之则不成立:同样的疼痛状态可能会通过不同的大脑状态产生多种可实现性。换言之,如果A-属性依附于B-属性,那么A-无法辨识并不预示着B无法辨识。B中的属性被称之为基本属性,而A中的属性被称之为“依附属性”。同样,在依附属性上,如果两个对象不同,那么他们的基础属性也一定不同[8]。假定心理属性依附于物理属性,那么任何两个人从物理意义上可以区分开来,也一定可以从心理意义上区分开来。同样,任何两个人在心理意义上有差别(如具有不同的思维),那么也一定在物理意义上有差别。反之则不成立(依附性并不对称)。也就是说,虽然物理意义相同意味着心理意义上相同,但心理意义相同而物理意义不同的情况是存在的。换言之:心理属性可在物理属性中有多种实现可能。也就是说,假定一些A属性(或属性家族)是通过某些其他特性B所决定的,而B本身不具备A属性的,并且A无法还原到B。比如单个神经元不具备的心理特征;计算机的电路不具备的计算性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附生性产生的主要动因源于心灵的、计算等特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也就是说同样的属性可以通过完全不同的物理构造实现的,但要注意的是较低的层次决定了较高的层次,如心灵是较高层次,高于物理意义等等。这种层次结构又表现出对本体的依赖过程,没有物理实体,高层次状态就不复存在,从而使附生性成为分析不同学科主题关系的工具,比如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二、弱局部附生性和弱整体附生性

如前所述,Donald Davidson指出了“心-物”附生关系,认为一个人的心灵属性附生于其物理属性。那么,如果两个人物理属性不可区分,那么心灵属性也不可区分[6]。据此,John Haugeland认为,所有的属性依附于物理属性,他首先将附生性划分为局部附生性(local supervenience)和整体附生性(global supervenience)。局部附生性允许某些实体在没有任何物理属性的前提下具有心灵属性,坚持心灵事实完全通过物理事实获得的物理主义立场。整体附生性则强调非物理差异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他将整体附生性应用到心灵和物理属性,认为从世界整体状态上,如果无物理差异就没有任何心理差异。心理相似性的前提在于从整体上物理属性无法实现对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划界。为了进一步探索有关心灵物理主义的意涵,附生性研究不仅探索心灵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差异,还要思考在物理世界无差异的情况下对象和事件从精神上无差异。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弱局部附生性(weak local supervenience)或弱整体附生性(weak global supervenience)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灵属性整体上附生于物理属性,需要一种承诺:两个世界中有关心灵属性之间的差异至少可以推出这两个世界中物理属性的某些差异,且不要求个体的心灵属性仅仅附生于个体的物理状态。可以说,这种弱整体附生性观点特别借鉴了直接指称理论(direct reference theory)以及符号外化论(semantic externalism)中有关词汇与思维方面的内容。假定从局部物理属性上无法区分两个人:一个人的情况是,在其眼前有一条狗,而另一个人的情况是,一条狗的形象被人为地投射到该人视网膜上。前者强调的是看到一条狗时的心理状态,而后者则没看到狗的心理状态。所以,哲学家探讨了有关心灵附生性以及我们对持续时间的体验。如果所有的心灵属性仅仅瞬间(durationless moments)附生于某些物理属性,那么很难解释对持续时间的体验。心灵与物理事件发生在物理意义上的历史与未来结合的瞬间,这一哲学概念就是所谓的“表意主义(presentism)”[9]。

此外,随附性往往是因果力所依附的属性。心灵属性依附于物理属性意味着物理属性决定心灵属性。因此,精神原因和结果附生于某些物理条件。然后,当物理条件足以带来一定结果的时候,精神原因就与之不相关。换言之,最好的情况是,精神和物理原因决定了心理结果;最坏的情况是,产生了有关精神属性的副现象论。如果附生性被解释为突现的,那么对应于整个系统的某些整体的属性会影响到其他事物及其组成部分。比如,经济源于一组实体的交互作用,有其自身属性,如价格、利率等;这些属性能够影响实体行为。换言之,这指向的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反馈环路。附生关系不能仅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理解,更不能简单认为整体是部分的集合。整体有时候会超出部分之和,因为部分互动的非线性本质所致。不过,如果我们确定了助生属性,那么就确定了附生属性,不过在反馈环路中涉及因果关系问题,即下向因果关系,所以附生属性限制甚至修正了助生属性。

三、附生性研究的理路:反还原论物理主义

从传统意义上讲,附生性用来描述一套属性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强大的还原关系。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属性依附于物理属性,这是因为即使两个世界从物理意义上完全相同,但是从经济意义上也可能会相同。不过,这不意味着经济学可以直接还原为物理学。也就是说,“高层级的现象”(如经济学、心理学或美学)最终取决于物理状况,但不意味可以利用物理学方法来研究这些高层级的现象。

(一)遵循物理主义原则

物理主义往往认为物理是形而上学的基础。物理主义认为物理学确定的属性构成了宇宙的本质属性;物理法则控制了时空对象和事件;依照物理法则,每个物理事件有着物理原因。一切现象能够通过物理属性和法则解释的。心灵的物理主义理论认为,心灵并非一个独立的实体,并不认为心灵事件并非物理事件或否认心灵属性是物理属性。非还原论物理主义者认为,心灵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是附生关系。

Donald Davidson否认了心理规律。在他看来,心理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依附于物理特征。这种附生性意味着所有的物理层次上不能存在两个同样的事件,但心理层次上可以[10]。他探讨了附生性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理路,逐渐成为心灵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物理主义认为从某种程度上心灵属性依赖于物理属性。附生性本质在于:A属性附生于B属性的前提是,B属性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不能有不同的A属性。比如一幅画有各种审美属性,比如优雅和对称。审美属性附生于物理属性,如果不改变画面布景,我们就无法改变对这幅画是否优雅的判断。也就说如果物理属性不变,审美属性就不变。换言之,物理属性决定了审美属性。这种决定是非因果关系上的。非物理主义者认为精神属性附生于物理属性。如果物理属性没有变化,那么精神属性也没有变化。两个对象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属性,就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属性。

功能主义的解释是,心灵属性只具备功能属性,而功能属性只是在物理属性及其因果关系上构建起来的复杂属性。心灵属性不同于神经属性或其他自然科学属性,所有的心灵现象完全通过物理现象实现的。如果没有某些物理差异的话,单纯认为心灵状态也无差异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生物学自然主义的解释是,意识和大脑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系统属性和微观属性上,但Davidson的反常一元论(Anomalous monism)认为心灵和物理链接是没有法则的。尽管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主义必须接受这种附生性解释,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心灵属性如何与物理属性相合,但是心灵属性根本上不同于物理属性,这样就会带来“属性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的问题,也许心灵哲学需要深入解决这个问题。

(二)坚持反还原论的路向

同一性理论表明了大脑状态只能还原为神经模式。“功能主义”表明了大脑状态是心灵状态,但不认同感受性,而是虑及心灵状态的功能性,因此大脑不一定产生现象属性。在整个有机体计划中,现象属性的机制发挥了作用。“功能主义”虑及多种实现性,即相似的复杂系统可能有相同的现象状态。

首先,虽然大脑状态附生于神经模式,但并不意味着认同一元论、二元论或还原论。大脑状态X意味着X面前的大脑状态Y。Jaegwon Kim解释了附生物理主义——当代对“心—物”问题本体论的探讨显然是有差异的:将世界表征为多维的实体层次和属性特征。物理主义的假设是,高层次的属性从某种层度上依赖于低层次的属性[11]。可以说,有关人类大脑的研究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来说有所缺失。比如Paul Churchland在倒置感受的思维实验中指出,依靠实验可能无法找到哲学家所声称的现象状态以及属性附生于意识的物理神经联系,这种倒置思维实验的结论是,某个主体能够看到倒置的颜色,而其他主体却不能,但这并没有说明是否动物的神经和结构与我们理解的世界有同样的联系,而是强调了非人类动物等有优势,就是将X视为Y[12]。在视域倒置的情况下,如果红色变为绿色,这只是说明我们视觉状态的变化,而非大脑状态。大脑感知不同的颜色,但不意味着看到新的本体颜色或有相应的认知。但这仍然没有解决意识难题,因为主体仍然能够感受到颜色现象。无论是否通过视觉将一个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意识信号,这种附生关系都是存在的。由此,还原论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第二,突现论强调了一种无法将化学还原成物理学的逻辑经验主义。假定存在现象状态X,比如看见红色或感受疼痛是一种来自大脑状态突现属性的低层次新属性,那么依照突现论的说法,X属性(红色)无法还原为神经层次。神经模式在VI中产生X,V1就是这些模式的突现属性,这意味着其本身是较低层次无法解释的新属性。比如,从神经网络看,还原论和附生性能从较低层次解释,但无法从较高的现象属性X来解释[13]。突现性有着处理现实层次以及大脑状态水平的物理主义发展过程。鉴于突现发展的必要性,现象属性是新的属性。现象属性无法还原成较低的神经层面。也就是说,较低层次未必会生成较高层次,其没有逻辑必然性。不过,由于新物理属性的出现,较高层次一定有规则,可以接受下向因果关系,特别在生物机体中,这种下向因果关系是高突现层次的部分属性,并不会带来附生性或还原论问题。

第三,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看这种非还原物理主义进路:(1)认识论附生性。人类知识的复杂系统被限定到认识论突现性上。如果我们缺失了对系统组成部分的认识信息,那么就无法完全描述这个系统。虽然我们能够了解复杂系统的运作,但我们只是观察到片段,所以对某些可能的结果没办法预测,比如没有翼飞机无法飞行,但假如我们对机翼并不了解,就更无法获悉气缸需要机翼才能飞行。从大脑的构成上看,我们需要从脑内部的角度,确切地理解复杂系统的突现属性。(2)本体论附生性。本体突现性对形而上学和复杂系统理论有着重大意义。Silberstein和McGeever的核心观点在于:本体突现论意味着非还原的一元论[14]。本体突现性很可能是世界真实的特征。如果本体突现论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一元论,那么以还原论或附生论的方式用基本的原子物理学解释世界就很困难,从一元论的角度来说是心灵本体上是突现的。

可以说,有关附生性和决定论的早期研究从物理主义角度试图将附生性与还原论分离开来。物理主义的解释可以基于该假设:假定上帝创造世界,是否必须要先确定有关基本粒子和作用力(B属性)的事实,然后确定其他后生的事实(A属性:颜色、感受性、审美性、道德性等等)?物理主义者的回答是肯定的,附生性理论也给予支持,因为确切地说,B属性决定了A属性。为非还原论辩护的理由就是对本体的依赖性,就像心灵和大脑关系。从突现论角度,审美属性以及类似的高层次的属性是无法还原为物理属性的,因为其新颖性源于物理组织。所谓物理属性和非物理属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许多对象共有的,有不同的性质和构成,而前者遵循完全的物理法则。审美属性也是物理属性。因此,某些属性似乎无法还原为标准意义上的物理属性。附生性既不支持二元论,也不认同副现象论:首先因为需要用物理事实确定突现事实,其次是因为突现属性从因果关系上的解释应该是有效的。

总之,应抗诉笛卡尔二元论和副现象感受性,维持一种物理主义一元论立场。突现论本身无法解释现象经验属性,需要融入一种还原论,而认为现象属性仅仅是突现的观点会倒向二元论。Churchlands指出,通过神经哲学,大脑复杂地表征物理世界[12]。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突现论是错误的,这是一种现象属性和状态的反还原论。一些理论家认为突现性无法通过基础层次加以预测,而是要接受不同现实层次的桥接法。如果科学研究将现实和物理学法则融通起来,那么附生性-弱-突现论显然有着一定的逻辑必然性。现象属性附生于物理属性就意味着物理属性能够解释一定的非物理性,从而将其自身解释为物理性。

四、反思附生性理论的不足

(一)心灵现象上的解释力不足

心灵状态进行本体论解释和物理解释总是相背离。物理主义作为一种本体论原则强调心灵现象完全通过物理现象加以实现的,但没有说明物理现象如何完全决定了心灵现象。有关心灵的依赖性,附生性理论还需要从更多的维度加以思考。假定从身体的角度上,心理属性依赖于物理属性,那么纯粹的物理法则实际上解释了心灵属性为何依附于物理属性的变化。假定从法理的角度上,心灵属性依附于物理属性,那么心灵依附物理的解释则诉诸于无法还原的心理法则。这种解释可能有悖于物理主义,但却有一定合理性,也许心灵依附于物理并非因为物理法则,而是介于某种其他的关系,如整体和部分关系、认同关系等。

(二)心灵现象的本体论缺陷

“心—物”附生论仅仅强调了心灵属性与物理属性之间的协变性,它与属性二元论和实体二元论兼容。实体二元论假定了非实体的心灵有着因果联系的或与身体有关,也就是说,心灵属性随着身体物理属性的变化而变化,显然,物理主义并不认可实体二元论。因此,如果附生论同实体二元论兼容,就必然有悖于物理主义。为了规避实体二元论,附生性理论就要融入心灵构成的某些限制。当然也可以将附生论与“实现论(realization claim)”联系起来——实现论认为心灵属性是由物理属性实现的,心灵属性也是功能属性。但这种实现论似乎将非实体的心灵排除在外。

综上,附生性理论强调了具身于一套属性的依赖关系。附生性理论假定:两个个体在物理意义上有着相似性,并生活在相同的物理环境,那么他们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相似性,而且这两个个体会产生相同的心灵属性以及同样的生物学特征。附生性强调的是一种共时的要求,而非构成因果决定论的非历时要求。虽然附生性无法完全解释心对物的依赖,但不可忽视的是,该理论在解释心灵属性与其依赖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Horgan,Terry.From supervenience to superdupervenience:meeting the demands of a material world[J]. Mind,1993(102):555-586.

[2]Kim J.Supervenience and Min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131.

[3]Moore G.E.Philosophical Studies[M].London:Routledge,1922.

[4]Hare R.M.The Language of Moral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5]venieSupernce:[DN/OL].http://plato.stanford.edu/ entries/supervenience/First published,2005-06-25.

[6]Davidson,Donald.Mental Events.Reprinted in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70.

[7]Jaegwon Kim.Mental causation.In Brian Mc Laughlin,Ansgar Beckermann,Sven Walter,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Mind[M].Oxford Handbooks Online,2009:40.

[8]Robin Brown&James Ladyman.Physicalism,Superveni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Level[J].Philosophical Quarterly,2009,59(234):20-38.

[9]Haugeland J.Weak supervenience[J].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82(19):93-103.

[10]Davidson D.Mental Events[A]//in Foster L and Swanson J W(eds.).Experience and Theory[M]. Amherst,MA: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70:79-101.

[11]Kim J.Philosophy of mind[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8.

[12]Churchland,Paul.Neurophilosophy at wor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61-197.

[13]Blitz,David.Emergent Evolution:Qualitative Novelty and the Levels of Reality[M].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

[14]Silberstein,Michael.“Reduction,Emergence,and Explanation.”[A]//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M].Peter Machamer and Michael Silberstein,eds.Oxford:Blackwell,2002:80-107.

Supervenience Theory:An Approach of Anti-Reductionist Physicalism

REN Qiao-hua,WU Qing-yan
(College of Marxism,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68,China)

Vitalism and supervenience try to bridge across the dichotomy of biological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from different angles,which show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biological and mind origin.Especially supervenience made a commitment to span the gap of dualism and reductionism.It reflects not only an ontological relationship,but also a dependent relationship.It is trying to solve"mind-physical"relation from mind philosophy,and forming an anti-reductionist physicalism approach,which still have the explanatory and ontological deficiencies.

vitalism;supervenience;philosophy of mind;anti-reductionist physicalism

N02

A

1672-934X(2016)04-0036-06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4.006

2016-05-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ZX014)阶段性成果

任巧华(1982-),男,辽宁瓦房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方法论研究;

武青艳(1973-),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方法论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性主义心灵
为什么不
新写意主义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创生性的互联网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近光灯主义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生性残暴的鳄鱼
唤醒心灵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