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新媒体社交平台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2016-03-24周宇晗张景云
文/周宇晗 张景云
奢侈品牌新媒体社交平台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文/周宇晗 张景云
如今,新媒体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注意力的广泛吸纳和人群的随时聚集,使它蕴涵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契机。在不少奢侈品牌陷入销售困境的情况下,可以牢牢抓住社交媒体开展营销传播,才能使自身品牌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科技工具的出现,人们的社会交往渗透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继而诞生了许多社交软件,如微信、QQ、微博、Facebook、Instagram、Line、Twitter、YouTube等等。人们在社交软件上联系他人,分享生活,寻找机遇,拓宽人际交往圈……可以说,我们进入了“新新媒介”时代。新媒体平台上的这些社交软件,又可以称为“社交媒体”,它们不仅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为许多品牌的营销策略提供了一种新潮的手段。尽管奢侈品品牌为了维持高端“身份”,在网络传播方面比较谨慎,但在这个范围广、时效性高、更新速度快、年轻化的场域,不少奢侈品品牌开启了一轮新媒体营销传播的竞争。
一、奢侈品牌社交平台营销必要性
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为品牌营销提供了丰富而普遍的传播资源。平板、手机这些科技工具在保留传统功能的同时,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人们从自身固定的生活区域和习惯中脱离出来,离开具有清晰边界的地理区域,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消息。社会中的所有元素都无法逃脱信息网络。接触它、利用它、消化它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国外以Facebook、Twitter,国内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由于它们时效性强互动性高,令用户可以“无时差”地与品牌沟通,从而感受到品牌的独特个性与魅力。因此,在社交媒体开展奢侈品品牌营销时,若能把握住不同社交媒体的特性和信息流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品牌信息向目标消费群体进行传播,在得到消费者更多关注的同时,吸引他们购买,从而提高营业额,并使品牌获得永续生存。
近年来,奢侈品牌的营销现状不容乐观。老牌奢侈品牌如路易威登、爱马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牌文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市场地位。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新兴轻奢品牌的诞生、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山寨高仿”的存在,奢侈品牌的生存越来越困难,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奢侈品牌逐渐需要走下神坛,通过贴近消费者的沟通,营造与目标消费者的“亲切感”来塑造品牌,进而促进销售。
以往,由于奢侈品品牌具有质感外溢性、距离感、专一性等特点,一般使用小众化、定位高端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奢侈品品牌上述特性与新媒体社交平台的随意性、娱乐化调性具有较大的反差,因此,面对新新媒体的挑战,奢侈品牌的传播策略需要调整。奢侈品品牌往往具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个性特点、限定销量,是一种“非必需品”。[1]定位在高端、稀有、尊贵层面。而社交类新媒体体现的恰恰是快速消费、快速时尚这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大众化的消费观念。奢侈品牌传统的广告投放追求的是精英路线,奢华高调,即投放在高端杂志、高端商场、机场等平台,通过营造与普遍大众“距离感”,来保持自己的“神秘感”“高级感”;而且一般会选择一线城市投放宣传,忽略二、三线城市。然而,目前我国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并不次于一线城市。[2]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不断渗透下,奢侈品牌在受众定位和媒体选择上的分歧也在不断消解中。
奢侈品牌在不断拓展新的营销方式,常常是实体店铺、网络店铺和社交媒体同时使用,以取得共振效果。奢侈品牌历史悠久,以往大多是实体店铺经营为主。但现如今,随着网络销售平台的急速发展,奢侈品购物网站数量增多,且越来越贴近中国市场。据笔者观察,目前各类“海淘”“奢侈品特卖”APP推陈出新。除“唯品会”这类存在时间较长的APP外,还出现了网易考拉海购、魅力惠、寺库、尚品折扣网、REEBONZ等主打海外奢侈品特卖的客户端应用。除此之外,由于物流业、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许多国外电商如Shopbop、Farfetch、亚马逊开通跨境转运及支持支付宝付款业务。更进一步的,一些国外电商如Net-A-Porter、Beautylish等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与中国消费者实时互动,发布新品信息及顾客购物反馈。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通过这些便捷的购物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此时,将品牌宣传转移到社交平台可谓是水到渠成。我国高端服饰1436近年来也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开展了线上品牌信息传播和线下店铺体验并成交的模式。
目前,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人群有自身的特点。奢侈品权威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2015年11月24日在上海发布《中国奢侈品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1168亿美元,几乎占全球消费的50%。当前,人们的消费已不只停留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关注它们的符号价值。高端产品代表着一种身份地位、审美情趣的象征。随着中国的国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有了很大提升。消费者追求“精品”品质,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消费者年龄分布在25~40岁之间,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聚集年轻人最多的平台,无疑就是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
二、新媒体社交平台奢侈品营销传播对比分析
在中国,微信和微博是最突出的两个新媒体社交平台。作为这两款社交媒体来讲,微信平台的职能主要在于日常交流,偏重于日常社交功能。大众对品牌的关注基本停留在品牌官方公众号。但微博可关注的内容较多,信息资讯丰富,“刷微博”成为年轻人网上社交的较为普遍的行为。虽然网络空间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在现实环境下,国内和国外使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还是有明显的区隔,信息呈现方式也差异很大。下面,笔者以微博和Instagram(下文简称“Ins”)为例,对奢侈品牌在中外社交媒体的营销传播方式进行对比。
首先,在用户选择上,Ins作为分享图片的平台,对用户的摄影技术和审美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在平台管理方式上,Ins会将各种用户的图片和视频推广在首页,会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的喜好进行分析,为用户推送信息。而微博会将用户关注的人设置在首页,微博“热搜”与用户个人兴趣关联不大。最后,在平台内容侧重点上,Ins多发布视频照片,而微博以文字信息为主。笔者在微博平台上也发现了诸如香奈儿、迪奥等国际品牌的账号。以香奈儿品牌为例。Ins的平台简洁但是色彩丰富,配有更加丰富、绚丽的图片以及视频,凸显了品牌的质感。视频、图片这些视觉化的、感觉上的符号冲击力很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用多余的语言介绍就使奢侈品牌保持了神秘感、高级感。微博多数是投放产品宣传广告、商品首发链接、代言人的最新品牌活动。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微博有它独特的优势。作为社交平台,它对品牌的宣传几乎是免费。品牌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却能收获客户群。微博粉丝群具有链式传播的效果。比如,企业发微博后,众多粉丝会转发,这种影响力的延展是无形的。路易威登南宁店开店时发布的微博信息,在短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转发。微博平台作为品牌与大众交流的纽带,对品牌危机公关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在遇到形象危机时,品牌可以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信息,将官方信息和立场广而告之,避免通过其他传媒渠道将品牌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扭曲。
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的应力云图和试验时试件破坏的图片如图5所示,在与试验加载工况相同的情况下,由应力云图和等效塑性应变(PEEQ)对比试验结束后试件的破坏情况可知,在靠近翼缘处应力集中现象较明显,底部翼缘部位预埋件处的应力较集中,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吻合。综上所述,所建立的新型消能减震复合墙板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构件的力学性能,进一步论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图1 Chanel品牌Ins界面
图2 Chanel品牌微博界面
三、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国际奢侈品向中国市场渗透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和信赖需要一定的过程。近几年,在“反腐”政策的实施下,因公类奢侈品消费减少[3];随着出境旅游人次的增多、国外代购的流行,我国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跃居世界首位,而境内消费却在逐年滑落。[4]这些使得奢侈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有下滑趋势。基于以上的情况,奢侈品牌在营销策略方面应该更加“放低姿态”,吸引不同阶层消费群体,通过传递自己的品牌文化,在巩固已有消费群体的基础上,挖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能力。
那么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如何进行社交媒体上的品牌营销传播呢?
在传播平台方面,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整合。通过文字与消费者互动,并通过粉丝留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显现的粉丝数量、类型特征、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信息,帮助品牌分析目标客户群特征、定位,并依据相关信息开展适时有效的传播活动,以进一步吸引新的粉丝,增加品牌的粘性和好感度。同时,将品牌的官方网站、旗下APP、社交平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延伸传播链。
在传播内容方面,争取国内外同步更新。除了传播品牌的高端性外,也要凸显品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多展示品牌历史故事、品牌发展过程,用独特的品牌文化和精细的品质感打动消费者。同时,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对产品本身的宣传,还要能够和消费者产生关联。注重人性化平台建设,可以增加更多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将社交媒体作为品牌与消费者开展情感交流的平台。奢侈品在社交媒体传播中,要从内容上贴近大众需求。以轻奢品牌迈克·高仕(MICHAEL KORS)为例,该品牌不仅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介绍自己的产品,还会为关注者介绍搭配方案、撰写风格手记。
在传播手段方面,品牌应与消费者多多互动。比如转发粉丝评论、与微博知名账号合作、设计品牌活动等。设计活动与消费者互动,增加双方的对话和体验。同时,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并未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奢侈品牌可以利用好线上、线下这两个宣传渠道,增加用户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流畅、新颖的产品体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在微博这类公共场域发表意见时,要注意与所在国的文化差异。在入驻一个国家的社交平台时,要注意与本地消费者的互动切入点,充分考虑本国国情。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品牌传播信息,同质化的内容难免使人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产生审美疲劳,这对品牌营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社交平台与传统媒体一个最大区别是需要随时随地、不间断更新以保持新鲜度。品牌需要考虑各种手段来管理、包装自己的社交平台。这些都考验着品牌经营者的创新创意能力。
中国不能仅满足于成为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也需要培育和传播自己的奢侈品牌,成为奢侈品品牌强国。我国一些品牌,特别是老字号品牌,一般具有悠久的手工制作历史,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有一些品牌具有独特的要素资源优势,他们在长期经营中打造出“工匠精神”,在奢侈品品牌打造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这些品牌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资源,不仅可以低成本传播品牌信息,还可以借此活化品牌,并拉近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距离。
1.杨林,《奢侈品营销中的新媒体应用——以CHANEL品牌为例》,《新闻知识》,2012年08期
2.申宝辉,《奢侈品微博营销的对话机制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3.张景云,王勇,刘畅,《西方奢侈品品牌国际化经营的障碍与对策——对中国奢侈品牌培育与传播的建议》,《对外经贸实务》,2016年08期
4.王喜凤,高会静,吴新静,《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江苏商论》,2015年11期
周宇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张景云,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12BXW038)
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北京“老字号”品牌营销创新案例研究(13JDJGA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