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景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2016-03-24马茹英
马茹英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际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情景教学设计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发展,高中语文属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尤其重视学生情感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师教学时通过情景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学生精神上的成长。内容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情景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语文情景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使语文情景教学成为更适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景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5-02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创设相关场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融入到相关的教学情境中,从而体会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态度。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的情景教学设计。
1.高中语文情景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一定抽象性,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在文章中,这就使得部分高中学生在分析文章时,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就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而言,通过情景教学能更便于学生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语文学科性质而言,语文形象和情感紧密联系,通过情景教学创设相关情景,能提供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美。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设计十分必要。
2.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2.1.情景创设不够生动
情景教学方法具体应用过程中,很多时候仅局限于形式,教师设计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仅根据现有例子实施,这就造成整个课堂教学比较古板,情景创设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难以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目前在开展情景教学模式时,通常是教师主导课堂,这就造成学生的想象力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也不能有效的吸收知识。
2.3.教学主线不突出
情景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教学过程服务,以便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通常只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略教学主线,突不出教学重点,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3.1.以文本为出发点,优化情景教学导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了更好的提起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就要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在导语设计时要注意既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要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这是情景教学的重要导入。如学习《奇妙的人体海洋》,可给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并告知其水的重要性,然后提问:吃了咸的东西是否会口渴?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体类各种液体来源于哪里呢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学者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感觉思维主要是用形象和声音以及色彩来进行的。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教师提前将课程内容画面整合在一起,将文字、图片等清晰的展现给学生,采取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课堂容量,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学习《云南的歌会》时,可首先给学生播放关于云南的流行音乐歌曲:《彩云之南》、《蝴蝶泉边》等,首先让学生通过流行歌曲体会云南的美好,再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云南的自然风景,让学生体会云南歌会的自然环境,并逐渐带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文章体会对人、自然和艺术的鉴赏。
3.3.角色扮演、突出主线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依靠字面理解文章内容是枯燥单调的,也难以真正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同时有些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目前的生活现状很遥远,学生又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存在一定困难,而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设计的一个最优选择。如《孔乙己》的学习,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都选出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不同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表演。通过不同小组的表演,让学生描绘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也突出了教学主线,将枯燥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能以直观的方式弥补高中思维能力的不足,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学中可以创设的教学场景途径特别多,如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多媒体创设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身实践去实施。
参考文献:
[1]董金凤.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2(12):67-68.
[2]苏超.化学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J],吉林教育, 2011(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