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单元自测题

2016-03-23贾厚明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6年3期
关键词:格局

贾厚明

一、基础练兵场(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派遣qiǎn 和睦mù 狭隘yì 解剖pōu

B.旁骛wù 缅怀mǐn 迥异jiǒng 鄙薄bǐ

C.热忱chén 显赫hè 亵渎xiè 德馨xīn

D.骈进biàn 隔膜mó 芥蒂jiè 案牍dú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别字,请找出来,订正于方框中。(2分)

心怀坦荡 以身徇职 拈轻怕重 斤斤计较 全神贯注

无足轻重 漠不关心 默默无闻 见异思阡 精益求精

3.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被誉为“不老的槟榔树”的台湾地区当代诗歌奠基人纪弦先生的祖籍是陕西省周至县人。

B.国务委员王勇指出,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呈现稳定好转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C.包括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郑州东站……等在内的200项工程17日被授予2014—2015年度 “鲁班奖”。

D.面对恐怖袭击,目前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坚定反恐决心和信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4.文学常识填空。(3分)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字梦得,_________(朝代)诗人、哲学家。

(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作者系当代学者、散文家_____________。

5.默写。(5分)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2)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敬业与乐业》)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念白求恩》)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词中表现“愁绪”的诗句不少,请写出完整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单元出现的除外)

6.参照画线语句,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句式相似,语意贯通。(2分)

岁月渐长,年华渐老,我们却在时光悄悄流去时更深刻地读懂了生命。如果有足够的修养,那么我们的生命是文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足够的包容,那么我们的生命是宽广的;如果有足够的从容,那么我们的生命是美丽的;如果有足够的善良,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拥有璀璨的光环。

7.学习了“道德修养”单元后,明达学校八(2)班同学对传统美德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打算组织“美德伴我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并完成有关任务。(5分)

(1)第一小组同学打算张贴公益广告,以倡导人们做“有道德”的公民。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组同学打算编写一份“平凡的良心”主题手抄报,他们准备将下述新闻编进手抄报,请你为其配一段“编者按”。(注:“编者按”指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3分)

近日,一张中年男子在山东临沂费县人民医院候诊区怀抱母亲取暖的照片在网络上传开。照片显示,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凳子上,怀里紧紧抱着一位瘦弱的老人,老人手里捧着一个杯子,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衣服。很多网友为老人有这样的孝顺儿子而感动,更有网友说:“这是今冬临沂最温暖的一幕!”10日,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照片中的男子李儒宝,他是费县农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说起抱母取暖那一幕,李儒宝觉得很正常,“老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咱抱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39分)

(一)阅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完成8~9题。(5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借指李云的文章,以“___________”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2分)

9.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②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③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④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靳秋田索画之二》)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仄径:狭窄的小路。③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④慰:宽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有龙则灵 ( ) (2)惟吾德馨( )

(3)惟劳苦贫病之人( ) (4)对芳兰 (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文中,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似点?(只谈一点即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人一向对“室”比较重视,经常给其命上各种富有深刻意蕴的名称。假如让你对自己的“室”(卧室或书房)命名,你会起个什么样的理想名字呢?(3分)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 寓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简单”的人生更丰厚

陈 凌

①“他们就像一根蜡烛,把自己燃烧了,却照亮了整个世界。哪怕燃烧剩下的灰烬,也是归于大地,增加着时代的厚重。”每一个这样的人,人们都不会忘记。

②最近,有一些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1月6日,“用生命来著辽金史”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溘然离世,年仅54岁;仅过一天,铸剑为犁、守望和平的炸药应用专家徐更光院士,平静地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10日,“布鞋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终别了他心爱的讲台,引发“世上再无‘扫地僧’”的缅怀……离去的,还有“行不负人常用忍”的教育学家黄济,儒学研究泰斗庞朴。

③转身之际,他们留下的一笔笔丰厚遗产,也被世人打捞起。刘浦江十年磨一剑,著《辽金史论》,“将真诚传递给每一个读书人”;为消除TNT粉尘和蒸汽对弹药生产工人的侵害,徐更光坚持研究和试验长达20年;李小文和他的团队对定量遥感研究的不懈推动,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或是一册书卷,或是一项成果,或是一个突破,他们在岁月深处刻下了印记。

④“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蕴含着铿锵有力的坚定。他们无数的故事碎片,拼接出的,就只是这么几个字:简单纯粹。

⑤“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种简单哲学,让他们手中有了一把“奥卡姆剃刀”(编者注:指“奥卡姆剃刀原理”,该原理由14世纪哲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告诫人们“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随时能够剪除利益纷繁的枝枝蔓蔓,潜心为学。正是一心为国的执着,让年过七旬的徐更光,仍有继续为三个“973”项目操劳奔忙的动力;正是不饰繁华的纯粹,让李小文在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时,只期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独行侠”。因为简单,所以他们的生命之弓强健饱满;因为纯粹,所以他们的生命之箭义无反顾。如此,才有他们人生的精彩、境界的高尚。

⑥绝假则纯真,笃实则生辉。事实上,人的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一把由简单纯粹铸造的“剃刀”,剃去浮华、除去繁冗?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戚戚于私利、汲汲于功名,到头来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就拿为官来说,一些干部总盘算着自己心里的小九九,板凳还没坐热,就想要升迁。“这样的人靠得住吗?”习近平总书记的追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长虑。

⑦平凡往往孕育着不平凡。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防事业“隐身”长达30年之久。同样,于敏的挚友邓稼先为了一声震撼世界的巨响,甘愿28年默默无闻。垦荒自有垦荒者的艰辛,但艰辛、寂寞的人生,自有一种回甘。“于敏、邓稼先”们,用其一生作为注脚,告诉我们,唯有在前进道路上剪除纷杂,一心求真,反复咀嚼,人生的滋味才能被品味出;也唯有心无旁骛,沉潜扎根,事业的苍松才可能枝干遒劲。

⑧“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够了。”在光荣的荆棘路上,这样一份从容,这样一份淡然,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燃灯续火、砥砺前行吗?

(选自2015年1月14日《人民日报》)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说,“最近,有一些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从全文看,“这样的人”具有哪些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句式运用的角度,分别品味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1)因为简单,所以他们的生命之弓强健饱满;因为纯粹,所以他们的生命之箭义无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实上,人的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一把由简单纯粹铸造的“剃刀”,剃去浮华、除去繁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⑦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1分)

胸有“格局”立天地

徐文秀

①格局如何,往往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行多稳,能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②格局,既是胸襟、眼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现实中,格局不大的人不少。有的不愿“仰望星空”,对瞬息万变的大势不敏锐,对已然变化的时机不在意,习惯于独处一隅、自弹自唱;有的心里少“一盘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固守狭小的利益藩篱,患得患失;有的平日唱高调、说大话,一旦碰到矛盾问题,尽显小家子气;还有的人格渺小、人品卑琐,说一套做一套,口言善身行恶……一些人出事、惹祸、闹笑话,甚至犯很低级的错误,往往肇因于格局太小太低。

③大格局的人,有一种“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封建士大夫尚且有此胸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有家国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站在黄洋界哨口问战士,从这里你看到哪儿?战士回答,可以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说,站在井冈山,还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一个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视野和胸襟就宽,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以国为重、以民为重。只有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才会有“大气象”“大气魄”,才是有大格局的人。

④大格局的人,有一种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反映格局,格局决定担当。有的人把工作当事业、当生命,有的人则仅仅把工作当职业甚至副业。能把工作当成事业乃至生命的人,无疑是一种大格局。他们重任来了扛得起,压力面前扛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改革的大潮中,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正需要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需要披荆斩棘爬坡过坎的凌云壮志。这种担当的品格,源自一份责任和使命,更源自一种自信和胆略。

⑤大格局的人,有一根“定海神针”。“笔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万兵。”格局之大,皆因胸中有大丘壑,心藏静气与定力。现在不少人缺的就是心静,总是心浮气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慢不下来也静不下来,一有风吹草动就手忙脚乱,管控不好内心的欲望。有大格局的人,心有“定盘星”,总能抵得住诱惑、耐住得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即便“万箭穿心”,也能“忍辱负重”,气定而神闲,让心灵“修禅打坐”。

⑥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就是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大格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从点点滴滴开始积累。始终把责任_________头顶、把百姓__________心中、把名利________脚下,就能让自己的格局不断成长。

(选自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18.上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④段中画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各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⑤段中说,“大格局的人,有一根‘定海神针’”,请概括此处“定海神针”喻指的具体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语境,把下列备选词语依次填入第⑥段的空格处。(3分)

始终把责任_________头顶、把百姓__________心中、把名利________脚下,就能让自己的格局不断成长。(备选词语:装在 踩在 举过)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2.请以“心中的那份激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要明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猜你喜欢

格局
奋力推进新安全格局 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淮安新实践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打造安全文化“三新”格局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开办中小学家长学校,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新媒体格局下纸媒如何迎来自己的春天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