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非典型考题
2016-03-23
同学们和考题已经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然而,近年来大学里的非典型考题却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这些考题不会拘泥于分数,而是在形式和创意上考出了新意。
大家是不是以为看了半个多月的书,做了些往年的复习题,就万事俱备了?想象力丰富的出题老师早就挖好了坑,正等着大家跳下去呢。
一个星期内微博转发量需超过100次,关注人数需达200人,粉丝需达300人……这是南京师范大学张鹏老师出的传播学考题,考核的标准是微博的转发量和关注人数。
张鹏说:“传播学的理论性较强,同学们单凭书本的知识还不足以感受传播的效果。我想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理解传播学。”不少同学反映这个考核标准太严格了,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很难达成要求。不过,有个男生仅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考核——他上传了自己拍摄的微电影《遗失的美好》,得到了无数个赞。
小编乱弹:啧啧,考题虽然很新颖,想考好还真是不容易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迎来了期末考试。拿到试卷,不少同学被这道选择题逗乐了,也有一些同学显得手足无措。
此次考试并不是简单地考查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让同学们根据老师所讲的案例来作答。任课老师吴佑坚说,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此次考试进行了创新,考题均来自平时课堂上提及的内容。
不少同学选了马云或者汪涵,李健和何炅则几乎没人选。罗燕同学说:“做这道题时,我忍不住抬头看了在台上监考的吴老师好几遍。”她表示,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吴老师之前在课堂上就和同学们聊过这道题了。
南开大学法学院的这道考题可谓是前一道题的升级版,难倒了无数缺勤的学生。据了解,这张试卷共3道题,满分100分,如果写不出老师的名字就直接不及格了。
“出题老师是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缺勤,才设计了这道题。前段时间,法学圈里一直在传各校期末考试出的创新题,这个老师可能也想娱乐一回。”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说。
小编乱弹:出题的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
这不是一篇小说的开头,这是一道考题的开头。这道考题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期末考试,一共有4000多字。它讲述了同一宿舍的4个大学生毕业后因感情、生意、仕途而纠缠不清的故事。同学们要根据案例内容,分析题中4人的刑事责任和罪名,满分为100分。这道考题被网友们戏称为“爱的东西南北”。
出题者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车浩。除了上文提到的“爱的东南西北”,车教授还出过另一道名为“爱的春夏秋冬”的题,这道题讲述了兄弟姐妹间反目成仇,烈女委身权贵后跳楼自尽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
@雕刻时光:车教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一个个枯燥的案例变得妙趣横生。
@雷:这个教授读大学时应该还辅修过汉语言文学吧?出个题和写小说一样。
平心而论,“爱的东南西北”综合了情仇、贪污、受贿、暴力等因素,是一道难题。它难就难在要求分析的是案中每个人的刑事责任,每个案中人物身上都有多种罪名,要答好它必须对理论知识了如指掌,想要把考题分析透彻并不容易。
小编乱弹:学霸们的考题果然与众不同啊!
这道题是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期末考试的压轴题。同学们交卷后都胆战心惊,小伙伴们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考题公布后,不少网友也纷纷质疑这道题到底想考什么。
出题老师说,自己出这道题的目的不是让同学们相互检举,而是在进行360度绩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评价考核。这题共有18分,如果同学们的答案基本相一致,说明评价准确,他们就可以获得高分。
小编乱弹:幸好密封式改卷看不到名字!
这道浪漫的考题出自中山大学工学院。这道题用浪漫的爱情神话来考科学原理,得到了上百条评论,被网友们评价为“科学浪漫主义”。
@latent-gz:诗意的浪漫主义情怀与严谨的理性科学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Sunshine7Jane:设计一个简单的RC带通滤波电路就可以解决了。
小编乱弹:工科男的浪漫,甜死人不偿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