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6-03-23陈芳
陈芳
原题回放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1. 诗意与哲理浑然一体的“引导语”。
苏州市的中考作文命题,即便是命题作文,通常情况下,也会有一段引导语。这道题的引导语共有三句话,其中,后两句都是未说完的话,用“……”表示,只有第一句话说完了。而这三句话中,既有长句,更有两字、三字、四字的短句,它们排列组合起来,几乎是一首现代小诗。特别是在轻轻地诵读之后,你便会感受到这不是在读文,而是在读诗,带有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诗的味道。
而你在轻轻诵读与品赏的同时,又会感受到诗意中的哲理。“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我们谁不在出发呢?我们谁又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出发呢?因为,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呢?因为会有一种期待,会因为一次召唤,或者一个承诺。原来,出发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一旦出发了,就不会一无所获。
这样的引导语,不仅引导考生对题眼“出发”有了一个基本的领悟,也引导他们围绕出发开启一次诗意与哲理的穿行,甚至会走向更深更远。
2. 当下与曾经水乳交融的“文章标题”。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回望自己曾经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往日的花样年华和喜怒哀乐的命题。“那一次”而不是“这一次”,不是“现在”,因此,所写的人和事是你曾经的岁月,是你曾经走过的路,是你拼搏和奋斗的开始。人生若没有过往,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而“记得”又分明指向现在、当下。你必须是一个站在当下的自己,来回望那个曾经的自己。曾经的自己不可能是现在的自己,而曾经的自己又必须是以现在的自己的阅历与视角来观照的自己。于是,现在在你笔下呈现的虽是曾经的自己,但也无法摆脱现在的自己,当下与曾经早已水乳交融,无法分离。
又因为“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那一次的出发是出发,这一次的出发也是出发,因而用今天对出发的感受、体验来审视曾经的、那一次的出发,其意义或价值将会得到升华。
3. 严格与关怀互为表里的“写作要求”。
分条表述的四点写作要求中,有三条用了否定词“不”。而同样是用了“不”,其中的三、四两条是非常明确和严格的“不要”:“不要少于600字”,这是关于量的底线,少了会被扣分,这很严格;“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不能在文中出现,甚至暗示也不能,这是关于文品的底线,突破了就有泄密之嫌,扣分可不是一丁半点的事。这些底线平时在课堂上老师们都已讲过,这里的提醒就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无尽关爱。因此,这样的“不要”看似严格,其实是一种关怀。
而第二条关于文体的“不”,本身就是一个严格与关怀完美结合的典型。诗歌与戏剧是不能写的,但除了这严格的“不能”之外,其余的文体是完全放开的。考生不仅可以写常规的记叙文、议论文,而且可以选择写散文、小说,写杂感、随笔,写书信、日记。即便是第一条关于将题目抄写到答题卡上的要求,也在友善的提醒中蕴含着不可疏忽的严格。
评卷扫描
1. 大凡优秀的作文,不仅能紧扣“那一次”,更能充分体现“出发”。
考场作文与平时写作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是否切题的要求特别高。600字必须对题发挥,600字必须体现题眼、凸显文章的主题。就这道题而言,600字中的大量篇幅应该用在“那一次出发”上,而不是表现“那一次出发直至到达的全过程”。
优秀的作文在“出发”二字上,也有两个层次的表现:
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出发”。这些考生多半写一次出远门或参加某一次夏令营或参加某一次比赛,主要描写老师的相送、家长的一送再送或同学、朋友的送行,也有写自己出发前和出发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一句话,那就是一次离开原地、离开家、离开故土到另一处去的出发。
另一种情况的“出发”就不只是距离上的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地往另一地,而是一种从普通走向高尚、从低品位走向高品位、从目光短浅走向视野开阔的精神、气质、境界等层面的“出发”。这种出发扣住了“出发”的引申义、比喻义甚至象征意义,是又一层次的“出发”。这样的文章相当少,因而容易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而无论哪一层次的优秀作文,考生也多半能在叙事和描写中恰到好处地穿插三言两语的议论或抒情,使文章更加精彩。
2. 良好层次的作文,大多写的是“那一次”的“经历”或感受。
有一部分考生其实完全可以写出优秀的一类文,可惜由于审题不慎,而遗憾地与佳作失之交臂。他们审题时的思路想必是清晰的,但写着写着就情不自禁起来,以为不把一件事情的全过程写出来、写完整,就似乎对不住自己,因为,这一经历自己记得太清楚了。你“记得”的肯定很多,可这不等于都要写到文章中来啊!这类文章中不是没有“出发”,而是相对于全过程来说,“出发”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被整个过程冲淡了;而在说及故事的感受或收获时,正好相反,这些考生只一味地感谢那一次“出发”,而丢下了文章所写的篇幅较大的重要的人和事。因为这些缘故,这类作文只能被评为“良好”层次。
3. 中等的作文,基本上就是讲述了一个亲情、友情或励志故事。
这些考生基本上不顾题目,一看到“记得那一次”,就信笔由缰地一气写来,直到把自己熟悉的一个亲情、友情或者励志故事写完,才强行贴一个“难忘那一次出发”的标签。阅卷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有的考生所写的故事是“借鉴”了他人的成果,只是稍微改头换面。再加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最终只能得到一个虽然及格但平平的分数。
4. 比较差的作文,既不是写“那一次”,也不是写“出发”,甚至连一个故事也写得不像样。
这样的文章所占的比例还不算小,据抽样统计,接近20%。例如,有的考生写初一出发,初二又出发,初三再出发,那出发早就不是“那一次”了;有的考生,阅卷者根本不知道他写的是一则什么样的故事,或者说不知道他为何要写这样低俗的人和事;有的考生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让人越读越糊涂;等等。
迷津指点
一、 抓牢题眼,吃透“出发”
会写作的人总会抓准题中之眼,吃透题眼的形与神,做出合乎情理而又出人意料的精彩解读,进而写出让人叫绝称快的好文。对于“那一次出发”这道题而言,谁吃透了题眼“出发”,谁就能写出一篇高分的考场作文。
1. 在引导语的帮助下理解“出发”。
出发是一种行走,是一种刚开始时刻的行走。出发既是一种行走的状态,也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因此,引导语的第一句就提醒我们:“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同时,每一次的出发,理由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的出发,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引导语的第二句话,用了三个分句加以列举,并用省略号引发我们发散思维。而且,任何一个理由或者原因,都会引发或者导致或者成就一次出发。我们不仅要明白什么是出发,更要明白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次的出发,才会有一次次的经历和一次次的收获,才会变得丰富、充实、有意义,才会让你无法忘怀。
2. 在比较的思辨中定位“出发”。
一是在过程中比较。出发永远是每一次经历的全过程中最初的那一刻,出发后还有漫长的过程,还有各种风雨需要承受,最后才是“到达”。
二是与“到达”比较。出发是为了到达,但“出发”绝不是最后的“到达”。虽然,每一次到达又常常是下一次出发的开始,但它依然不是到达。著名诗人艾青写于1979年的一首《盼望》诗对此做了形象的诠释:“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3. 在选材取材中落实“出发”。
艾青诗中的“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的场景,正是对出发最好的落实与表达。对海员来说,出发时刻是起锚时的浪花;对军人来说,出发时刻是背上行囊时的从容;对农民来说,出发时刻是扛起锄头时的惬意。那么,对我们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出发时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同学们。即使你们抓不到如艾青所描绘的充满诗意的、个性的出发画面,也要紧扣“出发”,集中笔墨写好出发前和出发时的情况,出发后的内容则必须略写,而且主要是写感受和收获。
对于出发前的情况,同学们既可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写各种准备,还可以写各种牵挂、交代甚至预见等。对于出发时的情况,同学们既可以写三步一回首的犹豫,也可以写送了一程又一程的不舍,还可以写此时此刻所见之景之物之人之事,更可以写此时此刻的所想所忆所思……总之,只要是发生在“出发”这个点上的,就是切题的、准确的和有意义的内容,就会使文章真正变得丰富、充实、精彩。
二、 记得“记得”,务必在场
“记得那一次出发”是一道让写作者无法置身事外的命题。“那一次出发”虽是你曾经的过往,但你至今“记得”,而且不只是记得一个大概的过程。因为,出发的主角就是你,无论感动还是伤心,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记得”二字则明确地告诉你,这是一次在场写作,是一次虽在当下但又不得不回到既往的写作;同时,所写的虽是过去,但你此刻必须置身其中,将你当初的和当下的感受、体验展露出来。因此,这是一次触动灵魂的写作。
顺便说一下,在场的写作特别强调关注当下。一是要有当下意识,要把每一次写作都作为一次神圣的心灵之旅。二是要有在场的姿态。我们身处的时代日新月异,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成长,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当下的视野,贴近灵魂,呈现真实,把握生命的终极价值。三是要有在场的技法,善意呈现,自然浸润,体现正能量。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记得那一次出发
还记得,初中时的我,满怀着对加拿大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向往,希冀远离母亲的切切察察,体验独立的生活。我从中国出发,踏上了为期三个月的留学之旅。(“多姿多彩”“切切察察”等词语的运用,有形有态,有声有色。开头非常简洁的两句话直接点明了“出发”是源于一种召唤、一种期待,更是一种逃离。有意思!)
那次出发,记忆犹新……(紧扣“出发”,紧扣文题,单独成段,非常醒目)
大雨滂沱,母亲撑着雨伞送我上学校的大巴前往机场。就在我满天欢喜地摆脱母亲的唠叨时,她却以我身材瘦小搬不动行李为由,要驱车跟在大巴后面一同前往。(一个追求独立,希望摆脱;一个借口瘦小,不舍相送。此情此境,活脱真实,让人叫绝)
我不论如何拒绝,她硬是不同意。望着母亲已有丝丝皱纹的面孔,看着她乌黑的眼珠像是在恳求我似的,我无奈地答应了。(一边是母亲丝丝的皱纹和恳求的眼神,一边是无法拒绝后的无奈,依然是两幅情景对比呈现,很是揪人)
坐在车子最前排的我,心绪如雨如麻般地乱。从大巴的后视镜中,我清晰地看到在雨中,母亲的灰色轿车紧追不舍。(如雨如麻的心绪,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一个追求独立的当代初中生在亲情包围下的尴尬境遇)
“唉,这种小事,出发了都穷追不舍,我都多大的人了!”我叹息道。(借叹息直抒胸臆,也是一次智慧地点题)
到了机场,母亲跳下车来,慌忙的眼神中透出焦急与担心。她穿着绿色的户外装,只顾帮我搬箱子,却忘了打伞。雨滴落在她身上,打湿了衣服。这是何等地糊涂!我刚低头叹息,余光中却瞥见母亲挪动着的微胖的身子。她双手提着大箱子,用脚将箱子费力地挪上台阶。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可她却转过身来,满怀热情地朝我招呼。(此处描写,不是“背影”,胜似背影!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接下来,便是安检门前的字字叮咛,如雨滴般滴落在我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似乎是道别了,我有些不舍,便耐心地聆听这出发前的最后的叮咛。(“我”被母爱感动着,从心乱如麻变成了耐心地聆听叮咛)
安检需要穿过一段玻璃挡住的路,母亲是不能送了。我回头望去,母亲衣服的颜色因被雨打湿而成了深色。岁月终究还是在母亲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她微笑着,眼角处已经有了皱纹。她的眼神中似乎透着焦虑,却又好像怀有欣喜;似乎很无奈,却又透出一丝坚定……(又一次回望,用自己的灵魂贴近亲爱的母亲。笔下的文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窗外的雨似乎停了。我头一转,便没再回头。此刻,心里反没有了期待中的喜悦,只觉得既感动又温暖。(经历了一番出发时的相送之后,“我”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温暖”了!)
出发了!在加拿大的生活充满了挑战,没了关爱的叮咛,也没有了备好的热气腾腾的三餐,我学会了独立,也念起了母亲的好。(写到达之后的生活及收获,只用了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处理,便把大量的篇幅留给了“出发”时刻,真的非常聪明)
如今,又是一个雨天。我想起了那次出发。神圣的母爱溢满我的心灵,给了我面对挑战的力量。(又一次的真切体验,再一次的人生收获,使得“那一次出发”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总评:这次写作中,以出发远游、夏令营活动、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读书求学等为题材的文章特别多,但能写得好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这位小作者却很聪明地描写了母亲从学校到机场这一段的出发相送,再现了一个追求独立的初中生的情感转变与成长过程,也真实地呈现了母亲对出远门的孩子的不舍。两相对照的画面不断地交替呈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感动于出发的这一刻,羡慕着这两代人。
二类文:
记得那一次出发
八月的骄阳把大地烤得炙热,往日清凉的湖边凉亭里也不见了人影。而我在这种酷热的天气下,背上背包出发了。(既介绍了环境,也交代了出发的缘由)
妈妈总说我不肯吃苦,这不,她给我报了一个夏令营,让我去锻炼锻炼。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自然是万般不情愿,但终于没能说服她,只好背上她为我整理好的背包,无奈地踏上这段旅程。(一段心理描写,再次交代了这次出发的原因)
坐上大巴,空调呼呼地吹着,与外面的酷热真是截然不同。可后面的一切肯定没有这么舒服与容易吧。(概述了出发时坐在大巴上的感受,同时想象着夏令营的情形)
下了车,眼前便是一片自然之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人潮涌动,有的只是几棵参天绿树和一片与河相连的绿草地。(此情此景,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老师分发了帐篷让我们自己搭建,说今晚便在这里休息。听到这个消息,我仿佛被推到了谷底,不由得埋怨起来。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用,我只好对照说明书,研究起如何搭帐篷来。炎炎烈日下,整整一页的说明书看得我头昏脑涨,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将帐篷搭好。累得满头大汗的我赶紧躲进帐篷中,以为会舒服些,谁知帐篷里同样闷热无比。下午,我在心里一个劲地埋怨妈妈不该把我送到这种地方,还要参加一系列烦人的活动。好不容易吃过晚饭,太阳终于落下,月亮似乎显得亲切了许多。辛苦了一天的我倒下就要睡着了,可是,就连蚊子也不放过我,“嗡嗡”地一个劲地围着我吸血。想着还要这样度过好几天,泪水不禁涌了出来。(这段文字很是逼真,无奈的情感充满字里行间)
夏令营终于结束了。再次踏上大巴,吹着空调,感觉真是惬意极了。坐在车上,我回想着过去几天中发生的一幕幕,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嘛。回到家,妈妈激动地抱住了我,问我累不累,我只是一笑而过。
后来,我去亲戚朋友家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只会坐着聊天,而是会主动帮他们做些事情,一句句表扬的话也随之而来,听得我心里暖暖的。(当时抱怨,但夏令营结束后,“我”还是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变化)
回想那一次出发,与其说是让我提升生活能力,不如说是对我精神的磨砺。我从畏惧困难到主动接受挑战,从埋怨妈妈到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那一次出发,教会了我许多。八月的骄阳即将再次炙烤大地,这一次,我将克服困难,再次向前出发!(最后的议论卒章显志,但有些内容在前文中找不到对应的描写,感觉有为议论而议论之嫌)
总评:这也是一次出发,没出国门,只是参加夏令营。如果小作者能紧扣“出发”二字做文章,写足自己出发前的不情愿、出发时的痛苦以及妈妈的再三劝说和鼓励,虽然境界不一定很高,但肯定是扣题的,也是真实的。遗憾的是,这篇文章主要叙写了夏令营的全过程,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准确地说,真正扣住题目的文字也就是开头的三个自然段,约占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鉴于小作者记叙文写作的功底还是不错的,且文章所写也非常单纯与可爱,故判为二类文。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请以“依然渴望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隐痛 精灵 阳光 希望 诱惑 那一刻
手机 咖啡馆 生命 风雨兼程
请从上述十个词语(词组)中任选三个,组合成文章题目,词语(词组)和词语(词组)之间用间隔号表示,发挥想象和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陈 芳: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江苏省评优课二等奖,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现任教于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