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
2016-03-23章城民
章城民
梳理习近平从政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闻舆论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经历,包括在地方主政一方、到中央负责党和国家某些方面的重要工作,以及十八大以后全面主持中央工作等三个阶段。追随他的从政经历,我们所能见到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最早的公开论述,是他担任福建省德宁地委书记时,新华社记者根据他讲话整理的《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习近平在文中强调:“新闻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在浙江工作时,他在考察新华社浙江分社时提出新闻工作者要“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在浙江省委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是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所决定的,新闻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守土有责。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理念方法创新、推动融合发展、话语体系创新、加强舆论引导新媒体建设的“四个重点”;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首次强调军报姓党。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又发表了重要讲话。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各个时期的新闻舆论观,我们不难发现,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他新闻舆论观中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而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深化对新闻宣传的认识,则是他的新闻舆论观所体现的鲜明特色。
一、守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调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浙江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指出,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机和巨大的损失。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要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2016年2月19日,在密集调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家中央新闻单位后,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再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主要媒体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长期以来,中央主要媒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因而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他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肩负新闻舆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二、提导向:党的媒体必须姓党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国际形势经历着大变局,国内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等多重问题迭加、多项任务并存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新闻传播呈现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各种观点锋矛相对,各种思潮竞相登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面对复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论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还是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不论是时政新闻,还是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不论是国内新闻报道,还是国际新闻报道都要讲导向。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他还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任何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的思想和认识,实质是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他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三、谈内容: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调研时,到国内部总编室同采编人员交流。参加新春走基层的记者在现场向他汇报了采访见闻。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家要接地气,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提到新闻报道的内容,早在1989年,习近平在福建宁德任职时撰写的《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就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多地起渠道和桥梁的作用,长期地、耐心地、孜孜不倦地向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释党对事物的主张和看法,让人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使党的看法、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2015年他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新闻媒体内容创新是根本。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闻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在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提到,宣传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习近平对如何做好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把握时代脉搏,扣准时代脉搏,胸怀大局,因事而谋,新闻工作者要看得远、想得多。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讲话中,他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而所有这些,关键一点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在2014年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上舆论工作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充分运用网络传播规律。他说:“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在对外宣传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宣传工作,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论建设: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受众空间被不断挤压。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和舆论交锋的主阵地。每天大量社会热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网络媒体上迅速生成、扩散、发酵,加之新媒体的快捷性、虚拟性、趋利性,常常导致各种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传统媒体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新闻媒体面临的形势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不仅如此,他还对如何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具体路径和方法。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2015年12月在考察解放军报社时他进一步指出,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了解第一手材料。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
在今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责任编辑:王 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