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良渚文化

2016-03-23范素冰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6年3期
关键词:麻衣良渚玉器

范素冰

我一直很好奇古代文明,仰慕良渚文化。今天,我终于来到良渚博物院,探究良渚文化的真面目。

一进大门,就是一面土墙,历史感超强。瞬间,我就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文物,全是真品。其中有一个叫琮的玉器,外方内圆,乍一看,我以为是个手镯;仔细一看,才知道那是古人用来祭天的,也用作发兵信符。其他玉器还有很多,如璧、璜、环等。

再往前走,石犁、黑陶罐等生活用具被一一展出,说明那个时候这些都已经造出来了,古人是不是很厉害呢?更为神奇的是,展厅中摆放着分为三个部位的石犁,哪块破了修哪块,剩下的部位还可以继续用,这样就不会因为工具损坏而影响春耕了,古人是不是很聪明呢?

导游告诉我们,最有意义的是古人的吃和穿。为了让自己填饱肚子,古人早早地学会了种植水稻,精通耕作管理。然而,考古研究表明,那时他们吃的并不全是大米,还有枣等多种食物,出土的枣化石就放在那儿,说明那时饮食已经多样化。

古人生活很艰苦,从无衣到麻衣,说明人们已经学会了纺织,尤其是随着养蚕的兴起,他们的穿着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变成了丝绸。不过这只是在统治者的身上显现出来,平民穿的仍旧是麻衣。

到了中期时代,古人甚至还学会用雕刻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了审美观。在一些出土的黑陶中,各种雕刻符号层出不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寻访良渚古文化,探究江浙古文明。在这里,穿越历史与现实,感受古老与神秘。古人的艰辛,古人的智慧,让我惊叹不已。

(指导教师:温小欧)

猜你喜欢

麻衣良渚玉器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良渚保护大事记
“玉”见良渚
悬崖上的呼救声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