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和庄子的孝道思想比较研究

2016-03-23杨孝青

关键词:孝悌仁义本性

杨孝青

孟子和庄子的孝道思想比较研究

杨孝青

孟子和庄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孝道思想各具特色。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孝道规范,有利于进行道德教化。庄子以道法自然为出发点,肯定孝是人的善良本性,主张顺应人的本性,反对过度提倡孝道。庄子批判了孝道的功利化,但同时也否定了道德教化的意义。

孝道;事亲;孟子;庄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止,诸子百家学说纷呈,纷纷以“道”援之。面对“天下溺”的局面,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其核心在于孝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认为仁义孝悌会破坏人的自然本性,进而导致社会混乱。比较研究孟子和庄子的孝道思想,有助于我们合理吸收先秦孝道思想的精华,建构适应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新孝道。

一、孟子的孝道思想

孟子的孝道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认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性的基本特点。无此“四心”,则“非人也”。而“四心”恰是仁、义、礼、智的开端、源头,“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从孟子的“四端”说来审视其孝道思想,则孝道的核心就是“事亲”和“从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朱熹注曰:“盖良心之发,最为切近而精实者。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其意亦犹此。”[1]孝道源于人的良心,“仁”的本质源于孝顺父母,“义”的本质源于跟从兄长。

孟子对孝道的论述主要涉及守身、养亲、顺亲、厚葬。

第一,守身。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侍奉父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其他任何事情都大不过这一件事情。要能做好侍奉父母这件事情,前提是“守身”。人的一生需要守护的东西很多,而最为根本的是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和作为人的本性。没有健康的身体,或者不能正确地支配自己的身体而失去了人的本性,就做不好事亲这件事情。

第二,养亲。孟子列举了5种不孝的行为:“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自甘堕落,以至于没有能力去赡养父母,是不孝;只顾自己任性、快活,而使父母伤心受累,也是不孝。养亲包括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2个层面。在物质方面,要为年迈的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在精神方面,要敬重父母,让父母有尊严地快乐生活。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孟子·尽心上》)只给吃的,而无爱意相随,那就像对待猪一样;有爱意相随而不恭敬,那就像畜养牲口或宠物一样。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对待父母要有恭敬之心。对此,孔子也说过,“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孟子将舜作为天下人的榜样,认为如果都能像舜那样终身敬重父母,天下就不会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

第三,顺亲。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要使父母有尊严地快乐地生活,做子女的不能违逆父母的心愿。舜敬重孝顺其父亲,宁愿舍弃天下,也不愿意让他父亲失去尊严,孟子认为这是“大孝”的表现。父慈子孝,各止其所,各安其位,天下就能安定太平。孟子认为,悦亲之道在于诚。“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人要以发乎内心的真诚去孝顺父母,这样才符合天道。“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孝顺父母至诚的人能够感动上天,而不顺其亲的人,不配为人之子。父母即使犯了法,做子女的也应该为父母隐瞒。舜为天子,其父瞽瞍杀了人,他应该咋办?面对自己的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孟子说,舜作为天子,不能阻止皋陶去抓捕瞽瞍,但舜可以偷偷地与父亲一起逃走,然后“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在突出家国重要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家的优先地位[2]。

第四,厚葬。孟子主张厚葬,他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赡养父母是子女应该做的大事情,为父母送终则是比平时的侍奉更加重要的事情。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就没有机会再侍奉父母了。因此,应该特别郑重地去操办离世父母的丧事,而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委屈和亏待父母。孟子厚葬母亲的行为遭到一些人指责,孟子回应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提倡将孝道运用于社会治理,使孝悌与仁政紧密结合起来。“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他认为尧和舜的治理之道即是推行孝悌。他特别推崇舜的孝行,在《孟子》一书中有78次提到舜的孝道。孟子倡导孝道,推崇孝道在治国中的作用,目的是为实现理想的社会治理目标。他相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二、庄子的孝道思想

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他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庄子·至乐》)“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顺应自然,则万物自化,天下自安。《庄子》一书中论及孝道的内容不多,不如《孟子》的丰富,但庄子的孝道思想仍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庄子承认孝是人的自然本性,反对赋予孝道以功利目的。庄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孝是万物的自然本性。在《天运》篇中,庄子与大宰荡的对话集中体现了此观点。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庄子指出,虎狼能够做到父子相亲,具有仁的本性。至仁乃视天地万物为一体,无往而不亲爱,无所偏私,一切皆任性自然,故称无亲。至仁无亲的说法,不是把孝看成“过”,而是把孝看成“不及”,“孝”之名不足以表达至仁的高尚。成玄英疏曰:“仁者,亲爱之迹。夫虎狼猛兽,犹解相亲,足明万类皆有仁性也。”又曰:“至仁者,忘义忘仁,可贵可尚,岂得将爱敬近迹以语其心哉?故不足以言也。”郭象注曰:“凡名生于不及者,故过仁孝之名而涉乎无名之境,然后至焉。”[3]500-502

庄子承认孝具有存在的伦理价值。“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意思是说,孝子对父母的爱敬是出于天命,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孝子事亲要顺父母之意,使父母舒适,就是至孝。如果心有所系(如系于利禄),虽像曾参那样孝顺,也不值得称道。

在《寓言》篇中,庄子借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达了对曾参至孝的贬抑。

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郭象注曰:“夫养亲以适,不问其具。若能无系,则不以贵贱经怀,而平和怡畅,尽色养之宜矣。”成玄英疏曰:“夫孝子事亲,务在于适,无论禄之厚薄,尽于色养而已,故有庸赁而称孝子,三仕犹为不孝。参既心存哀乐,得无系禄之罪乎!夫唯无系者,故当无哀乐也。”[3]947可见,庄子所赞成的孝道就是要顺乎人的自然本性,不为外物所系,要能够让父母顺适。

第二,不必标榜称颂孝道。庄子认为,子女尽孝是来自天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没有必要去标榜称颂孝道。“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庄子·天运》)在庄子看来,推崇仁义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他说:“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庄子·天运》)成玄英疏曰:“仁义憯毒,甚于蚊虻,愤愦吾心,令人烦闷,扰乱物性,莫大于此。”[3]524

庄子认为,儒家推崇的孝道存在许多弊端。

至孝者未必能够受到公正对待。“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庄子·外物》)孝己为殷高宗之太子,遭后母之难,忧苦而死。曾参至孝,却受到父母的憎恨,经常受到父母责打,甚至差点被打死,所以常常悲泣[3]914。

推崇孝道可能使伪孝盛行。庄子认为,如果过度美化孝道,乃至给予奖励,就会使伪孝之风盛行。“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庄子·外物》)死了亲人而格外哀伤以至身体消瘦,结果因为这种孝行而得加官晋爵。但其他人看到的却往往不是这种孝的品德,而是获得加官晋爵的结果,于是为了能够加官晋爵而仿效他人之孝行。成玄英疏曰:“慕赏而孝,去真远矣,斯尚贤之过也。”[3]937统治者推崇孝道,结果使人变得矫性伪情,失去了孝的本来意义。

推崇孝道会导致社会混乱。庄子认为,儒家推崇仁义孝悌的做法容易诱导人们将仁义孝悌作为牟利的工具,标榜孝子而非议他人,使民相互争名夺利。“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庄子·庚桑楚》)标榜仁孝的做法后来发展成为“礼教吃人”,封建孝道成了统治阶级禁锢人民的精神枷锁,父慈子孝的本真之亲情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第三,孝本自然,不留痕迹。庄子认为,真正的孝不需要提倡,一切皆应顺乎自然。“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在至德之世,人们不推崇贤德,不夸耀才能,民风淳朴,人人率性自然,相亲相爱,上下和平,没有什么事迹需要记录传颂。在庄子看来,符合自然的孝道也是不留痕迹的。他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天运》)儒家的敬亲、爱亲的孝都是有迹可循的,敬重礼仪周到,爱重心诚意真,但都可以从其表现形式去判断。然而,子女孝顺双亲和父母爱护子女都是出于人之本性,不应该看重形式,不应该是由于外在的影响。为了遵从仁义孝悌等道德规范而孝,必然有做作的成分,结果必然破坏人的本性。因此,符合自然的孝行是不留痕迹的。庄子所肯定的就是这种发乎自然本性的、忘亲忘我忘天下的、“无所系”“无所待”的孝道。

三、结语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支柱。儒家重视孝道在维系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表彰和任用有孝行的人,从而推广孝道。但是,如果将孝行与功名利禄挂钩,则容易被一些人所利用。道家认为事亲从兄之孝道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不值得过分推崇;过分推崇孝道,会导致伪孝盛行,从而破坏人性,引起社会混乱。孟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孝道规范,有利于进行道德教化。庄子主张应该顺应人的本性,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无所系”“无所待”。庄子反对过度提倡孝道,实际上是担心人的善良本性因为外界的过分推崇而被功利化。我们要合理地吸收孟子和庄子的孝道思想,并对弘扬孝道的形式加以创新性地发展,使传统孝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仁义孝悌虽是出于人性,但人性有变,古今不同。一味推崇古代孝道而不加以改革创新,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孝道的教化功能。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64-365.

[2]万光军.孟子让舜“窃负而逃、乐忘天下”的寓意[J].孔子研究,2007(5).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编辑:米盛)

B22

A

1673-1999(2016)08-0011-03

杨孝青(1976-),男,博士,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1)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2016-05-25

猜你喜欢

孝悌仁义本性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病榻侍母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