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种与狗尾巴
2016-03-23
在广西一些农村,常常能见到置于家门口、村头或寨口的石狗,或大或小,昂头蹲卧,形态拙朴可爱。问起狗石像的来历,村民大多说是上一辈或好几辈前就有了,大约为镇宅避邪之用。其实,这些石狗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积蕴深厚的八桂稻作文化中,狗是稻谷起源神话的主角,与稻作生产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八桂农村多置石狗的原因。
壮族是稻作民族,由此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谷物起源神话。其中壮族稻作文明发祥地隆安县的壮族神话《谷种与狗尾巴》讲述了动物帮助壮族先民盗取谷种的故事。
古时天上有谷子,但不给人间,于是人们就派了一只九尾狗到天上去找。九尾狗到了天上,就在晒谷种的地方用九尾沾满了谷种,看谷人发现后,用斧砍狗尾,一连砍掉了八条,最终九尾狗还是逃出了天门,并把粘在最后一根尾巴上的几粒谷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有了谷种,种出了谷子,狗也只有一条尾巴了。人们为了报答狗,就把狗养在家里。因为这稻米是狗尾巴带来的谷种,所以长出的稻穗像狗尾巴。从此,壮族有了“尝新节”等特有风俗,产了新米,先要给狗吃,以示不忘狗的恩情。
尝新节一般在农历的七八月至九月间稻谷即将大面积成熟时进行。在度过艰难的青黄不接的季节后,田里的稻子开始泛黄,转眼就要进入丰收时节。劳累了一季的人们终于在等待中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品尝实实在在的幸福,即以“尝新”这个方式,表达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祈盼与欢喜。尝新节这天,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来绿稻叶供在祖龛上,把准备好的饭菜、水果供上,燃香,点亮油灯。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先舀出一碗新米饭,夹上好菜喂给狗吃。当把碗端到狗跟前时,还要说:“狗呀狗,要不是你找来谷种,我们哪里有米饭吃呀!尝新米了,你就饱饱地吃一顿吧。”为了感谢狗为人间盗取谷种,这一天让它先吃饱,以示犒赏。等狗吃完,人们才能入席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