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的候鸟人生
2016-03-23赵涛
文-本刊记者 赵涛
海昏侯的候鸟人生
文-本刊记者赵涛
人人都羡慕那些NBA的绝杀英雄。殊不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功臣。
正在发掘的南昌海昏侯汉墓,如同一出热播剧,猛料频出,吸引眼球,让考古迷们谈起来眉飞色舞。
关于这座汉墓,外行内行,各有各的看点。
外行看热闹,10吨五铢钱、378件金器,金饼金板马蹄金……黄金真是个好东西,两千年侵蚀,依然精美绝伦,视觉冲击杠杠滴,以至于原本门可罗雀的江西省博物馆人流如织。
内行的赞叹就专业多了,出土文物数量居汉墓考古之首,墓主人身份特别,极可能是一生中做过王、帝、侯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两者的区别,好比看阅兵,前者看整齐划一,后者看重磅武器。
我之前游过刘贺在山东菏泽的废冢,心存疑问,废冢犹在,斯人何处?此次考古发掘,了却一块心病。好比追一篇很棒的帖子,突然成了“太监贴”,若干年后,续文重出江湖,令人高兴。
三年前,游菏泽巨野县,逛金山。金山之巅,有劈山凿成的深洞,长百余米,高宽近十米,两壁平滑,蔚为壮观,也令人嗟叹——多少人终日劳碌,只是为了完成这无意义的工程。
扯远了,再回到海昏侯墓。刘贺有冢在黄淮平原,缘何葬身鄱阳湖畔?
说来话长。
刘贺本来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号,即便不如他的祖先刘邦、刘彻,但也不至于如此湮灭无闻。
原因在于,曾经有一个机会,皇帝宝座已经坐在刘贺的屁股底下,他没有珍惜,临时值班27天,灰溜溜下台。这位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成为西汉历史上的过客。
过客刘贺的爷爷是汉武帝刘彻,奶奶是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曾这样歌颂自家妹子的美貌。
基因不错,刘贺高富,但不帅。《汉书》记载:“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萎,行步不便。”
作为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接他父亲的班,五岁时成为昌邑王,分封在巨野县。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此富贵终老。
刘贺当了十三年昌邑王,18岁那年,命运发生了转折——他的叔叔汉昭帝去世了,昭帝膝下无子,天上掉馅饼,昌邑王刘贺就被辅政大臣霍光和众臣推举为皇帝。
幸福来敲门,让在城镇长大的王爷刘贺猝不及防,他纨绔子弟的本性在奔丧途中暴露无遗,求长鸣鸡,买竹杖,以衣车载女子。总之,吃喝玩乐,劣迹斑斑。史载,刘贺在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最终遭到废除。继任者是饱尝民间疾苦的汉宣帝刘病已。后者在位25年,文治武功,令人称道。
相比之下,刘贺太轻佻了,到手的皇位飞了,只能怪他的奇葩性格。
皇宫一月游之后,刘贺回巨野仍做昌邑王。又十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到豫章郡(今南昌)海昏县就国。
跟靖康之耻时徽宗钦宗被封为昏德君、重昏君不同。海昏侯这个封号与地名有关,海为湖,昏为西,即鄱阳湖之西。当然,也符合刘贺的气质。
彼时,心机还没有后世宫斗剧那样重。海昏侯之所以没有暴卒,要么是汉宣帝宅心仁厚,要么是太菜了,不值得虐。
刘贺在南昌生活了四年,客死他乡,史称汉废帝。他在巨野的陵墓,营而未用,遂成废冢。六百年之后,海昏县也因鄱阳湖的演变而被淹没。历史除了被雨打风吹去之外,还可以被湖水淹没,沙漠湮灭。
不知怎的,刘贺的经历,常让我联想到NBA。
人人都羡慕那些NBA的绝杀英雄。殊不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功臣,别说库里,成为马布里也很难。倒计时灯亮起,站在底线的你,有没有把握投进绝杀的三分?
赢得全场欢呼,是需要金刚钻的。当年,刘贺面临的还不是投三分,而是篮下打板这样的简单活。
结果是,打板不进,哄笑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