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
2016-03-23□陈敏
□陈 敏
中国游客
□陈敏
出境游的中国游客,一直拥有很多标签性新闻。这边“中国大妈们”在莫斯科广场跳舞遭抵制,那边“丁某某”在埃及卢卡索神庙刻上惊悚的“到此一游”;岛国帕劳海滩丢弃的“中华”烟盒太过扎眼,而欧美国家干脆在公众场合以中文标示——“不得随地大小便”“不得大声喧哗”……最近一条新闻很哗然:中国游客在曼谷机场索要赔偿,竟然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航班延误11个小时是窝火,唱国歌来维权也真是奇葩。
如此“拉黑”中国游客的节奏,在网络上不曾停止,批评声也不绝于耳。
光用口水批评,不如用文化教辅。那些第一次出国的同胞们,如何遵守当地的风俗、秩序和礼仪,学习“文明行为”的常识?如何警醒自己不经意间犯下“可耻”行径?文明者,又占中国游客的几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拉升,出境游会日益平常,中国游客需重振“礼仪之邦”的优雅古风,容仪有整,举止有度,跟世界问候。
外国人看中国游客
一亿零九百万。
这个数字,是2014年年底中国国家旅游局对外宣布,意味着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我们看到的新闻,多半是中国人自己骂同胞,出国了行为不检点,丢脸丢到西伯利亚。那么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游客的?前两年,《人民日报》就此主题,派驻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超过60%的法国调查者认为中国游客热情亲切、朴实慷慨、不提过分要求。但意大利人则觉得中国游客“很一般”,尤其当时发生了“young chinese”用钥匙在比萨大教堂胡乱刻写的行为。美国人认为中国游客的素质会逐渐提高,毕竟大多是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而日本旅游社某工作人员讲的事例,过耳难忘。
2010年,中国某知名大学MBA考察参观团来到北海道欣赏薰衣草美景。导游强调,多数观光地都是私有地,不能随意踩踏。但团内一名教授带头往薰衣草地里走,不顾导游的阻止,“你告诉农场主说我们是外国人,听不懂”。
参观团果然被农场主投诉了,而当地旅游社将“中国教授”等同于“狡诈的破坏规则者”。幸好,文明在进步,随着更多秉持礼节的游客涌入,坏印象在慢慢改观。
所有的受访者最反感的都是中国游客“喧哗吵闹,拥挤插队,违规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不尊重他人空间,且“洗手间文明”有待提高,更需要自律、遵守规则和当地风俗。
除了日常修养,还有些道德陋习,也为外国人不齿。
如爱耍小聪明占便宜。在南非克鲁格公园游玩的中国游客,常会把可爱的小蜥蜴藏在衣服口袋,想偷偷带走,被公园警卫查出好几起。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先后发生三起中国人非法携象牙案,只是为了节省50美元的过境费用……
穷游网CEO肖异曾表示:“随着出境游门槛不断降低,近年海岛度假、自驾游、亲子游、带着父母去旅行等等频率越来越高,意味着中国用户越来越注重旅行的体验和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推进,希望这“一亿零九百万”,能有更多人尊重他者的隐私空间,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秩序和规则。
消费背后的文化差异
中国大妈曾在巴黎名牌店门前吃泡面,遭到“买得起名牌包,吃不起西餐”的讽刺。
记得有篇文章《街边的基努·里维斯》,赞美这位主演过《骇客帝国》的大帅哥,居然不修边幅、胡子拉碴地坐在街边吃汉堡。
其实,扒开表象都一样,就是吃我爱吃的,只要不妨碍到你。
出国爱吃方便面,那是个人喜好。然而排队买名牌,回国后到处炫耀,确实让人诟病。
曾有一位朋友感叹:中国游客总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购买苹果手机,名牌包,香水或者首饰等等,而不懂得在跳蚤市场挑选一个有历史感的手工杯子,不会安静呆着听一场街边的露天音乐会……他们容易忽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品味上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探索发现。
品味的多元化,注重精神体验,也是“更加文明”的一种表现。
我曾经跟团去欧洲游。团里有两位年轻姑娘,容貌秀丽,穿着讲究,言行文雅,一看就出生于殷实之家。一个还在读书,一个刚刚成家,常常结伴出行游玩。她们性格和善,买了水果和巧克力,必然和大家分享。团里有孩子穿少了衣服,她们主动借出外套。
她们在旅游车上交谈的话题,多半都是购物和美容。在意大利,我们在集合点上车,她俩姗姗来迟,手里提着大包小包,都是国际一线品牌,大概有十多个!导游问,干吗买这么多啊?她们笑,要带给亲戚朋友啊。然后她俩小声交流,刚入手的古琦手表和香奈儿墨镜,哪个更有范儿。
到了巴黎,第一天是去游览我向往已久的卢浮宫。这座法国王宫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历经800多年,成为举世闻名的万宝之宫,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
曾有位教授告诉我,他第一次去巴黎,每天天一亮就去卢浮宫,带着面包和水,直到闭馆才出来,被艺术的魅力感动得“神魂颠倒”。凝视“维纳斯”雕像时,不知为何,他都想流下眼泪。
到了卢浮宫金字塔形的玻璃入口,导游开始讲解参观事宜。讲解完,两位姑娘举手示意说,我们不进去参观了,会准时集合!说完,她俩迅速拐到了入口附近的“春天百货”,开始新一轮的购物。
入馆后,在注目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创作时,我常常不能挪步。不是挂着水晶灯、铺着金色地毯的地方,就能称之为宫殿,而是它拥有多少无价的艺术品,雕塑,壁画……沧桑的历史感,华贵的文化气息,纯粹的艺术冲击力扑面而来时,我完全融化于其中,感到莫大幸福。当久久端详雅克·大卫的油画《莱卡米尔夫人》和《拿破仑加冕式》,欣赏细致勾描的贵族妆容和服饰,心里又想起那两位姑娘,不免遗憾——如果多懂一点艺术,是否购物上也会更有品位,而不是仅仅随大流买名牌呢?
据报告显示,2014年度人均出境游每次花费为1316美元(约合8173人民币),其中,购物花费是仅次于交通费用的第二大支出。
经历了贫穷之痛,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喜欢声色犬马的热闹,崇尚奢侈品的消费。不仅囤积,而且炫耀——买得起名牌包,却不懂得欣赏《蒙娜丽莎》之美,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更可怕的贫穷?
不当炫耀,而是知耻。消费背后的文化差异,是中国游客的软肋。
不盲从他人,不随意褒贬
谈谈其他我认识的普通青年游客。
在德国,认识了一个刚考上研究生的小伙子田君,80后学霸。大学毕业后分派到了某知名投行工作,年薪百万。工作几年,累到吐血,曾去医院急救,出院就辞职了,改考公务员。毕竟清闲嘛。新岗位呆了两年,觉得缺乏挑战,再次辞职,考取了名牌大学研究生。这次出国,就是上学前的一次自我奖励。
他有能力选择理想的轨道,并且实现它。旅游时,他不爱多跟人交流,按时到指定地方集合,也不爱拍照,“内心留下这个感觉就好了”。不爱购物,就买了一块国内不常见的瑞士表,“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肠胃仍然不好——投行工作的后遗症。
在路上,我们常常会碰到韩国游客和日本游客。他们服饰以及妆容的雅致,言行举止的不事张扬,用餐时的种种礼仪细节,皆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同为亚洲的中国人迥然两异。田君每次被外国友人当成韩国人时,都微笑纠正:“I am chinese。”
“中国人基数大,素质良莠不齐。文明也是一个进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初我大学吃不饱饭的时候,哪还顾得上吃相好不好看……不过有钱了就以为自己牛,戴着大金链子、穿着拖鞋逛博物馆的,更可怕。先保证自己在每个细节做好,别在外面给中国丢脸。”
在东南亚某地的一家木制品小店,我还遇到过一对穷游的情侣,女孩正吸着“这条街上最好吃的”果汁,男孩搂着“世界上最漂亮的女朋友”,穿着布衣长衫,都是一脸的单纯和幸福。他们是四川的大学生,趁暑假出来玩儿,住在青年旅社,吃在街边小摊,用蹩脚的英语交了一群外国朋友,穿着当地衣,依着当地风俗生活,到处探险,寻找人迹罕至的美丽风景,或者美味小馆。遇到了一家中国寺庙,就进去做义工。
他们说,最好的风景,跟金钱无关。走到哪里,感受哪里。
不盲从他人,不随意褒贬,尊重当地礼仪,探索更多乐趣——这样的“中国游客”,随着个人眼界的开阔,社会文明礼仪的发展渗透,未来势必会越来越多。
(摘自《中国青年》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