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镇国寺
2016-03-22张子凡
张子凡
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3公里的郝洞村,占地面积1332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01.7平方米。寺内万佛殿建造于公元十世纪,虽经金、明、清历代修葺,仍唐风不失,体现了中国早期殿堂建筑的规制与风格,保存至今,弥足珍贵,是仅晚于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殿内彩塑、壁画体裁别致,技法高超,是研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极具历史、艺术价值。1965年5月24日,镇国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会议通过决议,将镇国寺与平遥古城、双林寺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修 建
镇国寺建筑群坐北朝南,寺区地势平坦,古槐耸立,古寺隐于其中,寺内又无高阁亭台,因此毫不引人注目。寺院前后两进院落,从南到北依次为天王殿(山门)、钟鼓二楼、前院东西配房(东翼有二郎殿、东碑亭、三灵侯祠;西翼有土地殿、西碑亭、福财神殿)、万佛殿及东西侧门,后院东配殿观音殿、西配殿地藏殿、东厢房、西厢房、三佛楼及其东西经堂、西配院玉皇阁遗址。
重修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镇国寺内现存碑碣20通,铸铁古钟1座,还在大量的殿内梁架题记。这些历史真迹表明:五代十国末期,平遥一带为北汉重地。镇国寺原名为京城寺,其名由来已无可考证,有可能是沿用了北汉时的称谓,而这种可能性从侧面反映出五代时期镇国寺的重要历史地位。而寺中主要建筑万佛殿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手法又迥异于当地其他建筑,成为其“重要历史地位”的佐证。现存寺内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刊刻的《补修镇国寺并九间庙碑记》中也有“遐思此寺创始,疑是一大都会,惜无可考,惟有半截碑,上下文义不全,阅其大略,是当日封王于此”的记述。
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京城寺改称为镇国寺,并在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补修的基础上,再次得到修缮。元、明时期利用寺院空地,前创山门天王殿和左右二钟楼,后建三佛楼、观音殿、地藏殿和东西廊房。清雍正、乾隆年间再次重修,在东西廊之北添厢房六间。清嘉庆十六至二十一年(1811-1816)的重修规模较大,不仅对万佛殿的墙宇“因其旧而葺之,墙垣墉,涂口茨,凡栋梁之摧折者皆易焉,而复令设色之工施以藻绘”,而且修葺了东西两廊,于大殿前建造了左右碑亭,于寺西隙地建禅房13间。除此之外,还对“庙之东偏旧有元坛”“续而重修之”。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年(1895-1904)镇国寺的规模最后一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先后从别处将三灵侯祠、财神祠两座祠堂迁至寺内碑亭之北。至此,镇国寺改变了过去屋宇寥寥、倾圮颓败的状况,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2009年,文物部门组织修缮了万佛殿屋面、捉节夹陇,勾抿灰缝,并重修了天王殿椽望,重新铺做了瓦面。2010年,镇国寺万佛殿天王殿精细测绘列入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项目组综合运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等方法,对这两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并借助木材与碳同位素检测对建筑始建年代和遗存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证实,为实现古代建筑文物的全面、系统保护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
万佛殿
万佛殿为镇国寺建筑群的主殿,历史也最为古老,居于寺院中心位置。根据殿内脊檩下“唯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叁月建造”的墨书题记和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平遥县志》“(万佛殿)肇自五代北汉天会七年”等历史文献记载,万佛殿始建于963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有碑文和题记可考的三座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另外两座分别是后唐时期的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后晋时期的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十国,历史短暂,前后不过五十余年,又逢唐末战乱,木构建筑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者甚为稀少。这一时期的建筑构造有自己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处于唐代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向宋代规整完善的建筑风格发展演进的承前启后阶段,而山西又恰好保存了这个时期的三座木构建筑,而且分别是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这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无疑是重要的一页,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唐末五代时期建筑业的发展成就,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例证。
万佛殿为厅堂式建筑,开间、进深各3间,6架椽,通面宽11.58米,总进深10.78米,平面近正方形。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式。殿身前后当心间辟门,由此可通向后院;前檐次间设窗,其余砌以厚壁;四周设檐柱12根,包入墙内,柱高3.42米,柱径0.46米,高径比7.5:1,颇显粗壮,古建筑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是修葺时截去了下端腐朽的柱脚所致;柱头卷刹和缓,柱间用栏额联系,角柱栏额不出头,沿袭了唐代建筑的规制;檐高5.27米,举高3.6米,总高达8.87米;檐出2.94米,檐举1.94米,飞挑的檐角远远望去像一只大鸟张开的翅膀,为这座古老而结实的建筑增添了几许轻灵的味道。斗拱硕大华丽,有柱头、柱间和转角三种,其中柱头斗拱高1.85米,超过了柱高的一半,铺作叠架五层,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复繁之至,当属当时建筑里的最高品位。补间铺作自下层柱头枋向上叠构,三层五铺作,与五台山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做法相同,是我国现存早期建筑中体量不大,但斗拱最繁复的构造实例。整个大殿梁架结构严谨,荷载传递合理,用材规范宽大,建造手法古朴,时代特征明显,虽历经千余年的雨打风吹日晒,依旧岿然不动,安稳如山。
彩 塑
彩塑也是镇国寺的珍贵文物精品。万佛殿内的彩塑为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原创作品,是国内除敦煌莫高窟之外仅存的五代彩塑佳品。五代时期,割据战乱,木构建筑保存至今已属不易,其内的彩塑作品流传在世更为罕见,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其所处历史时代极为重要,上承唐塑丰满圆润之风韵,下启宋金塑像俊俏秀丽之先河,为研究我国古代雕塑史的发展演变,认识唐宋之间雕塑艺术的进化过程,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殿内当心设佛坛,共有彩塑14尊(佛座腰间二力士未计),除倒座3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新油彩外,其余都是五代原作。佛坛长、宽均为6.6米,高0.55米,周边用青砖叠砌而成,占去殿内一半的面积。坛上正中依扇面墙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两旁有阿难、迦叶二弟子;侧面文殊、普贤二菩萨以半结跏式坐于仰莲台座上;再前有二胁侍菩萨;前沿两隅有二金刚对峙;主像前面二位供养菩萨胸脐袒露、体态丰满,半蹲半跪于仰莲台上。扇面墙背面置观音菩萨,两侧善财童子和龙女侍奉。塑像面相饱满,肌肉丰润,衣饰薄而贴体,飘带宛转流畅,菩萨身姿微侧,神色娴静慈祥;金刚巍然挺立,形态自然逼真,唐塑遗风依然可见。各像名号和整体布列格局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内的唐代彩塑相同,与敦煌莫高窟第319、322、328内的唐窟彩塑也极为相似。
半截碑
半截碑安置在东碑亭里,是金代明昌(1190-1196年)时期的遗物,上下左右均残缺不全,所以叫做半截碑,也是镇国寺的镇寺之宝。石碑高84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现存碑文19行,共476字,以行书所刻,书法秀润苍劲,王羲之的风格可见。据说此碑是从镇国寺附近捡回来的,因其上内容与镇国寺无关,所以在嘉庆年间重修此寺后,为纪念重修竣工,拟立碑时,本想把这块半截碑当作碑座使用,但因碑上的书法太好,人们不忍把它毁掉,于是保留了下来。至光绪十年(1884年),一个名叫田耕蓝的贡生写了《半截碑记》,并将半截碑嵌入亭墙上,此碑得以保存至今。半截碑的文献价值,直到近年来才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经有关专家考证,此碑为北灤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有三点重要的历史价值:一是补充了历史资料的不足,即刘继钦的官职、生平事迹等;二是解决了历史研究上的分歧,即继钦与继元的年辈之误,继钦实为弟;三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传世唐宋碑刻不少,但五代北汉碑刻,在我国所存建筑中,唯有镇国寺这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