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山西卫视文化立台 打好民歌戏曲组合拳,升级传统文化节目带

2016-03-22薛少林

综艺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歌公开课卫视

薛少林

12月31日,山西卫视的跨年晚会从中国民歌夜开始。

当大多数年轻观众看着其他卫视的跨年晚会,为明星欢呼、和屏幕互动的时候,一定有一批中老年甚至少数年轻观众在欣赏民歌晚会、新年戏曲公开课,为艺术家的表演叫好,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这是山西卫视希望产生的效果。

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郭健表示,山西卫视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好戏曲、民歌组合拳,升级传统文化节目带。通过平台价值的提升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效益,进而促进节目品质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民歌夜”致敬永恒经典

“这是全国唯一获批的,可以在跨年节点上播出的民歌晚会,”说到“中国民歌夜”,山西卫视总监陶亿笑的言语中透露着些许自豪。

当天的晚会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经典民歌为主要载体,同时顺应新的时代条件,结合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中国民歌的魅力。

除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赞歌》《牡丹之歌》等歌曲的演唱外,向词曲家阎肃致敬段落成为“致敬经典单元”乃至整场晚会的一个亮点。

在晚会的“传承单元”,观众可以看到民歌与交响乐、Rap等时尚、现代元素的结合,“虽然是改编,但一定要适度,不能失去民歌本来的味道、情怀和情愫,”节目组工作人员强调。

在最后的“继往开来单元”,歌唱家郭兰英以一首《我的祖国》为2016年的“中国民歌夜”画上了句号。节目组表示,“希望年轻的民歌演唱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对于民歌的热爱以及对民歌传承所承担的责任。”

节目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民歌夜”跨年晚会是常规节目《歌从黄河来》的新年特别节目,从策划阶段开始,就力图要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将全国的民歌资源积累到山西卫视的平台上。此次在演员和舞美、灯光、音响等制作环节的升级也是为了让观众看到《歌从黄河来》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吸引到关牧村、李光羲、胡松华、蒋大为、郭兰英等知名艺术家的加盟,陶亿笑给出的理由是,不管是对于民歌,还是民歌艺术家,山西卫视都充分尊重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当我们把民歌当做精华的时候,这种气息会感染很多人,也许正是这种真诚和热爱打动了他们。”

在她看来,中国的民歌资源丰富,不只是黄河沿线,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会找到一线的团队,融入更多元的民歌,甚至将国际化的民歌都请到我们的舞台上来,让中国民歌与世界民歌进行艺术上的交流。”

对于《歌从黄河来》,对于民歌,陶亿笑的设想并不止于此。

据她介绍,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2016年山西卫视将筹办中国唯一一档民歌选秀节目《民族最强音》(暂定名)。以中国民歌为主,集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动听的民歌,最优秀的新人,唱响民族之音。“山西卫视开办民歌选秀节目,目标是落实全国文艺座谈会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新年戏曲公开课”弘扬民族文化

2016年元旦期间,《走进大戏台》特别节目“新年戏曲公开课”也在山西卫视播出。

节目总制片人、总导演白燕升认为“新年戏曲公开课”的嘉宾选择一定要和剧种联系起来。“山西本土的剧种一定要有所涉及,但也要让观众看到京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更多元的内容。”

“新年戏曲公开课”分为传统篇与现代篇两期节目,裴艳玲、李金枝、王洪玲等18位重量级梨园名家带来了经典唱段。而青年戏曲演员的表演则是“新年戏曲公开课”的亮点之一。

除了山西第一刀马旦苗洁的《托起太阳的人》、上党梆子张爱珍的《两地家书》、北路梆子杨仲义的《续范亭》等晋剧唱段之外,河北梆子《大登殿》《走雪山》、黄梅戏《女驸马》、豫剧《花木兰》、京剧《翠屏山》等也在节目中相继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晋剧丁派传人郝文龙是从《走进大戏台》走出的选手,在节目组看来,其所表演的祁太秧歌《偷点心》能够完美呈现,得益于国家二级演员梁忠威的“以身立教”。节目中双方之间的互动也让观众看到了“亦师亦友亦情亦亲”的戏曲人生。

《走雪山》的表演者,来自石家庄的河北梆子老生演员计晨是地地道道的90后,8岁开始接触戏曲,跟着电视、录音机模仿,他的戏曲天赋,从那时候就开始发酵了。

“年轻演员更渴望展示的平台,我们要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逐渐提升他们对戏曲艺术的见识和品味,正如《走进大戏台》节目的使命——发现并培养优秀的戏曲表演者。”白燕升表示。

除了让观众看到精湛的戏曲表演,挖掘戏曲及戏曲人背后的故事是“新年戏曲公开课”的另一个重要意图。

“如果梅兰芳是把女人演透了的男人,那裴艳玲就是把男人演透了的女人。”“新年戏曲公开课”上,白燕升向观众讲述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与戏曲的缘分,“大约是演男人演久了,尤其在静止时,她眉宇间总透露着英气,到了62岁,她才第一次在自编京剧《响九霄》里演花旦,演了一辈子武生头回反串旦行出场,惊艳众人,而她化妆时甚至还不会给自己贴片子。”

节目组主编董悦告诉记者,“新年戏曲公开课”的筹备时间仅一个月,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是因为此前《走进大戏台》“六一特别节目——校园公开课”产生了良好反响。“在太原杏花岭实验学校的课堂上,《走进大戏台》让小学生们在快乐热烈的氛围里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对于2016年的《走进大戏台》,白燕升充满期待。“除了3月中旬将继续录制的《燕升访谈》,4月中旬,节目组将启动‘非常梨园王中王特别节目的录制,邀请中国最好的戏曲名家来到同一个舞台共同竞技,打造戏曲版的《我是歌手》。”

如何让大咖既参加比赛,又不把焦点集中在“比”上?对此白燕升表示,通过“跨剧种、跨行当”甚至“跨年龄”的设计,让京剧老生与川剧青衣、越剧小生、昆曲五旦、晋剧须生同台,或许可以让“竞艺”成为焦点、看点。

对于《走进大戏台》节目的发展,山西省委宣传部也非常重视并给予了支持。

“目前,山西省委宣传部已经给《走进大戏台》500万专项资金进行支持。”据陶亿笑介绍,2016年山西卫视将借总局召开《走进大戏台》研讨会的契机,将其打造成“面向全国的精品化”戏曲节目,实现山西卫视中国第一电视戏曲平台的目标,为戏曲文艺繁荣发展助力。重点打造“文化节目带”

“2016年,晚间文化节目带还会继续存在,但节目内容则要根据市场反应进行调整。”郭健称,竞争淘汰机制下,收视和市场反应好的节目会保留下来,相对较差的则会面临淘汰。此外,竞争激烈的周五档也会有大型季播节目登陆,“台里面和社会化制作公司的节目都可以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观众的收视习惯,2016年文化节目带播出时间将从去年的21:45调整到21:15。“播出时间前移后,各档节目将重新包装,大力提升节目品质,打造文化精品。”陶亿笑告诉记者。

该节目带将由升级改版的《歌从黄河来》《走进大戏台》《老梁故事汇》和全新创办的《你贵姓》《天下寻宝》《顶级咨询》等栏目构成,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歌、戏曲、历史人文、姓氏寻根、文玩品鉴、法治服务、旅游消费等众多门类。

“在同行靠引进国外模式开办新节目的背景下,山西卫视节目全部自主研发,模式原创,坚守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如今的节目带,陶亿笑非常自信,事实上,节目带推出之后,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进大戏台》开办15年,根据国家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政策不断提升节目品质,成为传播戏曲文化的品牌电视戏曲栏目,获得了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

《歌从黄河来》作为全国首档民歌风情音乐节目,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年度电视创新创优十大节目。

此外,全国首档姓氏文化脱口秀节目《你贵姓》,轻松诙谐中紧扣百家姓,挖掘姓氏文化内涵;《天下寻宝》依托山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是唯一一档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扬的鉴宝类节目;作为全国上星频道唯一一档大型法律援助真人秀节目,《顶级咨询》也引发业界关注。

不止是陶亿笑,山西卫视的许多员工也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刚推出文化节目带的时候,大家并没有信心。“小制作、低成本,收视能上去吗?”这是多数工作人员的心声。对此,卫视承诺给节目组三个月的培育期,这三个月内不进行收视率考核。“第一周的收视结果出来后,节目组就主动要求考核了。”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据山西卫视提供的收视数据显示:推出节目带以后,山西卫视市网、省网、全国网份额全面提升。2015下半年,山西卫视全国全天收视排名最高达到16位,全月排位进到20位,达到有史以来在全国最好的排名水平。

节目品质的提升,也带动了广告吸附能力的增强。

此次山西卫视创新推新,是在新《广告法》出台,史上最严苛管控和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全国省级台加速分化的背景下展开的。

“2015年,山西卫视在播的所有节目无一例外都有客户的陪伴,有力地支持了我们不断创新,办好节目。”郭健表示,投入可控,良性运营是山西卫视实操阶段的一个重点考量。多年来山西卫视低成本运营的经验,使其一直以同级电视台一半左右的投入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小投入、巧制作、大气象的节目效果。

猜你喜欢

民歌公开课卫视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穿花衣 唱民歌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