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流式叶轮瞬态空化特性研究

2016-03-22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都610039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7期
关键词:混流空泡扬程

李 景 悦(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都 610039)

0 引 言

混流式叶轮是泵、水轮机等众多流体机械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水利水电、农田灌溉等各个领域。而空化不仅会改变流体在叶轮中的流动状态,降低水力性能,在空泡发生溃灭时还有可能破坏流道,损伤部件,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1-4]。目前,关于混流泵空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常书平等基于CFD对混流泵进行定常计算,分析了混流泵的空化性能,成功预测了混流泵扬程的衰减规律[5]。刘厚林等概述了泵空化的研究现状,指出空泡的产生与溃灭过程会影响湍动能的产生与能量耗散[6]。陆鹏波结合泵的结构进行定常分析,讨论了混流泵在高温高压下的空化性能,优化了混流式叶轮,改善了泵的综合性能[7]。然而,由于计算资源限制,前人对空化现象的相关研究大部分是针对定常流动[8-10],极少探究非定常状态下混流泵的空化特性。本文则对混流泵进行汽液两相瞬态计算,分析不同汽蚀余量下混流泵的空化性能,重点探究叶轮叶片空化状态,对空泡的发展过程进行跟踪,寻找空泡含量的变化特点,试图寻得混流式叶轮空化规律,为混流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1 计算模型与方法

1.1 计算模型

以某泵厂生产的混流式核主泵为模型泵,该泵的设计流量Q=23 790 m3/h,设计扬程H=98 m,叶轮叶片数Z=8,导叶叶片数Zd=12,转速n=1 485 r/min,叶轮转动频率fn=24.75 Hz,叶片通过频率f=198 Hz。

对模型泵进行全流道三维模拟仿真,计算区域包括:进口段、叶轮、导叶以及出口部分,如图1所示。为贴合实际流动特征,对模型泵的进、出口适当延长,而对于流动特性复杂的区域,则需要局部网格加密。

图1 模型泵计算域Fig.1 The calculation domain of model pump

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可靠,对流体域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由表1可以看出,网格数在接近280万之后,其水力效率变化小于0.5%,因此网格数过多对数值模拟的意义并不大。结合考虑到计算能力,选取方案C进行计算。方案C中网格划分的具体情况可见表2。

表1 网格无关性检查Tab.1 Verification of grid size

表2 流体域网格明细Tab.2 The mesh detail of fluid domain

1.2 计算方法

对模型泵采用商业CF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计算采用SST湍流模型,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以质量流量作为进口条件,出口则给定压力。壁面使用绝热无滑移边壁条件,近壁面采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在泵的进口处,其流体全部为水,因此给定水的体积分数为1,而气泡则为0。设置气泡平均直径为2×10-6m,采用气泡动力学Rayleigh-Plesset均相流动模型控制空泡的发生、溃灭。

式(1)为汽体体积变化率:

(1)

式中:VB是气体体积;t是时间;RB是气泡半径;pv是气泡内的压力;p是气泡周围液体所具有的压力;ρf是液体的密度。

式(2)~式(4)为质量输运方程[11]:

(αvp0)+▽(αvp0u)=m+-m-

(4)

式中:m+是单位体积质量蒸发速率;m-是单位体积质量凝结速率;Cvap是蒸发项经验系数,通常取50;Ccond是凝结项经验系数,通常取0.01;p0是饱和压力。

非定常计算在定常计算收敛后进行,定常计算的结果作为非定常计算的初始值。以叶轮旋转3°作为一个时间步长,即时间步长设为0.000 337 s。叶轮旋转一周经过120个时间步长,即叶轮旋转周期T为0.040 44 s。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空化性能分析

当泵的进口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使泵内压力低于当地汽化压力时,泵内就会出现空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泵的性能直接受到空化程度的影响,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模型泵空化性能曲线,以及汽相含量随空化余量的变化情况。将泵的扬程H下降3%所对应的空化余量NPSH作为临界空化余量NPSHa,可以看到,模型泵的临界空化余量为4.2 m。当空化余量远远高于临界空化值时,泵内没有空泡出现,泵的性能不会受到压力影响,其扬程H、效率η趋于一条直线。随着入口压力降低,空化余量逐渐下降,泵的扬程H、效率η会出现小范围变化。当NPSH在4.3~17 m时,模型泵的扬程和效率出现了轻微下滑,说明泵内即将发生空化或已经发生轻微空化,但是该条件对泵外特性影响不大。而在空化余量达到临界空化余量之后,泵的扬程H、效率η会迅速下降。

图2 空化性能曲线 Fig.2 The performance curve of cavitation

图3 空泡体积分数变化Fig.3 The volume fraction of cavitation

由于叶轮背面压力较低,因此最容易发生空化。图4给出了不同空化余量下叶轮叶片背面汽相分布云图。可以看到,当NPSH=4.2 m时,仅在叶片进口边有局部空泡生成。随着空化余量降低,空化区域不断增加,当NPSH=3.5 m时,整个叶片背面空化面积已达1/3。当NPSH=1.3 m时,叶片背面空化面积已从进口边蔓延至60%的叶片区域。若压力继续降低,空泡必会堵塞整个叶轮流道,并会引起泵扬程的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图4 叶片背面汽相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cavitation on the suction surface

2.2 空泡变化情况

2.2.1叶轮叶片表面空泡变化过程

图5为空化余量NPSH=1.3 m条件下空泡在叶轮叶片上的分布现象。可以看到,在各叶轮叶片根部最先初生空化,随着叶轮的旋转,空泡逐渐向叶片流道扩散。由于叶片外缘圆周速度最大,在叶片外缘空化发展速率相对较快,且由轮毂到轮缘空泡所占面积逐渐增加。在t=3/8T之前,空泡几乎集中在叶片进口边附近的小范围内。而在此之后,空泡开始向叶片出口流动。当t=3/4T时,空泡覆盖率已达整个叶片背面的1/2。当t=T时,空泡已得到充分发展。观察各个叶片可以发现,叶片背面汽相区域在叶片上的分布并不完全对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不同相位,叶片所受到的压力不同,且流体流经叶轮有一定的预旋产生。而大部分空泡都分布在叶片背面,并且从t=1/4T时刻起,在个别叶片正面靠近进口边位置也有较小的局部空化。这是由于汽相密度比液相小,在离心力与哥氏力的作用下,空泡将集中在压力较小的区域。

2.2.2叶轮内空泡含量变化

为了了解整个叶轮的空化状态,图6给出了不同空化余量下叶轮内气体含量Vcp随无量纲时间t/T的变化规律。

其中:Vcp=Vg/V,Vg为气泡所占体积,V为各组分物质体积的总和。

可以看到,当叶轮内发生空化后,空泡产生速率由慢变快,以近似指数函数的形式发展。在临界空化点(NPSH=4.2 m),由于刚达到空化条件,其气体含量相对较低,变化速率也较慢。随着空化余量的降低,曲线斜率增加,空泡产生、发展速度加快,空泡含量增加也愈明显。虽然总体上图6中曲线处于上升趋势,但依然可以看到空泡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轻微的小幅度波动。这是因为,对于空泡个体,其一直处于不断产生、发展以及溃灭的过程。图6中,当无量纲时间t/T=0~0.4时,空泡含量变化较慢,可视为空化初生阶段。当无量纲时间t/T=0.4~0.75时,叶轮内空泡含量增速加快,可认为空化处于发展阶段。当无量纲时间t/T在0.75之后,空泡含量变化剧烈,可证明叶轮空化已相对比较严重。此现象在图5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说明叶轮叶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叶轮内部发生空化的程度。

图5 叶轮叶片空泡分布(NPSH=1.3 m)Fig.5 The distribution of cavitation on the blade(NPSH=1.3 m)

图6 空泡含量变化规律Fig.6 The changes of cavity content

2.2.3叶轮流道空泡分布特点

叶轮流道的空泡不仅会引起流体流动状态的改变,当空化严重时还会造成混流泵效率的剧烈下降,甚至使机器无法正常工作。以NPSH=1.3 m的计算结果来分析,图7给出了不同时刻叶轮流道内空泡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由图7可以发现,空泡最先发生在叶轮叶片头部,且叶轮进口空化迟于叶片。从t=1/2T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了明显的局部空化。通过对比发现,叶片背面空化区域大于正面,但大组分体积的空泡更多集中在叶片正面。在t=3/4T时,叶片正面最大空泡体积分数达91.2%,比同一叶片背面最大体积分数多了近20%。随着叶轮的旋转,空泡亦不断发展、扩散。可以看到,从t=3/4T起,空泡已不只是覆盖在叶片表面,在叶片与叶片间的流道内也存在一定体积的空泡。由于叶轮离心力作用,空泡可以通过叶轮获得动能,叶片表面的空泡也逐渐向叶轮流道蔓延。因此,流道内的空泡越来越多,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广,在t=7/8T时,空泡已对流道造成了局部堵塞。

图7 叶轮空化情况(NPSH=1.3 m)Fig.7 The cavitation of Impeller(NPSH=1.3 m)

3 结 论

通过对混流泵的汽液两相瞬态计算与分析,可以得到:

(1)空化初生发生在叶轮叶片头部,叶轮叶片空化优先于叶轮进口,且空化程度远远大于叶轮进口。随着空化发展,空化逐渐向叶片出口扩散,且叶片外缘空化速度较轮毂快。当空化发生到一定程度时,空泡在叶片背面的覆盖面积大于叶片正面,但叶片正面靠近头部处所含空泡的体积分数更大。

(2)在空化初生阶段,空泡仅在叶片头部一定的区域内不断生成、发展、溃灭。在空化发展阶段,空泡以更快的速度生长,并覆盖在叶片表面。在空化严重发展阶段,空泡则会迅速向叶片间流道扩散,对叶轮流道造成一定的堵塞,造成混流泵效率降低。

(3)叶轮内空泡含量以近似指数的形式上升,且空化余量越低,汽相含量增加越快,叶片发生空化的程度越严重。当空化余量远远低于临界空化余量时,整个叶轮流道都将被空泡迅速堵塞。

[1] 马桂超,汤方平,杨 帆,等. 基于CFX的混流泵内流场数值模拟[J].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3):129-131.

[2] 吴治将,赵万勇.混流泵内流场的数值模拟[J].流体机械,2005,33(10):15-19.

[3] 袁春元.混流泵叶轮流场计算与性能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3):52-55.

[4] 甘加业,薛永飞,吴克启.混流泵叶轮内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1): 165-168.

[5] 常书平,王永生. 基于CFD的混流泵空化特性研究[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2,30(2): 171-180.

[6] 刘厚林,刘东喜,王 勇,等. 泵空化流数值计算研究现状及展望[J]. 流体机械,2011,39(9): 38-44.

[7] 陆鹏波. 高温高压混流泵空化及其对泵结构设计影响分析[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8] 谢 蓉,单玉姣,王晓放. 混流泵叶轮流动性能数值模拟和叶型优化设计[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0,28(4): 295-299.

[9] 席 光,卢金铃,祁大同. 混流泵叶轮内部流动的PIV实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0): 53-57.

[10] 杨敏官,陆 胜,高 波,等. 叶片厚度对混流式核主泵叶轮能量性能影响研究[J]. 流体机械,2015,43 (5):28-32.

[11] 王松林,谭 磊,王玉川. 离心泵瞬态空化流动及压力脉动特性[J]. 振动与冲击,2013,32(22): 168-173.

猜你喜欢

混流空泡扬程
导叶式混流泵空化特性优化研究
高比速混流泵叶轮切割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轴流泵装置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特点及应用
低弗劳德数通气超空泡初生及发展演变特性
管路受力诱发高扬程离心泵振动加剧原因分析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LPV的超空泡航行体H∞抗饱和控制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关于正确选择大泵设计扬程的研究
混流装配线第二类平衡问题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