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大行更应支持中小微企业

2016-03-22

环球时报 2016-03-22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金融机构

周俊生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因此,他提出要丰富金融体系,扩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规范互联网金融,通过资本市场发展,通过股权投资,来减少实体经济对杠杆的依赖。

周行长所说的金融机构体系问题,在最近两年的经济运行中有明显表现。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加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并为此连续多次降准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尽管就银行信贷规模来说已经迭创新高,但是中小微企业仍然普遍资金告紧,市场的PPI指数长期在50%这个“荣枯线”之下而不见上升,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不见减轻。与此同时,随着流动性的宽裕,曾经被严格控制的一线城市房价却出现了强劲上升,投机投资资本炒作套利一时兴盛。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炒作之风已经蔓延到了食品市场,直接导致今年2月份的CPI指数出现强劲反弹,达到最近一年多来的新高2.3%,已导致银行储蓄再度陷入负利率。

很显然,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是做得不够的。眼看着中小微企业的困难,中小银行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力雄厚的国有大行则像个旁观者一样,对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政策面上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重任更多地放到中小银行身上,以致国有大行可以将在不断降准之后释放出来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我国的国有银行实力雄厚,通过多年的经营,其营业网点分布于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相对于地方银行,它们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因此,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它们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之下,国有大行更多地被作为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提款机”使用,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则丢给了中小银行。这种市场分布的后果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景,在国家开始控制投资规模的背景下,国有大行释放出来的信贷资金并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只能处于长期的资金饥渴之中,经济运行出现了难以排解的梗阻。

金融体系必须跟上金融发展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除建立更多的多层次金融机构外,更应该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就目前来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要应该体现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而将这个任务完全交给地方银行是不够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目前资本市场持续疲弱而炒作习气难改的背景下,如果继续加大股权投资,而不愿意加大国有大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其结果很可能只是加重目前这种金融体系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稳增长的目标也就难以达到。▲(作者是财经评论员)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实体金融机构
实体钱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The Great Unbanked
重振实体经济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