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2016-03-22编辑谈笑插画叔婆饭投稿邮箱idawuhan2006163com
编辑 谈笑 插画 叔婆饭 投稿邮箱:idawuhan2006@163.com
赵向辉
祁建
陈晓辉
周礼
大城小事
编辑 谈笑 插画 叔婆饭 投稿邮箱:idawuhan2006@163.com
若有所思
享受中年
赵向辉
随着一批批新人到人事处报到,我在单位成了老人儿,混了个算不上干部的科级干部,整天还是忙忙碌碌,同龄的管我叫老赵,年轻人管我叫老师,总之要和“老”沾上边。
自从把女儿送到几百里外的知名中学上高中,我和妻子回到家里就大眼瞪小眼,做饭,吃饭,看电视,聊天,斗嘴,写稿子,显然,没有女儿在身边的日子是枯燥的。
有一天,我对妻子说,既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为什么不享受它呢?妻子说,对啊! 那天下班前几分钟,妻子在微信上和我说,想来一次约会。我说,好啊,6点10分在院门口左侧大槐树下见面,不见不散。
下班铃声响起,我整了整已经好几根白发的短发,来见面地点等候。几分钟后,妻子迈着优雅的步子走来了,那围巾、那大衣,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色彩艳丽,造型别致。
妻子挽起我的手臂问,咱们去哪里?我说,老马号书场听相声如何?妻子说,好了,正好周末,开心一下。
在书场的方桌前坐定,选两样干果,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演出,忽而开怀大笑,忽而击节叫好,不亚于古时逛北京的天桥,真个是放松了身心,回到了人间。
过了几天,我给妻子打电话,晚上请你吃饭吧。于是,我开车把妻子拉到了一家她没去过的私家饭馆,很有格调的那种。妻子很开心,上了菜就开始频频拍照、发微信,惹得很多朋友圈的人围观要来体验。
上个周末,我和妻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深山里去看冰瀑。前些年,有女儿在家,需要照顾她上学,也想过去看冰瀑,不是没时间,就是没机会,这次终于了了心愿。看着远远近近那些晶莹剔透的冰瀑奇观,妻子说她感受到的是幸福,因为我们是在享受中年。
是啊,人到中年是一个必然过程,不承认也不行,既然是必须的,那我们就欣然接受它,尽情享受它,不是很好吗?
味觉记事
烤白薯
祁建
冬季,是吃烤白薯的好季节,童年在北京长大的人,谁又能够忘记那香香的烤白薯呢?烤白薯皮焦里烫,外香里甜,剥开外皮,一股热气直冲,烫得难以上口,非得用嘴吹几下……民国徐霞村的《北平的巷头小吃》,写烤白薯时用了“肥、透、甜”三个字。
记得几十年前的北京,早晨寒风里的大路边,甚至冷风狂飙的城门大门洞里,都是卖烤白薯的。那时卖烤白薯的,往往是用铁皮做个很大的圆形烤炉,在里面涂抹着泥,又在周围安装上一个二层的烤架,中间升上炭火,烤熟了,那香味能够飘出很远,卖烤白薯的主儿吆喝着“烤白薯,热乎的……”烤熟的白薯,外皮似一层薄薄的皮革,瓤烤的焦黄像搅着蜂蜜,吃到嘴里,又热乎,又香,这是当时孩子最爱吃的美食。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写烤白薯,说是饿得跟瘪臭虫似的祥子一样的穷人,和瘦得出了棱的狗,爱在卖烤白薯的挑子旁边转悠,为了吃点儿更便宜的白薯须子。
白薯不贵,产量也比较高,白薯虽然名为“白”,实际分为红瓤和白瓤两种,白瓤汁少发干,适宜煮粥煮饭。红瓤的水分多,熟了之后香甜松软,适宜烤、煮。又名甘薯,番薯,金薯……古时我国古代海南岛原有此物,但品种不理想。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人从吕宋岛带回了优良品种,陆续在福建开始种植,后来引进到山东和河南,北京引进白薯的时间是雍正八年(1730年),种植的地点就是皇家御园圆明园,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量由山东引进,在京郊通县一带推广,种植至今已经有近260年的历史了。由于北京人爱吃白薯,而且烤的时候讲究火候,不知道的人一般会认为白薯是北京的发源地。不过在全国行走之后,北京的烤白薯最讲究。
但凡一个行走于街巷之人,大抵都躲不过这诱惑。一来挡口儿能填饱肚子,二来就是要这似如蜜的感觉。钱钟书对北京的烤白薯并不感冒,曾在《围城》里写道:“偷情就像烤白薯,闻着香,吃起来也不过尔尔”。
城中万象
我们都是“陌生人”
陈晓辉
那天去商场买东西,拿着大包小包出来才发现,外面下起了雨。幸好我的包里有一把遮阳伞,勉强可以撑起来避雨。
回家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撑着伞走在雨中,忽然一辆汽车停在身边,车窗摇下,一个陌生人对着我:“上车捎你一段?”上陌生人的车?陌生人看出了我的犹豫和不安:“我是附近学校的老师,去前面单位办事。”我犹豫一下上了车,收好雨伞说:“谢谢!”
那位载我的好心老师一边开车,一边说:“应该是我谢谢你!谢谢你的信任,实际上我也是鼓足勇气才请你上车的,谢谢你没有拒绝一个陌生人的善意。”
我愕然。什么时候起,接受陌生人的善意也成了珍贵的了?回到家,跟家人说起这次雨中奇遇,家人一致骂我傻:“陌生人的车你也敢上?遇到坏人怎么办?”我悲哀地发现,现在,陌生人几乎成了“坏人”的代名词。
据说有人做过调查,100户居民中,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我相信这个数据的真实性。生活中,有几个人肯让陌生人进自己家里?扪心自问,我也做不到。
怎么会这样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去哪了?
曾经,村子里的大门都敞开着,就算不在家上一把锁,也会把钥匙留给邻居,那种时代一去不返,现在我们的楼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可是人心为什么越来越荒凉?
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呢?我们那些脸颊似春花眼睛似清泉的孩子呢?
看一档娱乐节目,几个孩子被问到会不会跟陌生人说话的问题,孩子们众口一词:“我不会跟陌生人说话,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几个大人一致夸孩子们的聪明:“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我们不仅自己这样看,还把这个想法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生活在一个“不信任”的“危险”世界里。难道,我们给自己孩子的,就是一个这样残酷的世界?
在一个山里旅游,那里的院子都是开放式的,根本没有大门。我留宿的房东告诉我,他明天要早起去田里收红薯,让我走的时候把饭钱压在厨房的碗下面就行:“我们回来就看见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任?
两代之间
母亲的“好记性”
周礼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记性一直很好,很多事情常常只用说一遍,她就能牢牢地记住,并且过一段时间,她还能说得清清楚楚,即便现在母亲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她从未因为健忘而耽误过我的任何事情。
记得上中学那会儿,我时常打电话让母亲给我送东西,有时是换洗的衣服,有时一瓶咸菜,有时是一包花生米……工作后,我也时常让母亲帮我捎一些乡下才有的东西,诸如:竹编、野菜和土鸡蛋等。可以说,凡是我交代的事情,母亲从未忘记过一次。
前些日子,母亲因病住院,我在帮她收拾衣物时,无意中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个笔记本,封面和内页都已发黄,看起来应该有不少年成了。母亲记笔记,这倒是一件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我猜想,这大概是一个账本吧。
带着几分好奇,我打开了那个笔记本,只见里面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符号,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月亮……
每个符号的旁边还附有日期,足足有二三十页厚。我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上面到底记录的是什么。
到了医院,我将母亲安顿好,然后坐在一旁陪她聊天。我问母亲:“妈,您老什么时候学会记笔记了?够时髦的啊!”
母亲听后疑惑地说:“什么笔记?你别拿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来考我这个老太婆,我不懂的。”
经我提醒,她说:“就那本子呀,都是你从小到大叮嘱我做的事情。你知道,你妈没上过学,记性也不好,每天的农活又多,时常忘记这忘记那。有一次,大概你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吧,你让我给你买一套三角板和直尺,结果我忘了,害得你被老师罚站了一节课。从那以后,为了记住一些事情,我特意买了一个笔记本,把你叮嘱的事画在本子上,提醒自己。”
听了母亲的诉说,我的眼里溢满了泪水。我完全没有料到母亲的好记性竟是这样得来的,想想以前母亲交代我的事情,几乎十件有九件都忘了。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感到既温暖又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