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去”深造

2016-03-22杜娟

WTO经济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走出去承包商责任

"在肯尼亚有400多家中国公司,其中60%从事基础设施和建筑相关行业,在当地很难招到合适、称职的员工,而如果从中国招聘一位员工派到肯尼亚,要比在当地招一个相同工种的员工贵6倍。另一方面肯尼亚本国失业率高达近50%,未来10-15年,肯尼亚仍需培养50万以上建筑劳工和技工来满足本国基建和房建的需要”。

“在阿尔及利亚,中国企业修建了很多酒店、道路以及住宅,但如果要问阿尔及利亚人了解中国企业吗?他们多半会这样回答:不太了解,因为他们总是待在房子里”。

这是本刊记者近日了解到的两个来自非洲一线的信息。前者来自肯尼亚SACE基金会项目经理陆璟皓带来的调查,后者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网络中国项目主任鲁德福在阿尔及利亚的见闻。

对于这样的信息,企业做出的解读以及对解决方案的寻找,都指向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与承担。

应该说,“出海”多年的中国企业,已越来越多地将社会责任作为“常规言行”。循着两年前本刊总结的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的五大特点、推进社会责任建设的六大行为模式,以及企业提升责任竞争优势的对策分析(《“走出去”——中国企业的全球责任》2012年第11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正面临新的机遇,也迫切地寻找着与当地实现更深度融合的解决方案。

新的机遇

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无疑正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描绘了亚太未来伙伴关系的发展蓝图,中国新近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动互联互通,中国经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强大的外汇储备支持,使得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成为必然趋势。

在日益高涨的“出海”热情下,9月初,商务部公告称,今年10月6日起,据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一些涉及敏感国家或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未来中企境外投资都将采取备案制,商务部不再对其进行核准。

在当前对外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和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同时,对于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企业也有了新的要求与期待。

新一轮的全球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主体、不同贸易主体、不同企业主体,都应该本着增进可持续发展共识,提倡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对话、弥合分歧、减少贸易摩擦。“国际竞争已经从价格、质量竞争走向责任竞争,这个历史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认识到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迟长海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三十年发展中得到的体会。

2013年2月28日,中国商务部召开“中国企业走出去履行社会责任”专题新闻发布会,与环保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这是政府部门首次对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方向性指导,也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建立海外中企成长为全球企业公民的规范性支持。

日前商务部也明确表示,在境外投资管理方面,将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和规范:敦促企业遵守境内外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环境、劳工保护、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与当地的融合;支持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发展,发挥其服务、规范境外中资企业的作用。

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热潮为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进阶提供了机遇。在迎接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公平、进步为目标的新一轮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如果能以更加长远的战略塑造自身在全球经济链条中扮演的角色,以更多的行动和系统、创新的解决方案,努力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价值目标,其影响和启示意义将比资金、技术的贡献更有价值。

这是真正融进去,与当地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企业从不太成熟的跨国公司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企业公民新典范的成长过程。

更务实的专业服务机制

尽快提升社会责任建设水平,丰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模式,增强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协调、引导,同样还需要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业伙伴、社会机构等组织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行业组织,正在加快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专业服务机制。

为了引导和帮助中国对外矿业投资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2014年10月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对外矿业投资行业社会责任指引》。《指引》设置了组织治理、公平运营实践、供应链管理、人权、劳工实践、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社区参与8项社会责任议题,并就各项议题的重点内容及具体落实的方法、措施和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据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联络部李甜甜介绍,针对这8项议题,商会还将分议题地推出可操作的手册。同时商会还准备编制负责任的矿产供应链指南及矿产供应链的认证系统,正在开发社会责任管理的在线系统,希望借此提升行业社会责任的水平。

非洲是中国国际承包商的传统市场,也是中国国际承包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区域的本土化经营的意识和能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以下简称“承包商会”)2013年年初开展了“中国国际承包商非洲本土化实践调查”项目。由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中国国际承包商非洲本土化实践调查报告》,从意识、机构、员工、经营网络和社区本土化这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了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本土化发展现状,给中国国际承包商海外本土化运营方面更多启示,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海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让国内外利益相关方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中国国际承包商海外运营本土化的战略,认识到他们在本土化经营方面正在做出的努力与现阶段已经取得的进步,增强对中国国际承包商的信任与信心。

提升企业的履责能力很大程度上是要提升人的能力,尤其是专职工作人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以及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是企业切实的需要。

2014年8月14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举办了“中国国际承包商CSR实践网络交流会”。这是中国国际承包商CSR实践网络(CHINCA CSR NETWORK)成立仪式暨第一次活动。由中国承包工程企业中专职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人员组成,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研讨交流、专题调研和培训等方式,学习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前沿理念和管理方法,分享行业内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态和经验,开展对外推介、对外交流、公共关系等活动,提升各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水平,从而逐渐带动整个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能力的提升。

责任竞争力的创新思维

作为能够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是负责任经济全球化的责无旁贷者。其核心的要义,在于要真正倾听当地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并以适应当地特点的方式解决当地的问题。

面对文章开篇提到的肯尼亚的问题,肯尼亚SACE基金会接下来所做的是去了解肯尼亚的人才建设管道以及寻找愿意参与的中国企业。“很可喜的是,我们找到了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它们在肯尼亚正好有这个需求”。陆璟皓表示,经过充分沟通,最终达成的合作项目是,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和师资力量,以肯尼亚教师培训学院为载体,一起做一个肯尼亚政府所赞许的培训机制。“这样的好处是什么?首先中国公司获得了可靠的员工,培训学校虽然现在还没有盈利,但是有收入的。政府也非常愿意去支持。而且这样的项目还是可以复制的,在接下来三到五年内,可以扩张推广”。

“履行社会责任,捐赠不是上策,企业更需要从自身竞争优势中寻找与当地社会利益的共同点”,陆璟皓如是总结。

这也是本刊提出并一直倡导的企业责任竞争力,即企业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根本目标是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企业的决策和活动都能力求做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作为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华为对以往面向人人有连接的数字鸿沟进行了重新定义:面向人人有宽带,并能够基于持续提升的带宽享用更加丰富的内容与应用。在全球化运营的过程中,华为正在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共享、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高山王国”尼泊尔的通信运营商长时间苦于普通基站施工难度太大、工期长、建站成本高等问题,无法更好地普及通讯覆盖。当地居民电话都不能正常接通,更不用说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华为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协助运营商在当地采用SingleSite一体化建站的方式,部署了一体化农村站的解决方案。通过小功率室外基站和太阳能供电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站点的建设成本,有效降低了基站对市电的依赖,快速帮助当地实现信号覆盖。截止到2013年底,华为已经在尼泊尔西部三个偏远山区中西区、西部、远西区开通了2G信号,覆盖了当地800多万人口。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华为已经开始用2G+3G解决方案对中部和东部地区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便捷的通信服务,为尼泊尔人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全联接生活。

相较于了解当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寻找解决方案,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智慧和远见。这种远见体现在真正“扎根”下去,而不只是为了获取资源和销售的市场。

东方文化的融合

“笃诚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品质至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被翻译成英文,成为中国建筑《十典九章》定下的中国建筑全球性的行为规范。

这体现的是中国企业跨文化融合能力的提升。

数量庞大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带去的不仅仅是技术、资金,也带去了与东道国不尽相同的理念和文化。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伴生的是中国文化更加全面地走向世界,同时通过跨文化的融合,将构建起一种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普适价值观。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交流合作,争取国际话语权。在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外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的同时,还要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土的社会责任思想“带着走出去”,这既是增加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其本身也是中国对世界社会责任思想的积极贡献。

9月中旬,在柏林召开的对外投资峰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铝业公司代表作为特邀嘉宾作了中心发言,介绍了公司将ISO 26000 融入管理,用于实践的经验。中铝公司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应用被确定为“中铝模式”,入选“2014年世界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这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就社会责任主题与国际进行的交流。希望未来在重要国际会议和相关国际场合,能更多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就相关社会责任主题阐述来自东方的智慧,这将有助于共同打造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沟通能力的提升

中国企业为什么“总是待在房子里”?在鲁德福看来,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不善于“走出去”沟通,而由此造成的不了解、不信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对于跨国经营的公司来说,与当地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有特别的意义:提升透明度,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加深彼此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他们对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期待,从而在此方面有更好作为,巩固在当地的发展。

作为较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摆脱了单纯的以公益活动拉近社区关系的思路,而是对社区关系进行了常态化管理。通过建立组织体系、完善沟通渠道以及社区议题分析,从公司内部建立起了推动社区发展的管理机制,将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发展纳入了公司日常管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王文海特别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社区信任指数,“我们每年开展‘社区感知调研,通过对意见领袖和社区的调查来倾听社区声音,形成‘社区信任指数。通过分析指数变化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改进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企业需要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披露,与东道主之间、社区之间的利益相关方建立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鲁德福说,这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愿讲,不会讲,讲得晚,主动性不够,影响力不强”的现状正在改变。

根据本刊的调查,截至目前,共有7家企业发布了11份海外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很多“走出去”企业也在总部社会责任报告中以专题方式披露企业在海外运营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为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履行国际社会责任提供了重要线索。

不过报告的数量相较于“走出去”企业的数量可谓凤毛麟角。从沟通的意愿、方式、技巧到责任品牌的树立,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鲁德福更多看到的是机会。在中国工作十多年后,鲁德福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北非阿尔及利亚,作为GIZ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网络中国项目主任,其目标正是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并融入当地。据介绍,其项目接下来要做的有三项工作: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培训,包括国外的文化、法律体系、利益相关方期望等;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网站,分享海外投资企业的优秀实践,供更多企业参考、学习,共同提高。

关注中非关系的社会企业“中南屋”的发起人黄泓翔也对本刊记者说,“相信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这也将是我们共同发展的机会。”

编辑 杜娟

猜你喜欢

走出去承包商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期望嘱托责任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