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分析
2016-03-22李文涛
李文涛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是非常适合的,这可以使数学知识具体化、简易化、真实化,促使数学更贴近小学生,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感受数学,逐步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验证这一点,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说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的,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轻松、自然、愉悦地学习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小学生自身数学水平。
一、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实践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认知能力不强,使得小学生难以对数学这门较抽象的知识予以理解。而通过小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将数学通过生活案例或生活情境呈现,促使数学教学以小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程度展开,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利用了数学知识,这使得生活与数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涵盖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来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可以使数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惧感和不理解,促使小学生逐步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知识水平。例如在进行表内除法课程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将小学生分为四组,分给每组一定数量的饼干,让每组组长根据自己小组成员数公平、合理地分配饼干,如若不能平均分配,让每组成员讨论公平分配饼干的方法。此种情况下,小学生容易在分配饼干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表内除法知识,促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数学知识。所以,基于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基于实际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让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解答数学习题是验证小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数学问题解答中,数学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出发,合理设置生活化的数学问题,降低数学问题逻辑性的同时,增加数学问题的趣味性、理解性,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解答,为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创造条件。例如,在检测小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圆知识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小猪推圆形车轮与小熊推方形车轮比赛的动漫。在小学生观看完动漫之后,教师让小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猪推圆形车轮比较快?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圆的?因为多媒体视频中动漫的播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兴趣引导下,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再次回顾和学习圆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实际生活,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同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性兴趣,愉悦且轻松地学习和温习数学知识。
三、基于实际生活,在教学中还原生活原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还原生活原型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的表现,此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呈现,可以营造轻松、自由、无压力的教学氛围,促使小学生很快地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轻松、自由、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这对于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原生活原型呢?首先,数学教师应当从小学生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中,发现和收集存在的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将其记录。其次,教师应当对所收集的生活原型进行分析,了解生活原型中数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呈现的手段等。再次,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及生活原型,制定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还原生活原型,让小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最后,正确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按照生活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促使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原生活原型,引出数学知识,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小学生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数学知识水平。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抚宁县长白学校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