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标准化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实践

2016-03-22李爱国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标准化高速公路工程

李爱国

导语:

2015年12月28日,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交通运输部党校召开。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作了题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这五年,我国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为我国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2015年末,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7918”国高网基本建成。“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5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6倍,再创历史新高,为稳增长、扩内需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些辉煌的成就中,笔者认为“十 二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全面推行的施工标准化要求,对于提高高速公路实体质量和外观品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施工标准化理念的提出

我国的国家标准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该定义的含义为: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基本作用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促进技术合作。

为了规范公路施工行为,提高公路建设品质,2010年8月,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在这次会议上,公路建设领域施工标准化的理念和要求被正式提出。正是这个全新的理念,指明了公路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

施工标准化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实践

探索阶段(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

交通运输部提出“五化”要求后,把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作为转变公路发展方式、促进公路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力地推进了施工标准化的发展。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对“五化”要求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以现代工程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工程品质为目标,以施工标准化为着力点,把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深入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作为公路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选定示范项目,周密部署安排,召开动员会、现场会进行布置,组织多层次宣贯、培训和交流考察,总结观摩交流,推广试点经验,在各地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各地以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为抓手,把“五化”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提高。一是贯彻人本化核心理念,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二是推进项目管理专业化,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三是深化施工标准化内涵,促进工程管理转变;四是突出信息化管理效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五是秉承精细化管理目标,做实优质工程。

这一阶段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做法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着力构建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强力推进施工标准化工作;抓好源头,精心设计,夯实施工标准化工作基础;改进手段,创新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工程管理水平;加大培训,强化考核,确保施工标准化取得实效。

推广阶段(2012年6月至今)

2012年6月28日,全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现场会在陕西召开。交通运输部和陕西省相关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新疆建设兵团交通局,各省市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建设单位,部分行业协会的领导、代表及各级媒体记者约240人参加了会议。陕西、福建、新疆、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辽宁、河北、江西、湖北省以及中铁十二局相关建设单位代表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参会代表还参观了陕西省西商、西铜、铜黄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现场。

会议认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施工标准化成效显著,实现了多个转变,表现在:贯彻“五化”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施工组织由简单粗放向精细科学转变,工地环境由散乱不整向集约文明转变,员工素质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工程品质由重视实体向内实外美转变。

施工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管理体系要求

为了达到施工标准化要求,必须要有严谨规范的制度体系。施工企业应建立非常严谨规范、系统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做到项目策划科学、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结构严谨。从项目经理部的组建,到专业化施工队伍的选择,必须做到体制合理、高效运转,施工与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分工明确。

场站建设要求

施工企业驻地建设必须满足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应科学、合理、实用、高效;办公、生活环境应干净、卫生,布置规划整齐、合理;主要规章制度和图表的内容、制作标准应符合要求。

各类拌和站建设前应进行临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经评审与批复后再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组织施工。要求拌和站无扬尘、无泥泞、材料无污染。场内道路、场地排水畅通,生产、生活污水应处理后排放。

工地实验室建设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工地实验室标准化指南》进行建设。在施工自检、监理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向省厅质量监督站申请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各类试验检测工作。

主要材料要求

施工标准化必须切实提高各类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钢筋、沥青指标不稳定,碎石材料单粒级级配范围不符合要求,软弱颗粒含量超标,粉尘含量超标,尽管不足以使公路结构物很快就出现病害,但至少会影响使用寿命。在我国,有些项目的材料混装、混堆、混用现象仍然存在。

施工标准化要求各类材料按照不同粒径分开进场,分类搭棚堆放,避免混料,以利于施工时精准掺配。基质沥青、改性沥青集中招标,并对改性沥青加工厂的规模等进行强制要求。纤维材料的品牌通过室内外试验,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生产拌和前,对原材料天然含水量进行实测,确保混合料质量。

各类材料技术质量指标不仅要满足规范的要求,部分关键指标(如SMA路面碎石的压碎值指标等)应尽可能提高。在材料管理方面,应做到不污染、不混仓,规范堆放。

设备组合要求

施工标准化反映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进行强制性要求,在《施工招标文件》中,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期与质量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机械设备提出强制性要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强制性要求》要求投标人予以响应,对大型设备进场前予以考察;施工设备进场前,对施工单位投标书中的设备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路面工程,应要求同一标段的沥青拌和设备以及同一作业面的摊铺设备和压实设备型号、性能一致。

施工工艺要求

针对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机制砂、碎石加工工艺的改进,混合料碾压工艺优化,粘层油、同步碎石封层的洒布,ATB施工离析等),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推行先进的工艺。

施工组织要求

按照交通运输部“五化”总体要求,以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标准化为例,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1)合理安排招标时间。针对以往有些建设项目中路基、路面施工招标时间不合理,导致路面施工单位进场晚、任务重、施工过程中仓促应战,最终路面施工质量不高的现象,建设单位必须合理安排路面工程招标时间。可以把建设项目的路基、桥隧、绿化工程与路面、交安、机电、房建、沥青供货等分两批招标。在第一批工程总量进展到三分之一时,就立即组织路面工程施工招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路面施工单位可以早进场、早筹备,使相应的材料采备、技术准备、设计优化等工作可以从容展开,为路面大面积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材料精细化管理。碎石加工采用干法除尘或循环水洗,降低粉尘含量,确保碎石表面清洁,提高与沥青的粘附性。石料生产厂家振动筛的筛孔与沥青拌和楼振动筛的应尽量一致。驻碎石加工厂试验检测人员和监理人员要加强源头监管,每天对碎石进行筛分,严格控制碎石材料规格和单粒级级配。有针对性地提高原材料、混合料技术指标,如压碎值、磨耗值、针片状含量等。

(3)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对于重要的单项工程、重要工序、关键施工环节均采用“首件工程认可制”。首件工程结束后,承包人应编制首件工程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缺陷分析及采取的整改措施、检测数据、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和质量责任人等。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或大面积施工。

相关综合要求

(1)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施工企业员工应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把打造优质精品工程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员工与企业一条心。

(2)不折不扣的执行意识。制度的落实首先从项目经理再到班组员工,都应具备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严格按照流程做好每道工序。

(3)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施工中坚决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理念,想尽一切办法杜绝浪费,让“不返工就是最大的节约”理念植入每个员工的头脑。

(4)始终如一的不懈坚持。反对虎头蛇尾,从开工到施工结束,想尽一切办法去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改善环境。采用成立科研小组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的持续研究,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QM(全员质量管理)等。

(5)切合实际的培训机制。要高度重视各类培训,制定《施工标准化操作手册》。新员工从入职开始,项目部应根据岗位要求为其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精神、道德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在日后的工作中应根据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其他技能进行培训拓展。同时,对于项目管理人员应进行轮岗来提升综合素质,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同时在轮职的过程中通过考察来挖掘人才。

(6)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项目实践中,应想尽办法吸纳同行业的精华,再与本项目实际相结合,创造自己的东西。学习吸纳先进的管理理论,形成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

施工标准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些刚刚通车不久就封闭维修的工程实例说明,要按期建成一条高速公路并不困难,而要建成一条经久耐用、品质优良的高速公路则需要经过各方艰辛的努力。在落实“五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务实高效推进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建设优质工程。在推进方式上,不能没有示范引领,也不能仅停留在试点层面;在标准制定上,不能没有要求,也不能简单搞一刀切;在工地建设上,不能只搞面子工程,也不能忽视文明工地形象;在经费投入上,不能奢侈浪费,也不能舍不得投入。

不断深化认识

树立先进理念统领公路建设,是推进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的重要前提;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工作成效,是推进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标准化体系统一施工规范,是推进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的制度保障;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技术支撑,是推进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打造高素质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是推进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的可靠保证。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施工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将施工标准化理念贯穿到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工作中。

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建立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教育与培训。研究建立起激励机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将从事施工标准化工作的业绩与技术职称评定、个人荣誉及待遇挂钩,吸引优秀专业人才从事施工标准化工作。

落实费用投入

作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将施工标准化的投入经费纳入概预算费用中,激励企业加大施工标准化费用投入。

正确辨别真伪

纵观我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的诸多实践,在施工标准化推进过程中,还应做到“三个反对”和“三个提倡”。

按照我国公路建设程序和职能划分,施工标准化的管理主体是建设单位,监督单位是各级监理机构,实施主体是施工单位。三者只有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建设合力,生产出高质量的、耐久的道路产品。

(1)施工标准化反对“高高在上”。实践表明,对于建设单位,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做到指挥有方,考虑周全;必须依法依规,从业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严格执行标准,坚决反对下发的指令不接地气,盲目提高标准、硬性摊派。

(2)施工标准化反对“口是心非”。一些施工企业在投标前期对施工标准化的要求积极响应,信誓旦旦,坚决执行;而在进场后的实施阶段却消极对抗,言而无信,毫不落实。

(3)施工标准化反对“纸上谈兵”。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中,机构健全,内容全面,措施得力;而施工现场组织松散,以点带面,行动迟缓。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中喜欢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涉及内在质量、结构安全和投入巨大的方面则“蜻蜓点水”,蒙混 过关。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让施工标准化的制度落地生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倡“表里如一”。 施工标准化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无论是文明工地建设、机构设置、队伍管理、工艺方法、质量标准等,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内外统筹、内外兼顾。

(2)提倡“埋头苦干”。 施工标准化不只是要求,更是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公路建设中施工标准化的真实写照和基本要求。

(3)提倡“脚踏实地”。 施工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优秀的施工队伍和人员,把合格的原材料通过优良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变成合格耐久的公路产品。

施工标准化展望

2014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经过3年努力,我国基本建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司其职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综合运输、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系统完善,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显著增强,标准与科技研发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对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意见》强调,应继续推进公路施工标准化等工作,加大科技计划对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形成标准。在加快推进“四个交通”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交通运输施工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施工标准化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重要手段。十八大以后,交通运输行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施工标准化放到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高度来看待和对待,它是规范我们的行为、引领我们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评价我们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行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2)施工标准化是实现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坚持标准引领,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当前,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已到了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节点,要通过施工标准化,提高交通工程建设水平,有力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3)施工标准化是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变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综合效益、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必须加快推进施工标准化,支撑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建设。

(4)施工标准化是遏制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取得优良成绩的重要保障。大量的事实和教训表明,公路建设期埋下的质量隐患,必将为公路安全运营带来无穷的后患,轻则年年修补,一补再补,重则隧塌桥断,车毁人亡。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核心是始终坚持规范施工,不留质量隐患,内实外美。

2015年11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高速公路项目交工检测和竣工鉴定质量不符合项清单的通知》。文件规定,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交工质量检测工作中,发现存在《高速公路项目交工检测质量不符合项清单》所列任一情况的,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相应合同段的交工质量检测意见不得为合格。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中,发现存在《高速公路项目竣工鉴定质量不符合项清单》所列任一情况的,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相应合同段的竣工质量鉴定等级不得评为优良,其工程质量鉴定得分超出75分的按75分计。对清单所列各项指标,应在交工质量检测、竣工质量复测工作中进行实测。

面对国家层面如此严格的硬性要求,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坚持施工标准化,确保工程质量。

结语

尽管我国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起步晚、基础差,但是,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五化”要求和在现代工程管理的引领下,我国以施工标准化为着力点,以精细化管理为关键,以先进科技手段为支撑,以高素质管理团队为保障,在全国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新高潮,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标准,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制度体系,达到了“施工组织规范,施工工艺先进,工地建设文明,生产作业集约,建设成本降低,工程品质提升”的目标要求。

路容路貌和工地现场整洁有序,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实体工程内实外美,施工人员士气高昂,充分体现了现代施工管理“五化”要求和施工标准化活动的成果。落实“五化”管理要求带来了公路产品的升级,诸多品质优良、安全可靠、路景和谐的高速公路连通四方,人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

进入“十三五”,面对新的更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将施工标准化的意识和成果贯穿到公路项目建设的各个施工环节,为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推进标准化战略,加速我国由“交通运输大国”向“交通运输强国”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进程,为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标准化高速公路工程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子午工程
高速公路与PPP
交通运输标准化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