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下的课堂构建
2016-03-22袁干斌
袁干斌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学的本领。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其根本出发点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课堂,体现出来的生命律动,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其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一、引导儿童在语文学习中凸现自我
叶圣陶先生曾说:“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但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课堂学习的主体——儿童的观察和关注。他们学了什么,怎样学的,又学到了什么?……而唯有带着这样一种视角的老师,才能建立一种以儿童的“学习需要”为前提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即:教前寻找合适的“学习起点”;教中关注即时的“学习状态”;教后评价达成的“学习效果”。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儿童在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切身感受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跳跃和生长,获得一种生命拔节的快感。
其实,好的语文课,并非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也许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但正是在这些“磕碰”和“跌撞”中,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而才有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他们经历学习过程,收获成功经验。因此有人说,语文教学,抑或所有的教学,只有当学生出现学习障碍时,才是真正教学的开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理智也告诉我们,当我们眼中有儿童,就会对一些“太过完美”的课堂给予更多的审视和防范。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种“艳丽妩媚”“流光溢彩”的展示,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表演。这样的课堂,因其忽视儿童主体的凸现,而缺少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本色回归,缺少应该留给学生的大块的静思默想、读写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课堂,也最终因其缺乏儿童实践和尝试的自由而渐渐远离语文教育的本意。
二、引导儿童在亲历过程中主动发展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但在现实中,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常常是说教的,总是把所谓的知识、技巧灌输给儿童,而不顾及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与否。殊不知,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儿童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唯有在亲历言语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实证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师应为他们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不断走近教材,把感受文本、品味语言、内化文本、迁移运用等融于听说读写之中。这样,学生才会扎扎实实地在课堂学习实践中,在本色语文的教学回归中习得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儿童富有探索精神,是世界的发现者。作为教师所要做的,其实就是善于启发和等待,创设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在无拘无束、平等自由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亲近文本、咀嚼涵咏、潜心体会,进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生成智慧。这样的课堂,儿童是自身发展的主人,应有足够的时间去聆听、思考、交流、探讨甚至争论。简单而又实在地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着“听、说、读、写”。而教师只是话题的发起者,对话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不是以知识的接受为教学活动的终点,语文的“味道”也不再仅仅是内容的叠加和传递。这样的课堂,因注重儿童的切身参与,而使学习活动始终基于文本之中,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在言语之间穿行,让每一次语文实践活动都成为学生发展中的驿站。
三、引导儿童在平等对话中分享课堂
语文课堂理应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活力、智慧和变化的场所。作为教师,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熏陶、语文真智的引领,把他们带入有利于其心智成长的自由天地;作为学生,也不是为了学教材,而是在自主、协作、创造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奠定自我的精神与文化的根基。这一场所,须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创设。这样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分享体验,和谐共生。
正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的那样:“如果能给儿童布置个极其适当的环境,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且使儿童也忘记了我是个教师,只觉得我是他们的环境之中的一个同情的互助的伴侣,这才是今后所需要的教育者。”如此,师生之间呈现的,才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一种神契心融的会意,一种直剖心迹的坦诚……他们彼此关切,关切到对方现实生活的处境,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和感受;他们彼此给予,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回应,包括肯定、赞许、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彼此真诚、情真意切、真心实意地希望对方进步、成长和幸福。
而判断课堂的主要标准恰恰就是:每个儿童的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最大限度而又最迅捷的满足与转化。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与文本对话、教师对话的权利。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并着力构建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引发认知冲突,产生理智挑战。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思维才是活跃的,身心才是愉悦的,情意也才是自由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真正具备了生命的意义,也才真正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命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