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材料呈现 提高实验效率
2016-03-22奚峰许亮
奚峰 许亮
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合适的材料是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它的有效选择与合理组织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探究过程,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实验材料的呈现,以此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一、提供“少而精”的实验材料
科学探究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确保学生“有米可炊”。但足够的实验材料并不意味每个学生必须人手一份,教师应确保所提供的材料在探究活动中都能发挥关键作用。为此,提供的实验材料应“少而精”,避免过多的材料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降低探究效率。
如《研究透镜》导入环节,A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分别放上勺子、筷子、铅笔等物体,让学生观察烧杯中物体发生的变化。观察结束,学生围绕几种材料分别将观察到的现象逐一汇报。最后,教师归纳汇总学生的观察结果。同样的导入环节,B教师在烧杯中仅放了一把勺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烧杯中勺子发生的变化,学生同样一个不落地发现了勺子的变化。
很显然,B教师的设计充分遵循了材料的“少而精”原则,保证了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同时节约了课堂时间。
二、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及分析获取科学认知,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在提供实验材料时,应力求材料的生活性、典型性、启发性,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如《把固体放到水里》,为让学生建立“沉浮”概念,教师可以准备三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提供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发现物体的这些特点与沉浮没有关系,由此他们不再认为所有轻的物体都浮了;第二组提供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第三组提供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沉、轻的浮。通过提供上述三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学生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深入思维,获得比较完整的认知表象,建立起清晰、科学的“沉浮”概念。
三、把握实验材料呈现过程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呈现,还需教师精心设计、组织。教师因时、因地,恰当、灵活、有结构地呈现实验材料,可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实验成功率。
1.实验材料呈现时机需要恰当
实验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材料呈现过早,学生还没听清楚研究内容、活动要求就急于动手操作;材料呈现过晚,学生专注于实验材料本身,易引发科学探究活动的“本末倒置”。适时地向学生呈现实验材料,能保证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材料,同时教师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保证各个实验顺利开展。
如《昼夜交替》一课,让学生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需要使用地球仪。A教师课前将地球仪放到了实验桌上,当学生进入实验室,目光立刻被地球仪吸引住了。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伸手去触摸地球仪,甚至转动地球仪。教师的讲课在继续,学生的注意力却依然停留在地球仪上,时不时偷偷地摸两下,和同桌轻声讨论看到的景象,压根儿没关注教师的讲课内容。B教师在实验开始时给学生发放地球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始终专注于研究地球仪是个什么东西上,忘记了地球仪仅是用以实验的“道具”。C教师提前五分钟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先让学生看看、摸摸、转转、议议地球仪,随后对地球仪作进一步介绍,让学生对地球仪有感性认知。实验时,地球仪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学生能集中精力观察实验现象。
像地球仪这类实验材料学生平时接触甚少,很容易对实验材料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如果呈现时机不恰当,往往会将实验材料由研究“道具”变为研究“对象”。显然,C教师充分把握了实验材料的呈现时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材料呈现方式可以灵活
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的材料可在实验时由教师发放;有的需要提前分装标号,待实验时由学生有序取材进行操作;有的需要事先放在隐蔽的地方不让学生发现,待实验时才给学生呈现;有的需要尽早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材料提前认知、构建,确保课堂上能合理利用材料进行深入探究。
如《热空气和冷空气》,让学生认知空气受热后的变化,教师时常会用热水给烧瓶中空气加热,观察瓶口气球的变化。为防止学生打翻热水瓶引发意外,教师会将热水瓶放置在学生接触不到的地方,只有当实验开始时教师才为学生提供热水,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3.实验材料呈现顺序应有结构
材料有结构的呈现始终牵制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使学生的思维伴随着对材料的操作不断推进。教师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和组合,按顺序分阶段、分层次、有结构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一开始只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分别标上“1”和“2”的小烧杯、大小不同马铃薯两个、毛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需要通过加热两杯水发现两杯水的不同,教师让学生从实验桌里拿出放有滴管、木夹、铁片、蜡烛、火柴等材料的小盆展开探究。最后,当学生提出要验证2号杯里究竟是盐水、糖水,还是味精水等等可能性时,教师再为学生提供盐、糖、味精以及搅拌棒、勺子,让学生继续探究马铃薯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在以上实验中,每组材料之间都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发现。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关注实验材料的呈现,从呈现材料的数量、内容、过程三方面入手,适量、有结构、灵活地向学生呈现实验材料,切实提高科学实验效率,将有利于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认知,提高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