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动手能力的策略
2016-03-22丁建伟
丁建伟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为了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程,此课程的设立,目的是希望孩子在寓教于乐当中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但是在当前科学实验课的进行当中,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导致了科学实验课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造成了小学实验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方式的现状
(一)实验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实验指导过细
科学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科学实验课中,部分教师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的内容,将孩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的器具准备得过于完备,孩子的实验过程过于顺畅,孩子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就能够完成实验。虽然实验进行得很顺利,但是整个课程的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孩子进行准备和操作的全过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好多老师过细的指导,使得学生只是感受到了实验的结果,对于过程的理解却不透彻,这种方式,对于教学来说,效用是极其低下的。
(二)教师过多地干涉实验过程
众所周知,爱迪生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灯泡。在学生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常常会对于学生的失败案例,给予直接帮助,学生实验失败后,老师直接帮助学生操作,使其达到最终的效果,却不是给予学生指出问题的所在,让学生自己进行更正,从而继续实验直到实验成功,虽然这种方式加快了教学的速度,但是却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乐趣,以及发现问题的可能,学生无法享受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打击其积极性。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干涉实验过程对于学生实验课的进行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实验现象和结论
科学实验的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习到本次教学内容的最终结论,而是希望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结论的原理所在,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强化学生的实验现象,对于过程的原理讲解较少,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其实和在理论课上得到的知识相差不多。
二、提高科学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设疑激趣,营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当中。首先给予学生一个问题,引发其思考,然后使得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兴趣。以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空气在哪里》一课为例,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问学生谁知道“空间在哪里”,在学生们的回答中,对每一个回答者都给予肯定,并且提问学生是在空间中怎么存在的,并且要求做出解释。然后做一个实验,来向学生证明空气的存在性。准备好一个盆,水和一个杯子,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性,以及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做一个实验,将空杯子倒置在水中,水平下降,则可以看到水位在上升,那么水没有多,多出来的体积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将水原来的位置给占据了,所以水会上升。对于空气这种讲起来相对抽象的事物来说,对学生的起初讲解一定要生动有趣,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课程之后的内容。
(二)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方向
科学实验教学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让学生在实验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发现意识,并且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过多地参与,而是要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并提高其能力。像《空气在哪里》一文,老师只要给学生一个开端就可以了,之后的想象留给学生,在做完水和杯子的实验后,要帮助学生们发挥想象,让学生自己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果学生想不出来,也不要进行直接的讲述,要进行学生思想的引导,比如气球、风等等。所以,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不是仅仅让孩子学到东西,而是使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或是思考得到东西,这才是学生上科学实验课的最重要意义。
(三)完善教学素材,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空间
学生的一节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肯定不是一两个例子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准备好较多的实验器材,统一放在教室内,让学生自己选择有用的器材进行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仍以《空气在哪里》为例,在进行空气的探索和证明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教室内可以证明的器具,并且一一地示范。分成几个科研小组,将各个方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总结,分别归类。写下自己小组一共有几种方式可以证明,并写下大致的证明过程以及实验操作过程。空气无处不在,证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不断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引发自我思考,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并且亲自做实验。这样就达到既提高学生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科学实验课真正具有实际教学意义。
(四)加强科学实验课的交流互动
加强科学实验课的交流互动,不只是进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趣味性和深刻性。然而最深刻的记忆来自于学生自我知识发现的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在科学实验课上,分好的小组要进行互相辩论(以《空气在哪里为例》)。对于对方或是其他小组实验的质疑和确认,若是证明的结果正确,则可以进行其实验不足之处的辩论。总之,就是在对方或是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或是条件上进行假设,制造问题,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样下来,学生在这一堂科学实验课当中,就经历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验证、问题的否定、问题的修正等等众多环节,而且都是学生亲自经历的,这种状态下学生所得到的知识是牢靠的、深刻的。
三、结语
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问题,论证问题,肯定问题,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当前学校关于科学实验课的课时安排问题,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等等原因,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结果没有能够到达预期的效果。这是我国在小学生科学实验课教学当中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希望在之后的小学生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当中,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