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一梦
2016-03-21黄小俊
黄小俊
10年前,我报名参加湖北省选调生招考后,人生道路从此和同龄人有了许多不同。当初,从事新闻工作并获得过山东省新闻奖金奖、特等奖的我,觉得实干或许会比呐喊更畅快淋漓,便来到了湖北。但一时的豪情壮志与真实的乡镇,差异巨大。不记得自己是从哪天起开始无怨无悔的,但真正让我改变的,是自己总结的“三无主义”。
“无拘无束的放养。”岗前培训期间,2006届选调生成立了党总支,并选了我们5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专门成立了编辑部,编发《选调之声》小报。除了重大报道由省委组织部审核,其他都是我们这些“主编”“副主编”说了算。我们发动全体选调生投稿,课后熬夜编辑排版,在10天的培训时间里居然图文并茂地编发了9期报纸,每期4版。也就是在10天的时间里,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之下,文艺骨干们自己筹备了一台相当有水平的文艺汇演,体育健将们组织了多场体育活动……记得培训的第3天,襄阳带队的组织部负责同志居然可以叫出全市100名选调生的名字,用心之深可见一斑。这些看似无心的放养,让我们积极性暴涨,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学生到选调生的转变。
“无穷无尽的锻炼。”基层人手少大学生更少,大家对选调生的期望值很高,各项工作都让我尝试。在办事处,我接待上访、编写简报、筹备社区晚会、走访棚户区;在区委宣传部,我报道新农村建设,从山药地到沼气池,从农家乐到养殖场,把樊城区的两个涉农办事处跑了个遍。在市委组织部跟班学习时,综干科长把他的电脑和办公桌都让给我,自己躲到门口的破桌子上坐着,扔下一句话:“坐在这个座位上,我会的你都得会!”在他的指导下,我撰写的《襄阳推团职军转干部积分选岗制》信息,得到了时任国务院秘書长华建敏的批示。经过多个岗位的千锤百炼之后,2008年,我以笔试和面试均是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省商务厅研究室。
“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记得正式上班第一天,我们都是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一个个亲自送到单位的,我被分配到襄阳市樊城区汉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两个多月的时候,组织部负责人发现有名选调生工资还没发。当场处理后,他居然打电话给该区每一个选调生,确认工资是否发放到位。我去省商务厅报到之前,办事处党政办的领导同事给我买了一套床上用品,说像嫁姑娘一样要陪送嫁妆。我当时就哭了,作为选调生虽然条件艰苦工作辛苦,但有无数个娘家,组织的温暖和领导同事的关爱,陪我度过了开始那段最艰难的岁月,甚至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温暖着我,让我时刻不敢懈怠、怕让那些曾经关心过自己的人失望。
在基层经历的800多个日夜,在我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让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惦记着农村。组织外贸企业在国外推广光伏发电,我随口就问企业的老总:湖北的农村能不能用?去随州龚店村参观,我现场拍照、力荐正在驻村扶贫的同事过来看看……是选调生的经历,让一个学生有机会见识到基层广阔的天地,从一无所知到真正接了地气,对待群众真正有了感情、对待工作真正有了责任。十年共一梦,选调从不悔!
(作者单位:湖北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