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信息化手段,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
2016-03-21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几千年来沿用的信息传递途径。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1]。我国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包括人大在内的各个国家机关的迫切需求。同时,网络技术的普及性、交互性、实时性、大容量等显著特征,为人大工作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结合闵行区实际,对信息化技术在服务保障人大代表履职方面的路径和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为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闵行区人大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代表履职的做法和成效
近十年来,闵行区人大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初步形成了“三平台”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格局。“三平台”指闵行人大网站、闵行政务平台、闵行人大公众微信平台。
(一)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1、公布代表信息,拓展民意收集渠道。闵行人大利用官方网站公布代表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代表姓名、照片、所在单位和地址等。市民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与代表取得联系。2、在线交流,增强代表与选民的互动。通过微博平台开展“微访谈”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聚焦本区域热点话题与选民网上交流,收集社情民意。
(二)助力代表履职
1、代表书面意见办理系统。2008年,闵行区人大建立了代表书面意见办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代表书面意见提交、流转、办理、反馈无纸化。人大代表通过登录闵行人大网站提交书面意见,职能部门通过网络反馈意见处理结果,人大代表对意见办理的态度和结果进行网上评价。该系统提高了办理工作过程的透明度,对代表意见的解决落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拓展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闵行区人大以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为主要平台,推送各类信息,保障代表知情知政。闵行人大网站设置“代表专区”栏目,刊载视察、调研材料、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文件等工作信息和文件资料。
(三)实现服务保障的民主、高效
1、电子表决。2008年,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始采用电子表决方式对会议议题进行表决。2015年,电子表决推行至人代会,以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人大表决活动的依法、公平和公正。2、无纸化会议系统。目前,闵行区人大的会议通知、会议材料已经基本实现了网上传递。闵行政务平台搭载的手机短信服务系统,具有短信群发、短信回复、个性化短信发送、短信查询功能,代表可以通过手机接收和回复会议、活动通知,在方便代表的同时提高了会务工作效率。3、移动终端创新服务。人代会期间,闵行人大微信平台策划推出人代会专题,通过移动终端可查阅人代会日程,大会文件等,方便代表和市民在线浏览。
回顾闵行区人大近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践,我们感到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也便于代表及时全面地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府两院”开展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实现了代表的知情权。信息化手段的多元应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激发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力,实现了民主的增量。
二、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
(一)关于长远规划整合资源方面
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迅猛,往往一种新兴媒体方兴未艾,另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手段又已出现。技术手段的多元将成为一柄“双刃剑”,往往会导致新、老平台、系统之间的交叉重叠和重复劳动,不利于资源的统筹利用。如果地方人大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一一跟风建设、各自为政,容易造成疲于奔命,却流于形式的弊端。
(二)关于专业力量建设方面
人大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范围广、专业性强,必须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种类全的专业队伍担负重任。但是受到职能、编制、体制等方面的限制,人大机关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设这支队伍。我们了解到,目前基层人大办公室无论是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同志,还是负责信息上传的同志,多为兼职,专业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三)关于建立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在线互动平台方面
网络的交互性是新媒体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但就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而言,这方面在硬件支撑上还存在短板。比如代表与选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之间,以及人大代表与人大代表之间还缺少在线互动的平台和空间。
(四)关于人大代表对新媒体的利用方面
信息化建设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更多的空间,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仍有部分人大代表缺乏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以闵行为例,在300余名区人大代表中,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代表需借助工作人员的帮助,才能通过网络提交书面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工作的推广和工作效果。
三、对策思考
(一)重视顶层设计
加强人大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人大工作的全局出发,抬高视角,科学制定基层人大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信息化实效。建议以基层人大网站为依托,加强资源共享和整合,避免功能重复,减化操作流程。纵向上,一方面要争取与上级人大网站对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为今后与下级人大网络的对接预留空间。横向上,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与“一府两院”网站、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互动。人大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成为人大一家的“信息孤岛”,必须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把代表需要的、群众关注的信息及时传递上网。另一方面,人大内部的平台、系统也应进行整合,顺应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过渡的大趋势,实现电脑端人大网站与移动端微信平台之间的相互联通。
(二)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代表联系选民工作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地方人大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如广州市天河区人大车陂街道设立“代表智慧履职平台”,选民经身份确认后,可与本人指定的代表联系,反映问题和要求,发表意见和建议。新媒体使选民联系代表、反映问题更方便、快捷,基层人大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在每个代表组设立一个QQ号或微信群,并向选区公布,定期收集梳理选民通过网络渠道提出的意见,供代表在履职中参考,改变代表知情难、履职难的现象。常委会还可以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代表个人通过建立微信群、网页等形式开展网上接待选民工作,展示代表履职成果,收集选民意见建议。
(三)对重要会议、活动开展视频直播
通过网络对常委会会议等活动进行视频直播在各地人大工作实践中已有先例。如福建省人大在各区市县人大设立了视频会议室,本级人大代表和下级人大代表可自愿、就近观看常委会会议全程直播,并可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发表意见。上海市长宁区人大对人大代表述职活动开展视频直播,并接受选民当场打分。建议具备召开视频会议的条件和基础的基层人大,适时开展常委会会议等重要会议、活动的直播。
(四)建立代表履职信息系统
对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也可以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方便快捷的记录,这对激励和规范代表履职很有帮助。近年来,上海市、南京市等人大采用代表IC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及视察考察等履职活动,通过刷卡电子签到,记录代表履职情况。市级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系统的成熟和完善,为基层人大建立代表履职信息系统提供了借鉴。
(五)搭建代表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
当前,浙江、上海等地方人大都设立了代表交流互动专区,代表之间可以在线交流意见,包括议案和建议的酝酿、草拟、办理结果的评价等等。建议在区级人大网站上设立“代表交流板块”,吸引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供各级人大代表在平台上自由发表看法、交流意见,通过“三级联动”实现民意的接力传递。
(六)实现会务工作的新跨越
建议规划建立常委会会议、人代会会议的文件系统,会议文件、资料事先推送到委员、代表的平板电脑上,方便查询、阅读,真正实现无纸化会议。
(七)强化专业力量
人大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专业性强,可考虑采取“部分外包”的模式,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同时,也要在培养精通技术的自身技术人员方面下功夫,人大自身的技术人员要协调人大工作与信息化建设、人大机关与外包单位的联络工作等。
(八)提高培训效果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让代表使用,为履职提供便利。因此,必须加强对代表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切实提升代表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通过调研了解代表意愿,结合基层人大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培训更多地以实务操作为主、小型化分散进行。如以代表组为单位、以骨干代表为师,“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代表书面意见系统操作培训等,让越来越多的代表学会运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履职经历、拓展履职空间。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大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不断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节奏,努力实现人大工作和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发挥好信息化在服务保障代表工作中的作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注:[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