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从大数据开始
2016-03-21许欢
许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在政府信息中所占比例的扩大,电子政务已然成为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并逐渐演变成为推进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拓展电子政务建设,对各级政府机构优化改革与加强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进与公众互动,扩大行政开放性,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能有效地克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难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其预警能力、应急策略和决策水平。
多角度、分层次助力发展
信息孤岛效应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常见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不同、水平不同、数据规范不同、开发语言不同,导致不同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数据交换,产生了信息化建设中的孤岛效应。信息孤岛效应造成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不能被及时充分地调用,导致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降低,并引起信息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而大数据的发展能极大地改善这一现象。
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源异构以及网络异构环境下的数据流通、储存和处理技术,其包容性将有效模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行政边界,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来实现数据在政府部门间快速完整地传递和共享,从而大大提高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质量;基于大数据技术平台对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数据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流动和共享,按照政府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对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提高设备资源的使用率,降低运维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推动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政府管理模式,助推政府职能转变。在数据时代,政府是财富的拥有者,虽掌握着大量的关键数据,但大部分数据却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借助大数据技术,政府将由数据的“收集者”转变为“分析者”,这些未激活的关键数据将被充分地分析、关联,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政府将由数据的“被索取者”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数据的“推送者”,主动地公开和推送公众所需求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公众的查询。
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政务数据的实时存储、分析和处理,对于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非常关键,不仅有助于提高网上实时受理的办事效率,加大政务信息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同时提供了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更便捷渠道,能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使政府不再依赖传统的经验和直觉,而是通过对海量电子政务数据的分析、处理作出相应的决策,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有据可依,更加智能有效化。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实时数据的迅速处理,大数据还可以有效地对未来进行预测,提升预警能力。以“Google流感趋势”为例,通过使用经过汇总的Google搜索数据来进行流感疫情估测,Google监测到的流感爆发时间比医院的报告早2-3周。这种“Google流感趋势”为应急部门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早期预警系统,它既能动态监测又能及时预防流感的爆发。同样,政府还可以通过对卫生、环保等领域的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高危机的预判能力,大数据为实现更好、 更科学的危机响应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技术支持。
协调完善电子政务数据应用
大数据的应用对于推进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当前我国行政系统复杂庞大,各区域不仅行政生态条件差别巨大,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距,统一推广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虽不切实际,但部分地区已完全具备应用条件。推进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要根据各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发达地区先行一步,探索应用路径,带动相对落后地区,从而提升中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
推进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首先要改变当前大部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由信息部门牵头的现状,改由执行行政业务的各主管部门牵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指导下共建大数据应用的顶层共享平台,信息部门要逐步由应用建设的实施者转变为管理监督者;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跨部门间的组织保障、信息管理和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确定大数据技术未来在电子政务中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根据政府各部门的需要明确发展目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推大数据的应用。
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大数据应用的绩效评估体系,推进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要坚持以政府部门的应用和各类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要以政务业务流程为主要线索发展大数据应用,由政府业务部门提出应用需求,重视征求各类用户的意见,加强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密切与用户的沟通。
利用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府转变观念,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公众等服务对象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要把大数据应用的绩效评估体系纳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中,明确大数据的评估指标以及权重,构筑系统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加强大数据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十分关键。在电子政务中推进大数据的应用,人力资源的投入是一个重要因素,应用越深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显著。实现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深化应用,需要大批技术和业务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人才队伍,保证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始终不脱离政府部门业务的切实需求。
这就需要做好对政府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政府内部主要负责人、信息化主管及一般公务员等,既有应用技术上的指导,也应该有应用理念上的普及。大力引进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满足推进大数据应用的人才需求,加强信息化队伍在大数据应用中的技术创新力量。充分利用政府外部的人力资源,加强与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外力进一步推进大数据的应用,让大数据更好地同电子政务相融合。
相关链接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应用以及思维的普及,让政府部门掌握的海量数据更加凸显其价值,这些政务大数据的充分开放与利用,对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更是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
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在大数据思维和应用的背景下,有关部门会全力推进基于大数据和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整合力度和进程,借助发展大数据技术和建设国家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机遇,出台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平台标准。
同时,理顺区域、领域、部门间的关系,一举打破“信息孤岛”,促进统一信息数据接口标准规范,逐步实现业务协同和实时数据信息交换,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政府效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重新思考定义“信息安全”
基于大数据思维和应用,政府部门将会重新审视、定义“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内涵,全新评定“信息安全”等级,减少“数据负担”与“安全负担”,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划清安全界限。
通过大数据匹配和模型运算,能够更好地评估数据安全等级,建立安全保护防卫模型和系统,检测信息数据安全保护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与网络信息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