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成:妙手染就枫香韵
2016-03-21李芬
李芬
用五十年时光守住枫香染两百多年的历史传承,杨光成说,他还要再画二十年!
见到杨光成时,他看上去有些疲惫。短短二十天内赶制了三百多个手工包,六十多套演出服装,他和学生们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但一谈起枫香染来,他就神采飞扬,每个问题都回答得极其耐心。
创新技艺、开班传习、自办公司……一路走来,懵懂少年已成为花甲老人,杨光成用五十年时光,守住了枫香染两百多年的历史传承。
2013年,经国家文化部评审,杨光成成为枫香染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虽然年过六旬,但杨光成依然四处奔走,广收门徒,将枫香染的推广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
“这一停就是二十多年啊”
枫香染,是一种古老的布依族印染技法,成品多用于被面、床单、枕头、帐檐等床上用品及妇女头帕,被誉为“画布上的青花瓷”“布依族不需出土的文物”。目前,枫香染的手工技艺属黔南州惠水县雅水镇播潭村小岩脚组杨氏家族保存得最为完好。
“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一周时间,因而学习枫香染必须具备韧性和耐性,要能静下心来,沉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杨光成告诉记者,制作枫香染时,要先将采集到的枫香油脂配以少量牛油文火煎熬,蒸发水分,滤掉杂质后作画,最后浸入染缸以蓝靛浸染,取出后在滚烫的热水中脱脂,用清水漂洗、晾干。
作为枫香染第四代传承人,杨光成的作品多次在省、州民间工艺大赛中获奖,并获得“贵州名匠”称号。他创作的《牛油枫香染》曾获贵州十大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奖,被贵州省文联收藏。
“一开始学习枫香染,我是极不情愿的。在父亲的逼迫下,不得不学。但一接触之后,便立马喜欢上了。”13岁时,杨光成跟随父亲学习枫香染,15岁已掌握全部技艺。“拿起毛笔作画,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是每天固定的功课。”
七十年代初,杨光成完成父亲的考核,顺利出师。每隔一段时间,他和哥哥就会把成批的枫香染制品用马驮到雅水集市上去卖,不愁销路。那时,杨家的枫香染远近闻名,“甚至连苗族同胞也会走很远的山路,携带自己的手工土布到小岩脚请我们制作枫香染。”
令人惋惜的是,文革时期,枫香染被划入“四旧”,杨家的染制生产也被认为是“地下加工厂”,枫香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改革开放后实行包产到户,大家忙于生产,也渐渐淡忘了枫香染。
“这一停就是二十多年啊!”回忆往事,杨光成显得十分激动。
2006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开办,惠水县委工信局工作人员邀请杨光成参加比赛。“虽然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但我清楚,自己当时的水平已经大不如从前。”
是的,二十多年忙于农活,杨光成对枫香染制作已经生疏。他下定决心,闭门钻研,苦练技艺。之后,杨光成的作品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获奖,枫香染重新声名远播。
2008年,惠水县布依族枫香染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媒体记者走进小岩脚寨,枫香染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时代需要什么就创作什么”
“这是一位义乌老板的订单,江南一带的人们偏爱鸳鸯、百子等元素,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喜好,设计不同的图案。”杨光成熟练地戴上手套,从染缸里拿出一幅已浸染了三天的《百子图》,画卷展开,放风筝的、踢球的、打鼓的、摔跤的,一百个欢乐俏皮、憨态可掬的孩子跃然画上。
意识到时代需求日益多样化,杨光成进一步设计新的元素,绘制新的图案。“花鸟鱼虫是枫香染的传统元素,‘双凤朝阳‘寿桃石榴‘反翅蝴蝶是典型图案。传统是创作的基础,但不能一成不变,每个时期都要有所改变和创新。”
为了贴近大众生活,满足人们的对不同布质的需要,杨光成开始积极探索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日用小物品如围巾等一直很受欢迎,沙发、桌椅等家居用品也正在开发。此外,我们正尝试在棉布、丝绸品上作画。”
产品的多样化,图案的不断创新,带来了枫香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杨光成经常承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地商家的订单。与此同时,他不断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喜好,借鉴和丰富着枫香染的创作元素。“改良后的作品供不应求,父亲经常通宵达旦作画。”女儿杨艳娥很是心疼父亲。
“枫香染手工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大原因是由于这里地处边远山区,因而对原始工艺破坏较少。如今,环境的封闭却成为限制发展的因素,枫香染不得不面临在工业时代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杨光成开始探索枫香染产业化的新出路。
2015年4月,他在惠水县成立了贵州贵斐文化传播公司,希望通过现代企业的形式,推动枫香染制作产业化。“我们已经与台湾一家压花公司达成合作,台湾负责设计,我们负责绘制,探索制作多种类型的手工艺品。”
杨光成有一个计划,“我打算用半年的时间,制作长四米宽两米的《清明上河图》,希望能在枫香染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百多个衣着神情各异的人物、三十多栋房屋楼宇绘制,对杨光成自身的技艺是很大的挑战。“完成作品需要对构图疏密程度、节奏韵律有很好的把握,这件作品对我自身是一个技艺上的挑战和突破,我打算与徒弟一起去完成这幅作品。在自己百年归老时,能给祖宗一个交代。”
“多一个人学习,少一份失传的可能”
采访屡次被打断,因为不时有人到杨光成家里拜访。在杨光成家,记者遇到了惠水县民族中学的老师罗吉彬,他专程赶来给杨光成送已经编辑定稿的教科书《雅韵枫香》。“多亏杨老师和他的女儿在技术上给予我们指导,并参与教科书的编写,我们的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作为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课程民族地区课程社会化》的成果之一,杨光成希望能够利用好这本教材,在青年一代中激发兴趣、建立认同感,使枫香染技艺得到的传承。今年1月,在惠水县民族中学举行开班仪式上,杨光成向雅韵枫香社的同学们传授了学习枫香染的技巧。
早在2009年,他在惠水县雅水镇小学开设了民族民间工艺兴趣班;2010年开设了枫香染提高班;而在贵州大学、贵州盛华学院,也有杨光成传授枫香染技艺的身影;在小岩脚枫香染农民专业合作社,枫香染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促进了村民们就业。
当初决定将枫香染技艺传给众人,杨光成是顶着巨大压力的。杨氏家族枫香染的传承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规,而他却把手艺传给了外人。
“如今,能熟练掌握技艺的老艺人有些已逝去,健在的大多都在60岁以上。”谈起枫香染传承的尴尬局面,杨光成颇有感触,“很多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从事这个技艺,我不能让老祖宗的手艺断送在我手里,毕竟多一人学习,就少一份失传的可能。”
近年来,杨光成奔走于各大展览会、交流会,积极推动枫香染走出去。如今,他已到澳门、北京、深圳等地展示枫香染技艺。展览会上,想高价收买杨光成作品的人不少,“给再多钱都不会卖,因为我做展览是为了展示传统工艺,不为赚钱。”
杨光成致力于推广枫香染的信念愈加坚定。“我的父亲86岁时,还一直在创作枫香染,我现在才65岁,至少还能再画20年!再奔走20年!”
对话杨光成:
记者:对枫香染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想法?
杨光成:我计划在小岩脚建立布依族民族展馆,不仅展示枫香染,也展示布依族刺绣、剪纸等古老的工艺品。希望借助枫香染,能有更多人了解布依族其他工艺。
记者:在枫香染制作上,你与你父亲有哪些不同?
杨光成:在基本元素以及制作工艺上,我们大体是一致的,我的创新之处在于,创作图案时加入了凤凰、龙等新元素,而在染剂和染料的使用上,我也尝试采用了多种颜色和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