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建立的实践分析

2016-03-21张守云

地球 2016年3期
关键词:岩组片麻岩变质

■ 张守云

(内蒙古鑫昊有色金属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建立的实践分析

■张守云

(内蒙古鑫昊有色金属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单元,高级变质区在研究深层地壳地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成为各个研究学者的一个重点探索课题,同时也是对前寒武纪的地层的深化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从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的地质图填绘、区域构造样式的确定、岩石组合分布特点、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建立过程和具体步骤等角度详细的论述了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重建的基础和实践,以期加深人们对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归纳出科学、合理的变质岩石地层系统建立途径。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实践分析

0 引言

由于地层学原有研究模式的限制,地质框架固定不变,所以针对早前寒武纪地层这一研究课题,学者的观点和看法各不相同,最终得出的地质研究成果缺乏一个完善的系统。研究以乌拉山地区为例,探究建立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完善和充实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方面的内容,推动岩石地层系统建立的实践研究。

1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图的填绘及构造样式分析

要想高效的完成建立岩石地层系统工作,必须要从根本上重视高级变质区地质图的填绘环节,确保绘制的地质图能够更加准确、清晰的显示出地质间的作用和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所以在开展质图的填绘任务前,应先对研究思路进行明确,通过构造、岩石和事件这种方式来循序渐进的开展地质学研究,根据岩石组合方式的不同来填制地质图,将最终的地质图以1:25万的形式展现出来,凸出岩石地区的分布特点,为后期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保障[1]。

“穹-褶”结构是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中的穹间褶皱和穹形结构都是该地区的岩群相互影响和作用所导致的,这种基本组成是乌拉山地区最显著的地质结构形式[2]。具体来看,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涵盖的穹形结构体现在以下方面:哈拉合少穹形结构、沙德盖穹形结构和大庙穹形结构,这三种结构依次分布在乌拉山的东北侧、西侧及中部,面积普遍较大。在这些不同形式的“穹-褶”结构下,岩石地层系统共同构成了褶皱群,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这些褶皱群的枢纽方位、宽度和形态各异。

2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分布组合特点研究

在掌握高级变质区地质图的填绘及构造样式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岩石分布组合特点。变质区岩石分布组合特点介绍如下:首先,变质区的穹形结构中心部位存在大量的片麻岩和麻粒岩,根据颜色可以将片麻岩划分为浅色和深色两大不同的类型,包括大理岩、透辉片麻岩和榴云片麻岩等多种形式;其次,不同形式的岩组具有特定的分布规律,北侧穹形结构南边的宽度较大的岩组为大理岩,呈弧形分布。中部是透辉片麻岩岩组的主要分布地区,具有连绵延续的特点,但在其他两个穹形结构中分布较少[3]。而东北侧聚集着许多麻粒岩岩组,颜色主要为中色;然后,因为穹形结构和地层构造的影响,岩石组合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就对岩石地层的改造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可以将此作为后期改造的基础;最后,从空间分布特点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变质区岩组之间也会产生影响和作用,这种不规律的作用同岩组分布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可以更加准确的辨别岩组的关系。

3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具体建立过程和流程

建立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明确系统重建流程,依据建立步骤进行条理性的分析,才能保证最终重建系统的质量。具体过程和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就岩组间的关系和类型角度来看,该地区的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归为三大类,即由大理岩、透辉片麻岩和榴云片麻岩构成的岩组,由片麻岩(深、浅色)组成的岩组,由麻粒岩(中、浅色)组成的岩组;

(2)对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组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从中挑选出能够象征地区特点的关键组合,将榴云片麻岩确定为最终的典型岩组[4];

(3)对典型岩组—榴云片麻岩岩组间的作用和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规律。该代表性岩组主要存在于含有片麻岩和麻粒岩的区域,并同这两类岩石单位有着直接性的接触,这一特点也通常适用于不同形式的穹形褶皱群结构中,而同时片麻岩岩组(深、浅色)也同该岩组相连;

(4)将麻岩岩组(深、浅色)、麻粒岩这两类岩组同典型榴云片麻岩岩组的关系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麻粒岩、片麻岩岩组(深、浅色)能够与大理岩岩组相连和接触,而榴云片麻岩可以同片麻岩、麻粒岩两种岩组相互接触和作用的地方生成和产生,具体产生类型为透镜状,而该麻岩的产生区域为岩组一侧,主要分布在乌拉山中心部位的大庙穹形结构中;最后,根据以上步骤操作,需要对该地区的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进行实践分析,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来检验系统建立的完善程度,实现不同类型岩组的综合研究,并对关键岩组进行顺序的排列工作,完成系统重建任务。

4 结语

乌拉山地区高级变质区岩石地层系统重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必须要清楚的把握好系统建设基础,严格按照建立步骤,将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最终建立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这个岩石地层系统的建立历时较长,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遵循原有地质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推动高级变质岩石地层的深化研究和实践研究。

[1]陈晓锋,刘正宏,徐仲元,赵庆英,吴新伟.内蒙古大青山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J].矿物岩石.2008(01)

[2]杨振升,徐仲元,刘正宏,黄道玲.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早前寒武系研究的重要进展及对高级变质区开展地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J].地质通报.2006(04)

[3]沈其韩.太古宙地层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中国地质,2002(29)

[4]徐仲元,刘正宏,杨振升,吴新伟,陈晓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孔兹岩系的变质地层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J].地质通报.2007(05)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3-116-1

猜你喜欢

岩组片麻岩变质
银川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动态特征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变质
密怀隆起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淮南潘集深部勘查区15-2孔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白音华煤田三号露天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片麻岩沥青混合料Superpave设计与性能评估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不同种植条件下片麻岩新成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