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理论架构
2016-03-21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02139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徐 晋(1.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02139; 2.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理论架构
徐晋1,2
(1.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02139; 2.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是进行跨国价值掠夺的战略工具。最后针对经济改革的评测方法,提出了价值空间的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稀缺二元性;制度价值论;降维战略;灭失假定;知识产权
一、文献回顾与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提出
1.传统稀缺性思想回顾与稀缺二元性的提出
绝对稀缺的代表者是Malthus,认为人口增长会加剧资源短缺[1]。相对稀缺的代表者为Ricardo,认为土地资源与自然资源总数固定的条件下,人口增长会导致经济处于无效率状态,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都不会增加,只有地主会收到增加的地租[2]。Musgrave归纳出新古典经济学三个核心假设就包括了资源稀缺性假设,即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类需求总是稀缺的[3]。其他关于稀缺性的研究主要有Barnett和Morse,提出关于环境资源稀缺性的理论[4],Lindert关注的重点从自然资源的稀缺转移到教育等方面的稀缺[5],Meuris和Leana将稀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层面[6],Huberman[7]与Tufekci[8]致力于注意力经济在社会学方面的应用,并认为人们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主要针对资源的自然属性进行直接分析,确定的是物与物的关系、物与人的关系,而忽视了商品本身的社会属性。本人提出的后古典经济学,在继承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做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资源稀缺二元性:把资源的范围从自然资源扩张到社会资源,不仅重视资源的自然属性,更重视自然的社会属性。重视资源或商品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人与人关系中的社会定位与社会属性,从而把稀缺性从自然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本文将从资源物之间的客体关系层面,以及消费主体与资源物客体的主客体关系层面,把稀缺二元性作为后古典经济学基本范式进行深入探讨。
2.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思想回顾与制度价值论的提出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Petty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提出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所决定[9]。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最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表现为商品的效用,交换价值表现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其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同时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10]。在Adam Smith思想的基础上,Ricardo进一步指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交换价值,并分析了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2]。Marx对Adam Smith和Ricardo进行批判与继承,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最终形成体系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11]。Marx还通过对价值形式和交换过程的研究,揭示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内在联系。Samuelson分别研究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个部门的价值和价格问题[12]。
新古典经济学则继承并坚持效用价值论。Say在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价值理论,认为效用是价值的基础,价值取决于效用[13]。英国的Nicholas Barbon在《贸易论》中指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其用途,无用之物便无价值[14]。英国的Bentham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中,阐述了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和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15]。美国的Samuelson的显示偏好理论主张从市场上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行为中总结出他们的偏好关系,研究价格变动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16]。意大利的Galiani最早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观点的人之一,认为价值是物品同人的需求的比率,价值取决于交换当事人对商品效用的估价[17]。意大利的Pareto抛弃了基于效用基数论的效用函数,以无差异曲线表示之[18]。英国的Hicks在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偏好尺度的概念[19]。奥地利的Menger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述了价值是在人的欲望满足上的显现[20]。德国Gossen提出了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欲望或效用递减,边际效用相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21]。英国的Jevons认为效用即是个人的幸福的增加[22]。英国的Marshall认为效用的衡量是就是实现欲望而付出的代价[23]。
概括而言,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以劳动价值论为范式前提,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以效用价值论为范式前提。本人则提出将制度价值论作为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前提,这是在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新范式。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的源泉,而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至于效用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这里的制度包括自然制度与社会制度。这样就从价值的源泉、手段与表现形式上,统一了制度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
后古典经济学与离散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提出,是创建新经济理论用以解释新经济现象的一种尝试[24]。构建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则是建立新学科体系的逻辑基础[25]。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进行分析与解读:首先,论述了稀缺二元性的基本内涵,指出相对稀缺与绝对稀缺的辩证关系;其次,论述了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分析了制度价值论与稀缺二元性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产品和技术进行了一般性论述;接着对价值空间、价值维度与经济安全进行了论述;随后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内在关系,通过灭失假定进行了思想实验,并指出货币非中性,以及货币的制度信用基础;作为案例,研究了知识产权制度,指出其本质在于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其战略意义在于可以作为跨国价值掠夺的工具;最后定义了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指出多维容积测度应该是经济改革的评测标准。
二、稀缺二元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如何在稀缺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为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对稀缺性本身的考察与批判,则是后古典经济学首先要确定的问题。
1.基于客体之间: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稀缺资源的认定也往往和资源以及技术制约相关。简单地说,在经济生活中能够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要素或条件我们统称为资源。这种资源的确定,一方面与人的基本需求相关,比如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与人的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相关,比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然而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往往把资源的自然物质属性看成第一属性,也往往因此而更重视物质性资源。在后古典经济学中,则充分重视了资源的社会属性,把资源区分为物质资源与社会资源,同时把资源的属性区分为自然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对应的就有以下命题:
命题2.1:资源稀缺性应该被区分为两大类型,即物质性资源稀缺与社会性资源稀缺。
基于以上区分,本文把稀缺性分为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所对应的相对稀缺性与社会属性所对应的绝对稀缺性。本文认为,所有具有自然物质属性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都是相对稀缺的,是可以让所有人获得绝对满足的,因为自然资源是获得性与非排他性的;但是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比如社会层级与社会地位,是绝对稀缺的,是不可能让所有人获得绝对满足的,因为这是选拔性与排他性的资源。
命题2.2:物质性资源稀缺是相对稀缺,社会性资源稀缺是绝对稀缺。
定义2.1:稀缺二元性,指自然物质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
当面对的客体是物质资源时,人的自然欲望表面上是无限的,但是实际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类全体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并且迅速消减。当面对的客体是社会资源时,人的社会欲望表面上是也是无限的,同时实际获取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群体的欲望不可能得到全部满足的。
以上物质资源与社会资源在满足人类欲望上的区别,来源于他们稀缺性的区别。本文给出以下命题:
命题2.3:物质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而绝对解决;社会资源是绝对稀缺的,只能通过社会逐步进化的方法选拔性解决。
命题2.4:由于社会资源绝对稀缺,而人类需求相对无限,因此社会资源不具备群体的可获得性,所以对社会资源的消费与占有只能是选拔性的、排他性的。
简单的例子:现代农业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食物需求,但是社会地位的供给却不可能惠及众人。可以给每个人普选的机会,但是市长或者总统的职位不可能提供给每个人,否则就失去了设立市长或总统的意义。市长或者总统只有一个,这样的社会地位就是典型的选拔性和排他性的社会资源。本文推导出以下命题:
命题2.5:社会资源的选拔性稀缺,导致社会产品与服务的选拔性淘汰。
既然物质资源可以相对满足,对一种商品的消费产生的效用必然有一个极限值。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中,该种商品的消费量超过这个值之后,商品的替代将不再产生效用补偿。对无差异曲线的修正,就是增加拐点形成效用满足区。
2.基于主客体关系:商品生产相对稀缺与消费者可支配时间绝对稀缺
所谓主客体关系,就是人类主体与资源客体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农业与纺织业大生产,核心是农业与纺织业,解决的是人类基本生存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工业化大生产,核心是化工与装备制造业,解决的是人类发展空间问题。古典与新古典的研究范畴,都还是基于自然物质的消费与使用为主。消费者面对物质形态产品的消费,所受到的主要约束是预算的支出总量与支出方式。
后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信息化社会大生产,核心是信息与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的自我价值实现问题。后古典的研究范畴,更多关注信息或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消费者所受到的主要约束不仅仅是财务约束,更多的是时间约束。和普通物质产品的不同在于,物质产品可以通过权属变更的方法进行支配和占有,唯独信息与文化产品,我们必须以生命时间的支付去体验和占有。
定义2.2:在主客体相对关系层面上,稀缺二元性指商品生产的相对稀缺性与消费者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性。
我们使用facebook是为了更广泛的结交朋友,同时节约我们社交时间;我们在电影院或者面对网络影视平台,为选择电影而犹豫不决,不仅是因为价格,更多是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游戏,我们因为工作和生活娱乐等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我们出行看导航仪,我们依赖大数据,我们做决策也要依赖电子计算机的分析,现在我们又寄生在云端。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生命有限、时间有限,我们需要借助更多的技术手段。根本原因之二,在于这些电影、游戏、社交媒体等等,可以通过虚幻的手段满足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
精神产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物质产品,因为精神产品生产可以接近零成本再生产,物质形态的稀缺性不明显。对于可以零复制成本的软件、电影等精神产品,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微分的边际分析法已经不再适用,边际分析法只适用于工业化机器大生产。本人提出了基于积分的分布积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处理信息经济时代的精神产品大生产所带来的投入产出分析问题,具体参考《后古典经济学原理》[25]。除了物质形态的生产成本之外,同样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在生命时间有限时,精神商品的成功标准就在于对个人有限生命的抓取与消耗,人本身就成了商品的价值尺度。
命题2.6:精神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方式,体现为对个体有限生命资源的占有、使用与管理。
三、制度价值论
哲学意义的价值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其抽象性要高于经济学意义的价值。本文所讨论的价值,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世俗价值。
定义3.1:广义价值是万物之间的关系;自然价值表示人与物的自然关系;社会价值表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本文认为,社会关系的内核是制度关系,因此从制度关系的角度理解价值则是经济价值。
定义3.2:经济价值是制度关系的表现形式。
根据上文提出的稀缺二元性,可以把商品表现为自然资源特征的相对稀缺对应成自然价值,把商品表现为社会资源特征的绝对稀缺对应成社会价值,这样本文把商品的价值分为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即:
定义3.3:商品价值为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之和。
古典经济学主要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由劳动创造;新古典经济学对此提出反驳,提出效用价值论,认为没有效用就没有价值。本文认为,古典主义描述的是价值形成的过程与手段,新古典主义所描述的是价值的表达形式。价值由劳动创造,表现为效用。但是,产品的自然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由产品的自然属性主导;产品的社会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由产品的社会属性确定。所有的价值尺度,来源于制度;所有的劳动指向,归结于制度;所有的国际贸易,本质是制度对接。更一般地说,即便是自然价值,也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物种进化等物竞天择的自然制度。
后古典主义者认为在劳动手段和效用表象之下是价值的本源,因此提出制度价值论:
定义3.4:制度价值论,是指制度是价值的源泉。
命题3.1: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手段,效用是价值的表象。
制度规定了稀缺序列,对空间的秩序构建,行成价值或信用。例如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应用软件、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精神产品,其价值依附手段已经不再是具体物质,这些产品完全是虚拟存在。并且这样的产品在理论上供给可以零成本复制,无限供给。国家只能通过制度对虚拟产品进行形态与价值保护,依靠法律手段,避免无限复制,确保其稀缺性。
新古典经济学在提出效用价值论用以反驳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时,用的经典案例是“钻石与水”。钻石与水相比谁更有价值,要看那个更有用,因此效用价值论强调是效用带来价值,而不是劳动创造价值。
在后古典经济学看来,效用价值论关于效用和价值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义反复,而且也没有触及价值的本源。依然基于这个案例,完全可以验证制度价值论:如果钻石与水放在穿行在沙漠中的火车上,显然钻石比水有价值,因为消费者坐在火车上意味着他还是社会人,社会制度发生作用;如果完全隔离在社会制度之外,并且消费者在沙漠中时间足够长,那么水比钻石有价值,因为这时候消费者回归为自然人,自然制度发生了作用。即便钻石与水完全在处在社会制度中,由于存在通过技术层面对钻石与水的等级划分——以制度形式确定了具有社会稀缺性意义上的所谓差异化,那么钻石与水的价值依然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制度确定的稀缺序列——显然这种稀缺序列有时候仅仅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科学需要,而效用与价值必然依附于稀缺序列。
命题3.2:制度规定稀缺序列和稀缺范式,赋予商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因此制定和完善制度,就是在确定和完善价值体系。良好的社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建立,包括管理机制与交易规则的制定,是释放国民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制度确定社会结构,也就是社会的有机化或者差异化。人类的所有劳动,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满足人类的自然需求,一个是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人类的社会需求,就是在制度确定的社会结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差异化。
命题3.3:制度确定社会结构,从而确定社会需求。
以上两节对后古典经济学两个基本范式——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定义。范式的确定,意味着经济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与思维导向的确定。
命题3.4:经济学研究的思维导向,应该从物质空间为基础的自然价值思维导向,转向以社会空间为基础的社会价值思维导向。
四、新经济范式下的生产要素
基于稀缺性二元性,本文认为劳动属性同样具有二元性:
命题4.1:劳动的属性,应该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部分。
自然属性,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自然需求,衍生出自然价值;社会属性,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衍生出社会价值。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以及现在的信息产品到金融服务,产品价值逐渐以社会价值为主。人类在社会制度的安排下,依托所处的不同社会层级、从事的不同社会分工,从而赋予劳动不同的社会价值。
命题4.2:不同的社会分工,赋予劳动不同的社会价值。
本文认为,个体的劳动选择与劳动测量受制于个体劳动的阶层内部。人类劳动被赋予的社会价值,依据其社会属性或社会层级的不同而不同。制度形成的个体社会属性与社会层级属于绝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引导层级劳动的选拔性竞争。
命题4.3:对劳动的度量,应当以所赋予的社会价值为主要依据,相同社会层级的度量标准无差别。
与劳动相关的,就是产品(或者商品),同样具有二元性。
命题4.4:产品的属性,应该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部分,对应的是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
对产品的社会化属性进行界定,是后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前提。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历程,表现为产品性质的变化历程。本文给出产品社会化属性的宏观定义:
定义4.1:产品的社会化属性R = S/(N + S),其中N表示产品的自然价值,S表示产品的社会价值。
显然,经济越发达,产品的社会化属性越高。对小农经济而言,农产品的自然价值固定,而社会价值基本等于零,因此R≈0。在工业经济时代,本文为了简单分析问题,假定自然价值等于社会价值。比如一台普通汽车,既具有作为钢铁的自然价值,也具有用于代步工具的社会价值。假定作为钢铁的自然价值和作为代步功能工具的社会价值是相等的,这时候R≈0.5。在电子信息时代,作为软件载体的塑料光盘的自然价值基本等于0,但是社会价值很高,代入方程可以得到R≈1。
命题4.5:农业经济为R 0.0时代,工业经济为R 0.5时代,信息经济为R 1.0时代。
劳动创造的价值,必须依附于制度。制度代表了国家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阶段也可以由科学技术推动。制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有时可以相互替代,这一点已经专文论述[24]。技术为人类服务,技术价值的相对稀缺要服务于制度价值的绝对稀缺。因此技术替代,也就是技术稀缺性相互抵消损耗,将导致技术进步的持续发展。以技术手段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然物质或商品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去匹配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这个过程就是熊彼特所认为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毁灭。
命题4.6:稀缺性匹配原理,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以自然价值的相对稀缺去匹配社会价值的绝对稀缺的过程,表现为自然资源或技术的相对稀缺性的不断创新与相互抵耗。
技术及其产品,不仅具有自然价值(满足基本需求),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通过对技术与产品的消费,体现特定层次的社会存在)。在广义层面上,对技术及其产品的消费,是通过底层社会价值组合满足高层社会价值需求的一种替代方式。高层社会价值(例如政治家或者影星的公共话语特权),具有对底层社会价值的影响力甚至控制力。追求高层社会价值,是一种竞争式选拔性过程,不是自然价值的累积式获得性过程。一旦稀缺性匮乏(技术及其产品的相对稀缺性降低),其高端社会价值的匹配性随即丧失,将导致技术及其产品(代表底层社会价值组合方式)的淘汰。
命题4.7:价值匹配原理,是指高层社会价值可以通过技术及其产品(底层社会价值)的组合进行替代或交换。
价值匹配过程,是技术替代制度的一种表现。技术之间的选拔性竞争,将导致新技术(新的底层社会价值组合)取代旧技术(旧的底层社会价值组合),以新的稀缺性匹配(在满足原有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前提下)获取高层社会价值(其绝对稀缺性由制度决定)。只有极度相对稀缺的自然物品(例如钻石),才可以匹配绝对稀缺高层社会资源——这也许是人们喜欢用钻石做婚戒的原因之一。
命题4.8:技术依附原理,是指由于价值的源泉在于制度,因此技术价值必须依附于社会价值。
后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是世俗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抽象价值。下面以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为例,解释以上几个命题。
本文以手机为例讨论稀缺性匹配,诺基亚品牌的手机拥有99%的人类都永远无法掌握的技术,显然存在不可否认的稀缺性。但可惜的是,这样的稀缺性是相对的,苹果和三星很快在系统的开放程度上超越了诺基亚。结果,由于在稀缺性上受到了其他厂商的抵耗,诺基亚手机从占据全球70%的庞大份额,仅仅经过短短五年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价值匹配原理一样可以用手机举证,虽然苹果的兼容性甚至硬件性能不如安卓系统的三星手机,但由于苹果手机代表了时尚潮流等社会价值,使得其销售量一直领先。作为技术依附原理,可以举例的就是手机程序员和高级厨师。直观看来程序员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传统的厨师技术,但是程序员的技术收入却更多情况下比不上高级厨师。从服务对象来看,程序员编程技术依附的是比较低端意义的大众社会价值,而高级厨艺技术所依附的是具有高端意义的高层社会价值。其他例子包括,中国从八十年代流行“的确良”化纤制品的衣服回归到现在流行纯棉制品的衣服,从过去讲究工业化生产到现在追求私人订制——凸显了社会价值引领自然价值。
五、价值空间:价值维度与降维战略
本人认为,理性即存在,价值即存在之间的关系。理性人有了存在意识才有了价值意识,社会存在是经济存在的前提。价值作为效用的前提往往凝结了人类一般劳动,但唯有制度才能确定价值产生之源,也就是价值的测度空间。
命题5.1:理性即存在,价值即存在的关系。
定义5.1:价值空间:制度确定了价值的起点与边界、属性与方向、维度与层级、度量单位与计算方法,从而构成价值的测度空间。
制度体现人的社会存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从自然存在追求社会存在的过程。社会制度安排是自我存在的前提,也受自我存在的影响。
定义5.2:价值维度,在哲学意义上是人或经济体的自由度。
人们追求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价值,就是追求社会存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命题5.2:追求制度价值是人类的理性需求。
在任何环境下,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无论是利益集团、党派内部、监狱犯人之间,都会在局部群体内形成等级区分。这是对制度价值内在追求的显性表现。
命题5.3:任何价值空间都必然隐含制度前提。
另外,制度确定的社会价值,直接影响人的基础健康水平。追求制度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各种交通工具的分级卖票。这种分级制度对消费者疲劳度程度的影响最为典型:当乘坐飞机旅游是高端消费时,飞行作为奢侈消费行为会让消费者精神焕发;而当乘坐飞机旅游变成普通消费时,即便飞机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比过去在技术上提高非常多,然而飞机座位的等级设置就很能影响消费者的生理健康,比如乘坐经济舱的感觉就可能是令人不适。
命题5.4:制度价值影响人类的生理需求。
价值空间的重构,包括对上层社会稀缺资源的放开,也就是放松管制。放松管制既然构建了价值通道,也推动了社会稀缺性的再生。价值空间的新创,一般是指价值维度的结构化提升,有时会与原价值空间产生资源分配冲突与价值替代冲突。价值空间的细分维度或特定维度的细分方向,可以通过市场自发形成,也可以政府引导以放松管制等方式形成。价值维度的丰富,拓展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所谓价值维度,借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价值空间的正交基向量。当然可以在主要维度上细分出分数维度,具体理论本人将另文讨论。
定义5.3:价值维度,在数学表现形式上是指价值空间的正交基向量。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引导作用,也有压制作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多分析与建议,最典型的是比较优势理论。古典或新古典主义所强调的比较优势,一般指存量价值空间的扩充,例如自然资源禀赋或劳动力禀赋。本文认为,发达国家对新价值空间或价值维度的创新,就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新的秩序空间,从而有能力强制发展中国家停滞在低端价值空间。虽然可以容许发展中国家经济达到绝对增长,但是在国际价值空间中必须相对落后。发达国家通过国际价值空间的秩序管理,赋予或强制发展中国家保留资源或劳动力等低端比较优势。
命题5.5:发达文明拥有更高价值维度。
命题5.6: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可以维持价值空间特别是价值维度的比较优势,从而主导国际经济秩序,强制乃至锁定其他国家维持低端价值空间与低端比较优势。
显然,通过拥有更高维度的价值空间,可以进一步拥有经济的主导权和发展的引导权。反之,通过抑制其他国家的价值维度就可以限制其发展的价值空间,从而打压对方经济地位至低端维度的价值空间。作为任何一个国家,从经济安全角度而言,必须预防因为经济秩序控制、经济攻击或者不恰当地发展所谓的比较优势,导致自己成为低维价值空间的国际成员。这种对经济维度的打压,本文定义为降维攻击。基于降维攻击的战略部署,称为降维战略。
定义5.4:降维战略,是指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文化或军事手段,破坏对方国家经济安全以促使其从当前价值空间塌缩或灭失至相对低维的价值空间,控制或诱导或锁定对方国家在相对低维的价值空间附庸化发展。
当然有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主动降低自己的价值维度,采取跟随国际社会或国际主要发达国家的依附式发展战略。比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或者外蒙古地区,则一般采取依附式发展战略,将自己主动定位为低价值维度的资源输出国。
一个国家的价值维度一旦降至低维价值空间,则会造成整体的国民心理自卑。这种价值维度的不平衡造成强大的心理自卑,发生在古代的欧洲面对盛唐、当代中国人面对欧美。现象之一就是部分中国经济学工作者的科研顾虑,感觉只有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文章才算做是学术,才被国际认可。这种顾虑,归根溯源是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的维度差距。现象之二就是城乡居民的心理差别,城里人喜欢农村的淳朴,农村人觉得城里人洋气。这种心理落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生活的价值维度——或者说人的自由度,远远高于农村生活。
传统意义上,古典与新古典主义等,一般在单一维度上研究经济现象。在数学工具的使用上,传统经济学构建的数学模型大部分基于多项式函数,始终没有提及空间函数的概念。本人在后古典经济学中,则强调用空间的概念构建结构化数学模型,通过多种价值维度分析价值空间。这一点本文在后面予以继续论述。
六、制度输出、货币非中性与思想实验
国际价值空间由国际制度或国际秩序所决定,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或国际秩序的主导权,最终表现为对国际价值空间的主导权。为了构建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制度,发达国家依靠其拥有的高度文明或先进军事力量,在其他国家武装推销或强行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各种制度。被输入国在获得新的社会制度之后,短期内会因为制度先进而获得价值维度的提升,或者因为制度替换获得价值空间的重组,但长期看来无论是价值空间的提升还是价值空间的重组,都面临制度输出国利用制度优势、资本优势或军事优势等对输入国新增价值空间的掠夺。
制度输出,有时候会依附于文化与民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出民主与西方文化,在事实上重构输入国的价值空间,达到了对制度不发达国家的制度提升,或者达到了对不同体制国家的价值重组。发达资本主义的制度输出往往带着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但是对新增价值空间的分享却是以逐利的资本主义为后盾。这种逐利的资本,在新增价值面前是不可能“民主”或“博爱”的,它们只会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尽可能地瓜分不发达国家的新增价值空间。
可以见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强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却看不到它们对外强力推送市场分额,更看不到它们将民主与博爱应用于新增价值空间的分享——它们的分享方法就是剥削与掠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家获得了所谓的西方民主,但是依然生活在混乱与困顿之中,比如伊拉克、乌克兰。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同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多国家却停留在诸如“中等收入陷阱”等所谓的各种困境之中,比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这是因为价值空间的利益分割上,发达国家往往具有资本与管理优势,于是在制度输出之后,对制度输入国采取巧取豪夺的各种所谓合法手段,配以庞大军事实力,获得制度输入国的新增制度价值。再配合降维战略对发展中国家予以压制,那么很多国家都无法走出低维价值空间。
这是西方输出民主与文化的内在逻辑,也是作为新兴大国应该采取的国家战略。
定义6.1:制度输出战略,是指发达国家以文化与民主输出为手段,对不发达国家进行制度输出,依托新制度对输入国价值空间进行构建与释放,然后以军事为主要后盾、资本为主要手段,对新增价值实行掠夺的行为。
命题6.1:文化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的经济安全,文化的扩张代表制度价值的扩张,影响新增价值空间的主导权,导致后期的价值纷争。
回顾国际贸易历史,就会对大国战略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伴随国际贸易发展史,往往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从最初以物为核心的商品交换,发展成为制度层面的对接,比如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或者革命输出与民主输出。其内在原因就是国家利益从作为商品的具体价值存在,发展为作为制度的价值空间。通过制度输出或者革命输出,辅以政治或军事手段,在不同制度或落后制度地区创造脱离具体价值形式的、更为全面的价值空间,然后以资本优势或其他先动优势对新兴价值空间进行掠夺,以获得全面价值的回报,就形成了通行的大国战略。
在制度价值论的范式前提下,货币发行、汇兑与国际支付手段等等,都是国际贸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必然参与了价值空间的构建,形成价值空间的流动性要素,也是价值空间的测度手段与单位。而且,货币国际化也是制度输出的重要手段。
命题6.2:在后古典经济学框架下,货币是非中性的。
命题6.3:制度确定社会秩序,从而确定社会信用体系。
命题6.4:货币信用的基础是制度信用。
根据稀缺二元性,本文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6.5:国际物质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国际社会资源是绝对稀缺的。
命题6.6:维护国际价值空间,保证国际环境下的制度主导权,是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稀缺社会资源的内在要求。
所谓维护国际环境的内在主导权,包括了对国际文化与国际舆论的控制,也包括国际基本政治制度与既得利益背景下经济秩序的维护。
命题6.7:国际价值空间由国际制度所确定,包括国际价值空间的属性、维度与测度。
任何对现有国际价值空间的重组或破坏,都会遭遇内外多方面阻力。很多经济学家在考虑“布隆迪是否能超越瑞典”这类问题时,把发展中国家的失败归咎于发展模式的失败。本文认为,失败原因在表象上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因为这样的超越破坏了现有国际价值空间。这种破坏国际价值空间的发展目标,无论技术路线设计得如何完美,都会遭遇全方位的或明或暗的阻力。这种阻力,可能来自于发达国家的降维攻击,也可能会来自同样不发达国家的各种阻挠。因此,对于不发达国家,要根据自己的体量和历史阶段,要么采取低维度价值空间的依附式发展战略,发展虽然慢,但是阻力小,即便失败也损失小;要么采取高维度价值空间的抗压式发展战略,发展可能迅速,但是阻力大,一旦失败也会损失巨大。
为了进一步论述上述命题,本文提出一种经济学思维实验,即灭失假定:
定义6.2:灭失假定,是指在假定特定经济主体或客体不存在或者灭失的情况下,分析当前经济主体或客体的行为路径,或者分析当前理论的有效性的一种思维实验。
重新回到“布隆迪能否超越瑞典”这个问题,如果所有经济实力超过布隆迪的国家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存在或者灭失了,那么问题就转换为“布隆迪能否发展成为想象中的瑞典”。在灭失假定前提下,布隆迪将具备全球资源调配能力,具备国际话语主导权与国际价值空间的构建能力,是否成为瑞典那样的发达国家不仅不再成为问题,而且速度更快、成效可能更明显。
同样,本文尝试将灭失假定应用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所有国家。如果一切比它们发达的国家因为各种原因灭失,那么“中等收入”国家将变更为“发达高收入”国家。这些“发达高收入”国家将主导国际价值空间的构建,那么他们还会持续在“陷阱”中不能自拔么?之所以存在“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在当前国际宏观制度下,新兴国家往往处于国际制度价值空间的底层。任何期待破坏现有国际价值空间的努力,都会受到全面阻力。发展中国家很难取得国际稀缺社会资源,因此很难规避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将一个国家带入发达国家,实际上是追求国际化的社会价值——而这是绝对的稀缺的,不可调和的。过于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导致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强制降维,就像中国现在被称为世界工厂一样。如果发展中国家体量不是足够大,大到可以在内部转换比较优势,大到可以脱离国际构建内部价值空间,否则就只能在低端价值空间谋求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本文给出如下命题:
命题6.8:不发达国家可以通过结盟的形式,以制度联合谋求制度对等,以庞大体量对外抗衡可能存在的降维攻击,最终提升国际化的价值空间。
七、知识产权的本质及其战略用途
Grossman and Helpman认为对知识产权保护是为鼓励知识创新,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26]。Gaisford and Richardson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也可能允许垄断性行为,减少知识创新散播,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7]。Furman,Porter and Stern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论证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是创新绩效(以全球专利测量为例)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28]。但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过弱和过强的保护显然都是不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29]。
研究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的文献较少。Park选取了110个国家从1960年到1990年的数据,研究表明R&D、市场环境和国际一体化程度可以解释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差异[30]。Maskus and Penubarti利用了99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线性关系那么简单,当经济从最贫穷的阶段过渡到有一定技术模仿能力的中等收入阶段时,专利保护的强度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31]。Gould and Gruben对79个国家进行研究,得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这个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通常认为是受到了因果关系的误导[32]。
本文认为,以上研究直接地证明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完全不一样。知识产权更适用于发达国家,也就是社会价值生产占据主流的R 0.5工业经济与R 1.0信息经济时代的社会。在发达国家,专利保护可以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然,“保护”这个概念成立的前提,必然是两个对立面和一个暴力机关——权力持有人、权力施行对象(任何其他人,包括潜在的侵权者),以及权力的赋权机关。在国际层面上,权力的赋权机关就是国家(比如美国)或国际联盟(日本构建的美日军事联盟)的国际军事威慑力。发达国家一般依靠军事威慑,确保与不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命题7.1:知识产权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国家暴力机关或国际军事威慑力予以认可与保证。
由于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等,往往和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发展方向相关。因此一旦资源持有人在社会价值取向或者社会发展方向上被剥夺了支配权,就相当于被剥夺了全部支配权,实际上就是被剥夺了财产权。因为对资源的任何处置,只要不是社会价值取向,将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命题7.2:知识产权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与社会价值取向。
命题7.3:如果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失去了对私有财产的支配权,则等同于完全失去了对该项财产的支配权。
这样,将得出以下重要结论,该结论由本人在《后古典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相关章节[25]中做过分析与探讨[24]:
命题7.4:知识产权的本质,是通过对他人或其他国家资源的间接占有,全部或者部分地剥夺了他人或其他国家对自身资源的支配权。
简单地说,就是:
命题7.5: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
显然,本人给出的结论与目前学术界的观点截然不同。目前在经济学界以及法学界,一致认为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的确定与保护。虽然这是全世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但本人认为这种认识仅仅看到了问题的表象。以及为了进一步阐述知识产权的本质,本文做出如下解释:
首先所谓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作为社会权利必然是社会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天生具备。其次,作为对知识的尊重,可以通过成本收益法进行溢价补偿与奖励,而且所谓的成本在过去与现在都是可以精确测算的。第三,任何劳动都需要智力,如果一定要对脑力劳动区分贵贱或者对高智商给予社会认可,那么以成本为基准做个物质或者荣誉奖励机制是完全可行的。最后,任何智力劳动的成果,包括智力劳动者在内,本身即是社会培养的产物,其成果应该属于社会。因此,对智力成果的尊重,完全可以采取成本收益法给予极高奖励,但是当前发达国家在全世界推动的是财产权利剥夺法。采取权力剥夺法而不是成本收益法的内在原因,就是可以假借知识产权的名义剥夺他人与他国对自己财富或资源的支配权。这样,资源所有人或者所有国,对自己的资源将仅仅拥有名义所有权。
命题7.6:知识产权对智力成果的保护,不是采取成本收益法,而是权利剥夺法。
命题7.7:基于权力剥夺法确定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迫使资源持有人或持有国仅仅拥有资源的名义所有权。
当知识产权的跨国资源掠夺功能还没有被发达国家发现和使用时,或者当价值空间还以自然状态体现时,就需要对所有权进行直接占有——于是侵略战争就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发达国家发现了知识产权这个具有战略掠夺功能的跨国制度工具,而且这个制度工具有一件美妙的外衣——对智力成果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现在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的社会化属性越来越明显,价值空间一般以更加社会化的形式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上存在,对价值空间的掠夺转化为许可性掠夺。
最后,特别重要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军事实力无与伦比,而且结成了军事战略联盟,这使得他们在维持国际社会价值体系上达到空前一致。
命题7.8: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剥夺了他人或其他国家支配自身资源的权利,也就是剥夺了他人构建新价值空间的权力。
因此,不发达国家如果想对本国的资源行使支配权,必须经过所谓知识产权所有国的同意,而这种同意往往以价值空间的掠夺为前提。中国不仅全面成为世界工厂,更因为被世界发达国家隐形侵略,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提款机。
典型案例:中国2003年就开始主导的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2005年法兰克福会议上美国代表明确表示不讨论WAPI问题(即1N7506提案),中国代表团无奈退场。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压倒性的多数否决了中国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提议。美国政府表态,如果不接受美国标准,就动用军事力量干预台海和西藏等问题。中国政府被迫把无比巨大的局域网市场,拱手让给美国主导的Wifi标准。谁制定标准,就意味着谁掌握了专利的方向和体系。每年几千亿专利使用费流入了美国,这种隐性掠夺远远比显性侵略要有效而直接。
定义7.1:知识产权战略,是指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输出,剥夺或控制了其他国家对自身财产与资源的支配权,从而控制其他国家新价值空间的构建,最终以军事为后盾参与新价值空间的掠夺。
本文的上述观点被Thompson and Rushing的实证结果所检验[33]。他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的专利保护最低标准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除非该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过去,西方国家不惜发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武装占领其他国家的资源。现在,西方国家以先进武力为后盾,全球推行知识产权制度以达到对其他国家资源支配权的间接占有与控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可能采取相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对接时,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国军事实力,基于全球环境对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合理审视,要从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看待制度的输出与反输出。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西方制度,表面上看来是西方民主与人权概念的全球普及——例如知识产权是对智力的保护,但是如果深究其本质就会发现,这是普世价值观掩盖下的全球价值掠夺。
命题7.9:西方推行普世价值观的表象,掩盖了全球价值掠夺的实质。
八、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
目前,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这样重大的改革路径,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解读。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这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供给主义者则认为这正是他们所一贯坚持的供给创造需求的具体实践,而市场自由主义者则认为这项政策的完美实施需要给予供给侧厂商根据市场决定生产的自由选择权。
在后古典主义的视角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价值空间构建,也就是通过供给构建价值空间,以创造社会稀缺性等各种模式创造与引导社会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改革的模式是“结构化”,也就是要对价值空间进行重构再塑或者创新再建。在制度价值论的立场上,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价值空间的构建,以及价值通道的畅通。
后古典经济学坚持从多个维度看待经济现象,构建多维经济模型。本文认为,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体量的外围测度或者称为求和测度,比如研究GDP时倾向于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等不同价值维度的数值加总。后古典经济学认为,应该研究的是经济体的体量测度或者称为多维容积测度,明确不同价值维度或不同产业的社会属性,赋予高级产业更高维度或更高权重。比如研究GDP时,倾向于把不用价值维度的数值乘积或者至少通过加权的形式加总。本人给出的后古典经济发展模型,就是采取加权求和的方法[24]。这样就明确区分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总量上的质的区别。根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在1820年,中国和英国各占世界GDP 32.9%和5.2%,但同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白银4000万两,而英国折合1.5亿两。可见,把基于第一产业的自然经济与基于第二产业的工业经济进行简单加总进行“求和测度”,实在是意义不大。如果基于当时的价值维度进行“多维容积测度”——计算乘积或加权汇总,则英国的经济体量远远高于清代中国,这就是有效财政收入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定义8.1:外围求和测度,或求和测度,是指将不同价值维度或不同产业的经济数值进行简单加总,依据加总数值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测算方法。
定义8.2:多维容积测度,或容积测度,是指将不同价值维度或不同产业的经济数值进行乘积或加权加总,依据乘积或加权数值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测算方法。
基于经济体各个维度的价值分布进行求积或加权的容积测度,其意义要大于对经济体各个价值维度进行简单数值加总的求和测度。虽然求和测度有一定的意义——外围周长比较大的空间一般而言容积也比较大,但显然不是绝对的。在给定求和测度的情况下,容积测度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各个价值维度上的份额分布,也就是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在对若干可能的改革手段与预期目标进行评测时,所参考的标准就要既考虑外围求和测度,更要考虑多维容积测度。本文认为应该把价值空间的提升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依据对价值空间的容积测度作为对改革预期成果的主要评测标准。
九、小结
本文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式——稀缺性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并对其相关理论做了全面阐述。对稀缺性的批判,意味着对经济学出发点的革命性重构。制度价值论,则意味着把经济学范畴内各个生产要素重新定位于制度空间。价值空间的提出,包括价值维度、价值测度等,为我们结构化思考经济空间提供了新的模式。货币作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中性的,货币的信用基础是制度信用。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辨识文化与民主输出背后,带来的是对经济安全的破坏与隐性的价值掠夺。制度输出的典型例证就是知识产权,通过以武力为后盾对其他国家资源支配权的间接占有,取代了大工业时代对其他国家资源的武装侵略与直接占有。基于两个基本范式,本文提出了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经济改革的重点、测度方法与意义所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以稀缺二元性和制度价值论为范式基础,对经济学领域的宏微观部分进行全新重构,进一步完善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Malthus T R.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M].Courier Corporation,2007.
[2]Ricardo D.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M].Prometheus,1996.
[3]Musgrave A.Unreal assumption in economic theory[J].Kyklos,1981,34: 377-287.
[4]Barnett H J,Morse C.Scarcity and growth[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3.
[5]Lindert P H.Fertility and scarcity in America[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
[6]Meuris J,Leana C R.The high cost of low-wage work: E-conomic scarcity effects in organizations[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Forthcoming,2015.
[7]Huberman B A.Sociology of science: Big data deserve a bigger audience[J].Nature,2012,482(7385) : 308-308.
[8]Tufekci Z.Not this one: Social movements,the attention economy,and microcelebrity networked activism[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3,57: 848-870,
[9]Petty W.A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s[M].Brooke,1769.
[10]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1937.
[11]Marx K,Levitsky S L.Das k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M].Regnery Gateway,1996.
[12]Paul A.Samuelson.Wage and interest: A modern dissection of Marxian economic modl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6: 884-912.
[13]Say J B,Biddle C C.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M].Grigg,1851.
[14]Barbon N.Discourse of trade[M].1690.
[15]Bentham J.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M].Clarendon Press,1879.
[16]Samuelson P A.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17]Galiani F.On Money: A translation of Della moneta[M].Published for Dept.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by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1977.
[18]Pareto V.The mind and society[M].Рипол Классик,1935.
[19]Hicks J R.Value and capital: 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J].OUP Catalogue,1975.
[20]Menger C.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1981.
[21]Gossen H H.Th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rules of human action derived therefrom[M].MIT Press,1983.
[22]Jevons W S.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 [M].New York: D.Appletox and Company,1885.
[23]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MacMillan,1920.
[24]徐晋.离散主义与后古典经济学原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4(2) : 1-11.
[25]徐晋.后古典经济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6]Grossman G M,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MIT Press,1991.
[27]Gaisford J D,Richardson R S.The TRIPS disagreement: Should GATT traditions have been abandoned?[J].Estey Cent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de Policy,2000,1(2) :137-170.
[28]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 : 899-933.
[29]Maskus K 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global economy[M].Peterson Institute,2000.
[30]Ginarte J C,Park W G.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cross-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1997,26: 283-301.
[31]Maskus K E,Penubarti M.How trade-related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9(3-4) : 227-248.
[32]Gould D M,Gruben W C.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8(2) : 323-350.
[33]Thompson M A,Rushing F W.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tent protec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 exten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24(1) : 67-76.
责任编辑、校对:郑雅妮
作者简介:徐晋(1976-),江苏省涟水市人,管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柏拉图项目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6(01)-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