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萤火”微光暖城乡

2016-03-21刘富中张智富郭薇

党员生活 2016年3期
关键词:萤火社工街道

刘富中+张智富+郭薇

“有人把我们社工叫‘萤火虫,很形象。”陈策楼镇社工站站长、“中国最美社工”蒋俊杰说,“‘萤火虫力量微小,但对活动中接受帮助的人而言,却是阳光。”

富于想象的黄州人,让“萤火虫”发出温暖城乡群众的道道荧光,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由“缺手段”向“聚资源”转变

一叠红纸,一双巧手,刀起无声,纸屑落地,一幅精美的“福”字作品,在蒋俊杰手中成形。“我们村叫王福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所以,我今天教各位老人家剪‘福字……”

在陈策楼镇王福塆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蒋俊杰正在上手工课,坐在她面前的30多名学生,都是村里的老人。

下午放学后,建新社区的“四点半学校”热闹了起来, 20多名留守儿童陆续来到学校,在社工的辅导下,认真做完作业,开心地玩起了游戏。这个“四点半学校”正是为了填补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两个小时的“失管时间”。

无论是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是“四点半学校”,都是黄州区“服务再造”的载体,更是“党建+社工”的阵地。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社工,我们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延伸党组织服务的触角。”黄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继波说。

在黄州区的40多万人中,“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障者的比例将近6%。为了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各个街道纷纷开始行动:2014年11月,黄冈市第一个街道社工机构“梁嫣红赤壁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宣告成立,“中国最美社工”梁嫣红在挂牌仪式上向大家阐述社工的意义:“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一个服务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环境的学科和职业。”

赤壁街道的成功示范,起到了带动效应。2014年11月,东湖街道投入22万元,与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引进4名专业社工,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社工服务站;2015年10月8日,堵城镇刘塆村成立全市第一个村级社工服务室;10月20日,陈策楼镇出资10万元,从武汉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进12名专业社工,建起全市首家服务农民的公益性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陈策楼镇社工服务站……

“‘党建+社工,将政府、社会、社区、社会组织四方融通,形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既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又提供了大学生就业岗位,是共享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2015年10月2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在黄州区调研时,对“党建+社工”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忙事务”向“抓服务”回归

党建的落脚点在哪里?黄州区党员干部认为,一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服务好人民群众。然而,实际工作中,有时不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水里按葫芦”。

“我们以推进‘服务再造工程为抓手,通过社工策划和组织涵盖关爱、教育、联谊、文娱等党建活动项目,解决了党委、政府服务党员与群众的‘桥和‘船的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黄州区区长骆志勇说。

社工们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和党政工作的需求,天天开展针对性活动。“全国文明村”王福塆村的村支书范学军说,前不久,他们村表彰了“好婆媳”、“好妯娌”、“十星级文明户”,并为“钻石婚”村民举办婚礼,就是社工站帮助策划和组织的。

“以前的社区活动,一般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不仅耗时耗力,也因为经费的限制,使得有些活动不够吸引人,组织也相对松散。如今由专业社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既缓解了街道和社区人力不足的问题,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还培养和锻炼了本地的社工队伍。”东湖街道办事处主任童文军说。

长江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钱智勇有了全天候抓经济的时间,通过把边边角角的140亩土地从群众手中收回来,变闲置土地为“创业热土”、变闲置资产为发展集体经济的“优质资源”,建起5个服务型企业,2015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社区2000多居民就业率达95.8%,跻身全省“充分就业社区”行列。

由“单打一”向“多元化”拓展

由3个物业型小区、6个单位型小区、1个散户型小区组成的赤壁街道三清社区,居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1.21万居民,考验着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

然而,社区只有4名干部。在接受了街道“党员社工化”培训和专业社工的言传身教后,她们取得了社工资质。在引进黄冈市静远心理咨询中心的4名心理辅导教师后,她们灵活地运用“社工三大工作手法”,即个案、小组、社区,通过“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成事”,给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婚恋辅导、家庭教育等服务。前不久,三清社区捧回了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的“社区发展创新奖”。

37岁的刘志是刘塆村村支书兼村社工室主任。几年前,他将年收入数百万元的企业托付给别人,立志回乡报效桑梓。他垫资20多万元,把村委会旧办公楼修缮一新,挂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牌子,成立社工室。以社工室为经,四点半学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志编修组、环境卫生组为纬,织出了共融、共建、共享的美景。

去年重阳节,社工室策划并举办了刘塆村首届孝亲敬老节。83岁的刘少清老人在“百叟宴”上即兴作诗:“恰逢盛世又重阳,百人娱悦聚华堂;携手共筑中国梦,拳拳敬老福久长。”

自从来了社工,赤壁、东湖、陈策楼和刘塆孵化出268个社会组织,吸收4.6多万名居民为会员,吸引40%的居民参加兴趣或服务活动。几个乡镇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的头头脑脑们,除了干部、党务工作者身份,还多了一个头衔:社工。赤壁街道称此为“一引双培”:引进专业社区工作团队,培育本地社会组织、培训本土专业社工,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

“党建+社工”服务模式,改变了组织部门“单打一”的局面,实现了“多元化”的拓展。“社工服务是党委、政府公共服务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在“党建+社工”模式向纵深推进时,黄州区委书记肖燕梅表示,他们将努力把“党建+社工”服务模式打造成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党建特色品牌。

猜你喜欢

萤火社工街道
青春社工
热闹的街道
萤火与共,赠我黄金钟
热闹的街道
萤火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街道等
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