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

2016-03-21叶陈刚武剑锋

当代经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关联公司治理社会责任

■叶陈刚,王 孜,武剑锋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4)



公司治理、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

■叶陈刚1,王孜1,武剑锋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以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J-F系数法从环保目标、法规和惩处构建环境绩效,考察了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探讨了政治关联在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和两权分离促进了环境绩效,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政治关联会抑制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正向提升作用,拓展了环境绩效的研究视角,为提升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环境绩效;环境溢价;社会责任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60201.1137.004.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2-1 11:37:33

一、引 言

从广东鹤山公众制止核燃料项目,到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备受关注,折射出公民对改善环境日渐高涨的良好意愿;从康菲石油公司对渤海湾漏油事件提出赔偿金额,到新安股份管理层因涉嫌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被处罚,再到“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的施行,反映出政府对企业逐渐强化的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从实务界到理论界,公司治理、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的研究方兴未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市场失调的表现,政府和社会施加外部驱动力给企业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管和环境治理,企业自身也受到主动实施环境行为的内部驱动力,这种内外部的力量通过环境消耗和环境维护的不断博弈达到平衡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环境绩效水平可以降低市场失调程度。Ramanathan(2014)研究发现环境绩效的最终效果主要靠企业内部运营来实现,其次是经济压力、环境法规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同样影响环境表现水平。[1]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来讲,企业既需为负面的环境后果付出代价,也可以从正面的环境效果中受益,Charl(2011)认为企业有动力也有压力实施环境管理行为。[2]那么股权性质、董事会和高管契约等公司治理特征是否会影响环境绩效?政治关联能否提升环境绩效?政治关联在公司治理和环境管理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亟需从理论和经验上得到解决。

本文考察了不同的公司治理因素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对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政治关联在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两者关系中作用。本文的增量贡献在于:通过环境法规、环保目标和政府奖励惩处3个维度和5个指标构建环境绩效指数,运用Janis-Fadner (J-F)系数将企业的环境事故、环境惩罚、未通过环保核查等负面效应更准确地反映出来,丰富和完善了环境绩效衡量和评价指标;将政治关联纳入环境绩效视野,分析政治关联对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的调节作用,拓展了环境绩效的研究视角,为提升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

环境信息的特殊属性使得委托人难以监督和控制代理人的环境行为,为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公司治理通过安排各种制度和契约解决双方的代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收敛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保障委托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Christopher,2015),[3]减少企业“搭便车”行为,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Salo,2008)。[4]国有企业投资环境管理会增加运营成本降低竞争力,但如果国家的目标为优先实现社会利益,国有企业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国家目标,领导者因优先选择国家利益增加了晋升砝码。从压力角度分析,国有企业对解决就业、保护环境、增加社会福利有更重的责任,国家也能更直接地对其控制和传递自身政策导向,企业此时不仅仅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在政府的压力下更有可能承担环境责任;从激励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他们更容易获取异质性资源也有更多“退路”,对经济损失的担心低于非国有企业,有动机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如Ghazali (2007)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5]国有企业对环境绩效是一种正向影响,据此分析提出假设1a:

假设1a: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更高

董事会的规模是公司治理和战略控制的重要因素(高明华,2014),[6]董事会规模越大,代表管理层异质性增加,环保人士和具有专业环境技能的董事越多,其环境偏好和环境敏感性可能引导企业做决策时考虑环境管理,从口碑和环境外部性的长远考虑,也愿意在环保和环境宣传方面承担成本;其次,大规模的董事会意味着更多的政治资源,有机会获得更多外部投资,也可能更早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再者,董事会的规模越大,彼此监督的水平增加,如果企业做出了不利于环境管理的决策,会被更早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应对,Elsayed(2009)证实了董事会虽然会增加组织协调成本,同时也对提升环境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7]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b:

假设1b: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环境绩效越高

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物,他们不代表企业任何一方的利益,会从企业自身出发并顾全大局,履行监督的职责(李维安,2014),[8]避免董事会决策“一言堂”的局面。独立董事大都由高学历的学者或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担任,一方面他们道德水平较高,其中不乏环保人士和环境敏感型人士,另一方面没有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Charl,2011),[2]在监督时更有可能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内部受监督的水平,他们有监督和协调企业是否实施环境责任的动因,据此提出假设1c:

假设1c: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环境绩效越高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董事会无法有效实施监督职能,本应由董事会选拔公司的总经理等高层执行官员负责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事务,并决定他们的奖惩制度,两职合一使董事会难以评价总经理的环境保护行为、也难以监督和解聘总经理,权利的放大使董事会被董事长操纵。Patton等(1987)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进一步增加了环境信息不对称水平,监督机制无法有效运行时,增加了委托代理问题,此时董事长可能会为谋求一己私利损失委托人的利益带来逆向选择问题,[9]在这种权利高度集中的情形下,企业舞弊可能性增加,管理层很有可能选择个人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的环境规划,因此提出假设1d:

假设1d:相对于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两职分离企业的环境绩效更高

董事会对经营者管理能力的度量和薪酬支付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热情,尤其可以增加他们决策控制的科学性,并愿意承担决策控制的风险。当经营者的薪酬与短期利润紧密联系时,他们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但实际上,社会福利中的环境诉求是长期的,企业相应做出的环境战略不可能短期实现,Pascual (2009)发现环境风险特别是可能的环境事故,会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10]管理者此时会将自身利益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弥合彼此的利益分歧,做出最优决策,此时高管薪酬和环境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e:

假设1e: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越高,环境绩效越高

(二)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

Stigler(1971)提出的部门利益理论则认为政府规制作为“掠夺之手”,[11]代表了特殊利益集团寻租,环境角度的政治关联意味着一种腐败,利用自己的实力加入有权力的环境组织或政府组织以降低环境法规评价标准,或利用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行贿手段与政府部门建立政治关联,或邀请政府官员和环保机构成员成为公司董事以逃避企业的环境责任,高管在企业和政府间的角色转换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利益重叠会带来职能扭曲。另外,地方政府本身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主动放松对企业的环境管制,双方一拍即合,通过政治关联各取所需,政府为企业制定了非常低的环境标准,企业则在这个最低标准内经营发展,极力压缩环境投资,长远来看,整个社会环境利益会逐渐恶化,Charles(2006)通过实证发现,企业的政治支出成本与环境绩效有强烈的反比关系,[12]也就是说企业的政治关联策略使它们故意忽略环境责任、歪曲环境绩效,出现重大的道德失误。基于部门利益理论提出假设2:

假设2: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越高,环境绩效越低

(三)公司治理、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

姚圣(2011)发现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13]雷倩华(2014)证实政治关联会削弱政府的环境监管效果,[14]政治关联可能出现“权钱交易”的寻租行为,企业企图脱离法律轨道或走法律的擦边球,通过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以获取特殊服务;其次,聘请政府高官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多代理成本,如管理者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将更多精力花在维护政治联系上、要求更多的薪资等,都会降低内部治理的效率和水平;另外,有效的公司治理依赖于公开的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管理者为个人私利忽略企业长期利益,降低企业公司治理的能力,进一步弱化了公司治理为环境绩效创造的效益。政治关联弱化了公司治理和环境绩效的关系,假设3如下:

假设3: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越高,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越低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中认定的16个重污染行业,选取2009~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按照下列标准进行了筛选:剔除数据不满连续五年的公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剔除财务状况异常的ST、PT公司;为消除极端值影响,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或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进行Winsorize处理,最终得到267家公司,1 602个有效样本。

ISO14000、环境友好型企业、是否出现过重大环境污染、环保核查、是否受到过环境处罚数据分别来自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市公司年报、中国经济新闻库、国家环保部网站、地方环境保护总局网站,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二)环境绩效的衡量

Henri(2008)认为环境法规、环保目标和政府奖励惩处是环境绩效指标最重要的三个维度,[15]它们对环境绩效指标的量化有重要作用,基于Henri的观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环境绩效:企业是否通过ISO14000、是否评选为环境友好企业、是否出现重大环境事故、是否通过环保核查、是否因环境问题受到过处罚,请参见表1。

表1 环境绩效变量选取与赋值表

Testa(2014)发现能源密集型企业对国际ISO14001标准反应敏感,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短期和长期环境绩效都有明显提高;[16]环境友好型企业具体数据由企业统计和提供,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全面性和可信度较高,可以作为企业环境绩效良好的评定标准之一;重大环境事故代表的环境问题深度最有参考性,是企业最真实的环境表现,负面信息的可信度更高,其代表的环境问题也更严重;地方环保部门利用上市公司寻租并非鲜见,无论是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还是当地法治水平的限制,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核查效果远小于国家环保部门;在面对企业的环境问题时,负面惩处比正面奖励更有代表性、说明性和真实性。

运用Janis-Fadner系数来计算环境绩效,J-F系数最早用于内容分析法计算企业合法性,本文中将J-F计算方法引入环境绩效(EPI)中,具体计算公式方法如式(1):

在式(1)中,EPI代表环境绩效,p代表正面环境绩效总得分,q代表负面环境绩效总得分,EPI指数的取值范围从-1到1,数值越接近于1,代表企业的环境绩效越好;数值越接近-1,代表企业的环境效果越差。

(三)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衡量

股权性质用State表示,国有企业有实力也更有责任承担环境责任;董事会规模用Bsize表示,Elsayed(2009)证实大规模董事会可以增加环境绩效;[7]独立董事比例用Pctind表示,Charl等(2011)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受监督水平,对企业的环境监督性较高;[2]两职分离用Dual表示,总经理和董事长由不同人任职时,赋值为1,两职合一时赋值为0;高管薪酬用MS表示,Pascual(2009)认为,薪酬越高的管理人员,越有可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短期利益;[10]借鉴杜兴强等(2011)的研究方法,[17]关注企业与当地政府或其他公共相关方的关系,根据数据库企业高管简历,如果高管过去或现在有在政府、党委纪委、人大、政协常设机构、法院检察院任职则认为高管拥有政治关联,政治关联指标(PC)为高管政治关联人数除以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

(四)控制变量的选取

企业规模用Size表示,较大的公司倾向于进行更多环境管理(吕峻等,2012);[18]资产负债率用Lev衡量,债务杠杆失衡的企业,没有更多实力和精力考虑环境问题;盈利能力用总资产收益率ROA表示,盈利能力高代表了企业有较好的成长性,更有可能承担环境责任;上市公司年份Year和行业Industry哑变量。

(五)计量模型和变量说明

通过构建的模型(2)至(4)来检验文中提出的研究假设1至3:

其中,EPI用来反映企业环境绩效水平,在实证过程中使用股权性质State、董事会规模Bsize、独立董事比例Pctind、两职分离Dual、高管薪酬MS5个细分指标替代公司治理指标CG,具体变量定义与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与说明表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报告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环境绩效EPI均值为0.5,中位数为1,说明大部分样本企业的环境绩效处于正向水平,即正面环境效应大于负面环境效应,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企业间环境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股权性质State均值为0.65,研究样本中有64.6%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国家,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形大致相同;董事会规模Bsize最大值为2.890,最小值为1.609,说明研究样本的董事会规模偏小;独立董事比例Pctind中位数和均值分别为0.333和0.365,总体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两职分离Dual平均值为0.88,中位数为1,实行董事长和总经理分离制度的样本公司较多;高管薪酬MS的最小值为1.040,最大值为1.718,可见高管间薪酬差距较大;政治关联指标PC中位数为1.61,均值为2.53,说明样本企业间的政治关联程度较低。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的检验结果

表4报告了自变量为公司治理的细分变量、因变量为环境绩效EPI的回归结果,由第1列可以看出,环境绩效与股权性质的系数为0.0398,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t值为2.28),说明国有企业一方面有政府的强大后盾,不必为环境投入带来的巨大成本和竞争力降低而担心,另一方面面临政府给予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更大压力,环境管理更为积极,假设1a的股权性质得到验证;从第2列可以看出,董事会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206,同环境绩效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大规模的董事会中可能存在环境偏好型领导者,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不会忽略环境因素,且董事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更大的内部监督水平,假设1b的董事会规模维度得到验证;有第4列看出,两职分离与环境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719,t值为2.92,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不同人担任,可以积极促进企业环境水平,假设1d的两职分离维度通过检验。

另外,从表4第3列和第5列可以看出,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薪酬单独进入模型回归时,与环境绩效的回归系数为负,与预期的符号相反,并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1c和1e没有得到验证,可能的原因是我国独立董事比例较低、执行力较弱,并非管理学的专家对财务报表不甚了解,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另外,高管有动机向独立董事隐瞒真实的信息,不充分、不及时的数据无法暴露企业可靠的环境情况,这就失去了独立董事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基础;我国的高管薪酬较少与环境效益挂钩,甚至出现严重的环境事故都不会影响管理者收入,他们的薪酬更多是基于企业业绩的契约安排,那么单纯依靠市场价值、忽略环境价值建立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机制就存在很大局限性。

表4 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回归结果

(三)公司治理、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的检验结果

表5报告了政治关联对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将PC单独放入回归模型中进行检验,从第1列可以看出,政治关联与环境绩效显著负相关(系数为-2.201,t值为-16.57),假设2得到验证。这表明政治关联程度越高,企业环境绩效越差,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政治关联的动机更多是逃避环境规制。

在第2列中,股权性质和政治关联交叉项的系数为-0.874,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政治关联水平的提高,股权性质带来的环境绩效好处被削弱,假设3中的股权性质维度通过检验。从第2列可以看出,董事会规模和政治关联交互项的系数为-1.654,t值为-3.01,在1%水平上显著,假设3中的董事会规模维度通过验证。结果说明若董事会规模与环境绩效的正向关系存在时,政治关联会削弱董事会规模带来的环境绩效效率,二者的关系随着政治关联的提高而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由第3至5列可以看出,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分离、高管薪酬与政治关联的交叉项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样本公司的政治关联程度对独立董事、两只分离和高管薪酬提升环境绩效的效应较弱。总体而言,假设1中的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三个维度通过验证,假设1中的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薪酬维度没有通过验证;假设2中的环境绩效与政治关联显著负相关,通过验证;假设3中的股权性质和董事会规模两个维度通过检验,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和两职分离维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5 公司治理与环境绩效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首先替换关键因变量环境绩效,将正面环境绩效总和与负面环境绩效总和加总,以替代利用J-F指数法计算出的EPI指数;其次,换关键自变量政治关联,使用高管是否具有政治关联的哑变量PC-Dum,以替换政治关联的指标PC;最后,将后一年度的环境绩效与前一年度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政治关联重新做回归,以检验之前结果的可靠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稳健性检验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模型中主要变量的显著性基本没有实质变化,需要关注的是,原回归结果中政治关联和两职分离的交叉项系数虽然为负,但是不显著,在稳定性检验中,Dual*PC-Dum的系数为-0.410,t值为-3.23,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政治关联会抑制两职分离带来的环境效果;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并且随着政治关联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上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选取2009年到2013年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衡量了样本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探讨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是否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有促进作用,并着重分析了政治关联是否会抑制公司治理带给环境绩效的好处,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优于非国有企业,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环境绩效水平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和政治关联程度越高的企业,环境绩效水平更低;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与环境绩效的正向关系存在时,政治关联会削弱这三个公司治理细分变量提升环境绩效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企业环境保护的付出和收益较难衡量,并且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环境评价的数据库,对于环境绩效的测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维度,全面考察公司治理对环境绩效的作用;再者,可以从政治不确定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于公司治理和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Ramanathan R., Poomkaew B., Nath P.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Pressures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irms [J]. Business Ethics: A European Review, 2014, 23(2): 169-182.

[2] Charl V., Naiker V. The Effect of Board Characteristics on Fir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37 (6): 1636-1663.

[3] Christopher S. A., Jennifer L. B., Alan 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entives, and Tax Avoidanc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5, 60(1): 1-17.

[4] Salo 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ustry and Country Effects [J]. Competition & Change, 2008, 12 (4): 328-354.

[5] Ghazali N. A.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Some Malaysian Evidence [J].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7, 7(3): 251-266.

[6]高明华,苏然,方芳.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及有效性检验[J].经济学动态,2014(2): 24-35.

[7] Elsayed K., Paton D.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Does Firm Life Cycle Matter? [J]. Business Strategy & the Environment, 2009, 18(6): 397-413.

[8]李维安,徐建.董事会独立性、总经理继任与战略变化幅度——独立董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4,17(1): 4-13.

[9] Patton A., Baker A. J. Why Won't Directors Rock the Boat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7,12: 10-18.

[10] Pascual B., Luis R. 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 Integrated Agency-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52(1): 103-126.

[11] 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1): 3-21.

[12] Charles H. C., Dennis M. P., Robin W. R.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y: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Expenditur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6, 67(2): 139-154.

[13]姚圣.政治关联、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1(4): 78-85.

[14]雷倩华,罗党论,王珏.环保监管、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9): 111-121.

[15] Henri J. F. Journeault 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nadian Manufacturing Firm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87: 35-49.

[16] Testa F., Rizzi F., Daddi T. EMAS and ISO14001: the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ly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 68: 165-173.

[17]杜兴强,曾泉,杜颖洁.政治联系、过度投资与公司价值——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11(8): 93-110.

[18]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 9(12): 1856-1863.

(责任编辑:张丹郁)

Corporate Governance,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Ye Chengang1, Wang Zi1, Wu Jianfeng2
(1.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China; 2.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China)

Abstract:Using listed companies in heavy polluting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2009 to 2014. We calcul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rom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rules and punishmen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d explores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tate,board size and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improv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the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the enhancing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weake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w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political connection;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nvironmental premium;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作者简介:叶陈刚(1962-),男,湖北蕲春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审计与公司治理;王孜(1987-),男,河北邢台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与公司治理;武剑锋(1981-),女,山西寿阳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会计与公司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02)与国家留学基金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06640032)及大信审计教育研究基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10-23

DOI:10.13253/j.cnki.ddjjgl.2016.02.004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2-0019-07

猜你喜欢

政治关联公司治理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