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州重启限购看民间投资

2016-03-20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网约舆情政务

从苏州重启限购看民间投资

【舆情回放】8月12日,苏州成为第一个重启限购的二线城市。作为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主力的苏州,在2011年启动第一次限购之后的几年间,苏州房地产业中的民间投资占比从80%跌落至70%以下。

【网络舆情】

@广州日报:苏州此次首次启动限购版本,很显然也开启了二线城市限购2.0版本的启动,对于其他城市是有启示意义的。从调控的动向来看,二线热点城市基本上会出台此类严厉的政策,主要是10个城市,包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合肥、南京、苏州、杭州、厦门和合肥。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多多少少后续或者说第三季度会有收紧政策的出现。

【决策点睛】去库存和去杠杆意味着曾经不断上演的房地产暴富神话一定会渐行渐远。民间投资的房地产围城正在松动。当然就眼前来看,即使民间投资离开房地产,也会继续蛰伏。政府仍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让投资者看到机会,让制造业看到希望。维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诚意。也只有这样,公众才能从政务舆情回应中获得有价值、有分量的信息,各种舆情事件才能得到有效平息。

【网络舆情】

@法制日报:将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规定落到实处,需要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态度,查清事件缘由,如实向公众公布信息,及时发布处理结果,给公众一个完整的信息公开

@浙江日报:在舆情事件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做到快速反应,避免谣言、虚假信息流传,最终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

@和讯网:《通知》的出台意味着,政务部门尤其是基层机构在舆情应对的问题上至少要上两个台阶:一是由不敢说、不愿意说转向必须说、敢于说;二是由必须说、敢于说转向有话好好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要求责任主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后者要求增强回应关切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决策点睛】 《通知》出台之后,政务机构在舆情事件尤其是重大舆情事件中要想玩些类似于“躲猫猫”的游戏已经没有太大的可能,靠含糊其辞的官方通稿、套话连篇的官样文章来遮掩问题也无法行得通。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赢得网民尊重,也只有及时发布信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用更规范、严格的制度来推动信息公开,才能占据话语权的制高点;同样,也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公开,才能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建设更为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行政部门在“设租”问题上天生都有“多多益善”的倾向,这需要上级在源头上予以把控,这也是为什么要有行政许可法以及立法法的原因所在。——针对网约车平台公司、驾驶员和网约车分别还要申请许可证、驾驶员证和运输证的有关规定,有观点质疑 :三证何不合一?

猜你喜欢

网约舆情政务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网约工”身份困扰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政务云上看政情
特鲁多:被政务“耽误”的网红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