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6-03-19张群英

求知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感成为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语感教学应着眼于阅读教学,着力于写作实践。本文从重视阅读积累,学会揣摩比较;强化朗读训练,享受背诵乐趣;巧设问题情境,展开想象翅膀;展开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感;阅读教学;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03

基金项目: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张群英申报的课题《初中语文作文仿写策略研究》为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2011019);

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申报的课题“读书活动课程化研究”为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2011020)。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基本理念”部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中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1]在各阶段目标中对此又加以具体化,把语感培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2]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3]

据让·皮亚杰(J.piaget)关于个体智力年龄阶段的划分方法,初中阶段为思维上的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正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机。语感主要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中不断地积累。

一、重视阅读积累,学会揣摩比较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语言,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词语积累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就能实现目标,叶圣陶先生指出:“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说道:“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往往挣脱语言系统规则,以便表达特殊的意义和内涵,这时语言便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中学生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要体会其中的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积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语感还要注意运用揣摩比较的方法。学生要有“咬文嚼字”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比较、揣摩语言文字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增强语言差别的感受,把握用词的妙处。常用的方法有:抓关键词;留意将名家的原文与改写文进行比较,用关键字进行规定情景的造句等。

二、强化朗读训练,享受背诵乐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朗读过程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发声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口腔发声来刺激大脑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和敏锐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诵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朗读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教师应加强朗读示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在语音轻重、语气、语速适当、语调抑扬等问题上做足功夫。同时,还要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如感情奔放的,全班齐读;感情委婉的,学生跟读;戏剧文学,分角色读等。此外, 教师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诵读实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但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于多背,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很多名篇,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余光中的《乡愁》等,这些文章词句优美、生动形象,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文章加以背诵,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

三、巧设问题情境,展开想象翅膀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师的每一次言说都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理空间。学生对教师言说的认知理解,大致经历了接受话语意义、建立问题空间→对信息进行认知处理→做出行为上的反应四个过程。教师课堂提问就是帮学生建立一个问题空间,在问题空间里,学生依据问题空间的类型进行信息处理,以填补信息空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行为动力,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和筛选从头至尾都置于教师的掌控之下。学生要填补信息空缺,思维必须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才能解决问题,较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感的重要成分,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给予关注。席勒曾言:“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力的活泼性有关;就范围而言,与想象力的丰富性有关。”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感知描写性语言文字时,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深刻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例如,读柳宗元《江雪》,想象出画面:飞鸟绝迹的群山,杳无人迹的古道,皑皑白雪覆盖大地,唯有一渔翁驾一叶扁舟,垂钓江上,空旷寂寥得让人发怵。学生对这些文字的感受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为语感。写作教学能从语言方面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润饰成文等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教师可着重进行如下训练: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写日记、周记、随笔;抄写、仿写、改写;做读书笔记等。在写作上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文字,擅抓特点,引导学生推敲自己的习作,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进行删、改、调、换,强化对语言运用准确性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语言分寸感;描述事物要善于抓住特点来写,运用准确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形象;行文要做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二是写出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状写,表达出自己的意趣。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语感教学更是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只有确立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才能解决传统的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 平.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教学例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语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