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2016-03-19何悦
何悦
摘 要: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从增强理论武装、强化文化育人、深化实践育人三个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究,希望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高度凝练的24个字分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国家、社会、个人指明了前进指明了方向,亦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梦”,当代大学生都将全过程地参与,并在这个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将决定国家的未来走向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尤其需要关注大学生这一群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使他们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理论武装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按照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实施方案,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4门必修课。由于各门课程的理论基础不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整体性融入每门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课程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突出某一层面的讲解,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唯物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等, 讲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应有之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和法治观的继承和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在认识上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西方普世价值的界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是造就“四有”新人,更侧重于个体的价值修养与习惯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内容,在教材体系中均有对应的章节,比如“爱国”是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敬业”主要在第五章第二节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诚信”主要在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有所体现,“友善”是第五章中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培养大学生精神信仰;以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为基础,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行,从个人层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角,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史实、理念、规律,论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这不仅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始终,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是大学的精髓与灵魂,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任,根本上依靠文化来实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校园文化正是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就抓住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突出校训载体,在历史传承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源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征,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高校应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校校训的契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融入师生熟知的校训中,把校训文化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实现大学校训与时代主旋律的互通互融,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
其次,突出活动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方法上要贴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交汇点,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寓教于知识、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竞赛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桥梁,在改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同时,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突出环境载体,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这既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也说明了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因此,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环境的联系点,利用好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构建起覆盖教室、宿舍、食堂,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元素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看,又可赏;既可感,又可悟。
三、依托实践教育基地,深化实践育人
1.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红色教育基地以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探索国家出路、寻求国家富强的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素逐一细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红色教育基地空间上分布的广泛性,更为大学生开展和弘扬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以四川省为例,在川东地区有邓小平故居、朱德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川南地区有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吴玉章故居、赵一曼纪念馆等,川西地区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摩西会议遗址等,川北地区有苍溪红军渡纪念馆等。这些红色教育基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静态化、抽象化变为动态化、形象化,内容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从而引起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要素的情感共鸣,推动形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2.依托警示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警示教育基地,具有警示和教育两大功效:一方面,警示大学生应遵规守纪;另一方面,教育大学生,使其感受到自由的可贵,强化其公正意识、法纪意识、规则意识。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载体,不仅扩展了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而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说服力、震撼力,易于触及大学生的思想灵魂,筑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学校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应以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警示教育为重要抓手,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和政法部门的阵地优势,形成警示教育基地共建合力,通过文字、图片等展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层次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文化氛围,打造以案说法、以图示警、以文化人的警示教育体系, 实现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性互动,为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生命力。
3.依托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应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长远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外部环境,健全与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机制,依托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引导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每个大学生只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在就业创业之路上成长成才;只有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指引下进行就业创业,才能在就业创业之路上走得更加平稳踏实;同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会伴随他们就业创业实践的全过程,而就业创业的艰辛、实践的历练、经验的增长也会让大学生更加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