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居住证安定那些漂泊的心

2016-03-19姜赟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来者特大城市外来人口

姜赟



让居住证安定那些漂泊的心

姜赟

居住证,让每个城市敞开了对外来者开放包容的胸襟,制度性地发出召唤——“来了,就是这里的人”

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元旦开始实施。具有统一赋权功能的居住证的落地,不仅降低了流动人口居住异地的门槛,也框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福利,定将带给2.53亿流动人口一个更确定也更自由的未来。

居住证是一种终结,意味着很快即可告别暂住证时代。“多年前,他背上行囊,踏上这座繁华的都市,意气风发。多年后,他手捧自己的骨灰,站在这城市的十字路口,茫然四顾。”一位90后年轻人写就的诗歌,道出了进城务工者的境遇变化与内心无奈。如果说,暂住证的背后,只是一种“临时居住”状态的证明,那么居住证,不仅在字面上让人有了一些“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为居住者提供更多权益保障,其明确附带的“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涵盖了生育、教育、法律、出行等方面,相当于获得“准市民”资格。一字之差,背后是群众权益的确立与保障。

居住证也是一种开始,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由于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小城市早就处于“求人若渴”的状态,而落户特大城市限制依然严格。对无数漂泊他乡的人来说,居住证改革“打开了一个口”,给了人们希望,也给了更多选择。有专家指出,“推行居住证是户籍改革有益过渡”。确实,已有不少城市早就在探索居住证改革,并为持有人设置落户通道。甚至在特大城市中,上海已实施居住证积分落户,北京正在就居住证积分落户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国家版”居住证的出现,有利于在更普遍的层面整合相关做法,为下一步的户籍改革做好必要的经验和条件积累。

一举打破数亿人口身份标签的“破冰之举”,无疑值得时代铭记。回首过往,从着眼于城市外来人口治安管理的“暂住证”,到福利种类与水平不同的“地方版”居住证,再升格到全国保障程度基本均等的“国家版”居住证……一字之变、一层之跃的背后,反映出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改革指向,传递出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暖意,昭示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度。

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应声而落,需要直面接踵而来的新挑战。即便是最基本的公共福利,也需要一些地方及时出台政策跟上改革脚步,需要各地认真做好协调和对接,不让居住证的含金量消失在“最后一公里”,不让治理因素成为人民“获得感”的拦路石。

漂在异乡,心泊何处?曾经众多流动人口的心中疑问,如今有了一个落定的答案。居住证,让每个城市敞开了对外来者开放包容的胸襟,制度性地发出召唤——“来了,就是这里的人”。“此心安处是吾乡”,让每个来异乡追梦的人,找到家的感觉,唯有如此,外来人口才会有更多贡献的积极性,城市活力才能充分激发,中国的城镇化步伐才能迈得更为坚实。

猜你喜欢

外来者特大城市外来人口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不同流动类型外来人口的知觉压力现状
跻身特大城市,郑州跨河发展大郑北箭在弦上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
资源紧约束下特大城市耕地占补平衡的思考
“本国人”与“外来者”:洛克的政治同意问题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
关于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