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与实践
2016-03-19李晓康
李晓康
基于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与实践
李晓康
1998年教育部对原有的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修订,在本科专业中将统计学设置为一级专业学科[1],这对促进统计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同时具备统计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培养明德博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实际,确定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统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能熟练地分析数据并解释结果,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或在科研或教育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研究和教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教育发展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强化专业综合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按照“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3实现框图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题情境的方法,即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提出“情境化”,情境创设“生活化”,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获取生物学知识,并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更好地贯彻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将目标划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关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的子模块构成,分别通过相关课程及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关于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有数学知识、统计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及经济学知识;关于能力目标,要求具备的有数学思维能力、统计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关于素质目标,要求具备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良好的身心素质.
4专业综合改革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框图的实现,坚持“育人为本、内涵建设、综合改革、特色发展”的理念,实施专业综合改革.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1+3模式,即第1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学习,第2~4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专业实践环节的学习.
4.2教学团队建设围绕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建立了数学类课程和统计学类课程两大课程群和专业教学团队.
4.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加强公共平台建设,促进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教材建设,鼓励专业教师结合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编写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1)电磁吸附工装的应用 目前电磁吸附工装在工件搬运及机械加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磁力吸盘对铁磁性材料进行吸合固定,如机械加工车削、铣削、磨削、镗削、锻件模具加工的紧固工作。
4.4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环节比重,确保实践环节的学时与学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保护绿水青山,古已有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保护自然便是保护人类自己,“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古训,一语千年传递尊重自然的声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一语中的传承顺应自然的声音。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自然,保护自己。我国古人的敦敦教诲,仍以持续的精神力量,指导我们的生活。
5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改革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是进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环节.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为此,此次培养方案改革主要对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
EOT、Vfb和Ig是表征高k栅介质材料电学特性的重要参数。EOT主要反映了纳米器件栅结构的栅控能力(与单位面积电容值(Cox)有关),EOT的不断微缩是纳米器件持续改善短沟道效应的主要手段之一。Vfb主要反映了栅结构介质层固定电荷和缺陷的影响,是决定纳米器件阈值电压和可靠性的关键参数之一。Ig主要反映了栅介质材料的漏电特性,是决定纳米器件功耗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在Al掺杂的HfO2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过程中,要对其EOT、Vfb和Ig进行综合优化。
(1)科学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减少交叉重复,确保课程开设必要、合理,各门课程衔接有序,使每门课程和每个环节都能承载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任务.
(2)同一学科基础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打通设置,建立课程平台,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确定每门课程的内容,采用统一课程编码、学时和学分,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学分达总学分25%以上,实践环节坚持4年不间断,优化实验实践项目与内容,加大学生训练力度,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4)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将信息技术及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5)建立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固化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不因任课教师的变动而变动,有效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EB/OL].(2012-04-05)[2015-06-20].http://www.doc88.com/p-701554128672.html
[2] 谭希丽.地方综合性大学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1):2-3
(陕西理工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