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的四十二载
2016-03-19袁念琪
工人新村的四十二载
六十四年前,一个新名词在上海诞生并迅速传播开来,它就是工人新村。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村”成了工人新村的专用简称。一说你住在某某新村,即刻明白你是出自哪个行业,甚至是哪家厂的。在之后的日子里,新村不只属于工人新村独用,而是广义指向上海新建的住宅区了。
1951年,花落曹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市区住房为2359.4万平方米。其中33.66%为花园洋房、高楼公寓等高档住宅,石库门和旧式里弄占52.66%。霓虹灯外的上海工人居住如何?有租房或栖身客栈和寄宿所、有住工厂所建工房、有住自家私房,还有住在环境恶劣、结构简单的“滚地龙”和棚户简屋中。
曹杨新村村史馆陈列着一复制品:市领导对曹杨建工人住宅文件的批复,日期是1951年7月28日,签名是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副市长盛(丕华)。市长们只签了姓,姓后没名,都画着两个小圈圈。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从下半年到1950年上半年,根据市委市府指示,市总工会和市公共房屋管理处和市劳动局等部门,对工人的居住进行了调查;提出要辟建人民村、工人村和劳动新村。1951年4月市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市府大礼堂举行。陈毅在《1951年上海市工作任务》提出上海的市政建设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并将此列为1951年中心任务的第三项。会议一致同意,要求“有重点的修理和建设工人住宅,修建工厂区域的道路、桥梁,改善下水道,饮水供给及环境卫生,以改进工厂区及工人居住区的条件”。潘汉年予以具体化:“为工人阶级服务,就市政建设来说,目前上海最迫切的工作,就是为工人阶级解决居住问题”。并要求市政建设委员会“规划和领导建筑工人住宅”,专门成立了市工人住宅建设委员会。
新上海第一批住宅为谁而建就此明确,这浓墨重彩的第一笔落在哪个地方呢?1951年,普陀区被市委市府确定为重点试验区,以解决沪西工人居住为开端。7月10日,执委会第一次会议确定:建造1000户工人住宅。概算325万元,用于征地、房屋和公共建筑等。资金主要来源是市财政投资房屋、公共建筑及室外附属工程,各有关单位负责公用事业建设。28日,市府将“曹杨路工人住宅列入年度计划”报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于是,有了本节开头的那个批件。
“1002户”住宅工程
上海第一个工人住宅工程原定1000户,后成1002户;因经计算,建成后的单元可安排1002户,即为“1002户”住宅工程。
1951年9月,上海第一个工人住宅区开工。在不到一年的1952年4月竣工,公共建筑等其他配套也如期完成。5月25日,经市总工会、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和市公共房屋管理处等验收合格。潘汉年参加了竣工仪式。
眼前这“1002户”住宅区,区内有条小河穿过,中心还有大草地。主路宽21米,支路宽12米。房屋行列式的48幢楼组成3个街坊,楼房均为砖木结构的立帖式二层。总面积32366平方米的住宅,分167个单元,可住1002户。走进住宅,层高6米,房屋前后间距13米,保证了室内的光线和冬日的阳光。厨房、厕所3户合用。每层有2只抽水马桶,楼上为木质地板。
与住宅同时建设的配套建筑面积计8418平方米。其中,文教有小学、图书馆和大礼堂,生活服务有浴室老虎灶、菜场和消费合作社,还有诊疗所等。并预留了银行、邮局、公园、文化馆的建设基地。
因这里地处曹杨路,1953年8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定名“1002户”居住地为曹杨新村。新华社发通稿新闻:“曹杨新村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座工人住宅新村”。它的问世成为建设工人新村的样板房。
在验收通过的一个月后,曹杨新村分房工作基本完成。入住的653名工人来自沪西普陀、江宁、长宁等区的52家国营厂,还有349名从65家私营厂来。在这1002户中,有重大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生产有显著贡献、一贯带头的先进工作者247人,占24.6%;生产一贯积极且工龄较长、住房特别拥挤的老工人530人,占52.9%。村史馆的照片告诉我,入住的劳模有杨富珍、裔式娟、陆阿狗、奚凤秀、马宝娣和邵森等;其中以纺织厂劳模居多。
能搬新村是幸福的,时称“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犹如打鬼子打老蒋“一人参军,全村光荣”。进村是热闹的,有工厂开卡车敲锣打鼓送的,有自己踏黄鱼车拉平板车去的。进村是隆重的,穿起新衣服,女孩头发梳得让梳子打滑,还佩戴小红花。孩子们洒下一路的光荣和自豪:“伲住曹杨新村去啦——”
六十多年过去,占地2.14平方公里的曹杨新村已发展为大型成熟社区,住宅建筑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住户3.2万多户。
“二万户”
伴随曹杨新村“1002户”的落成,一个“二万户”工程就此展开。就在兴建曹杨新村的同时,市府确定在杨浦、长宁等5区再建一批工人住宅,共计2000个单元,每单元住10户,称为“二万户”住宅。
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统一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制定住宅标准等。8月15日,投资5677万元的“二万户”在杨浦、普陀、长宁和徐汇的9个基地同时开工。1953年9月全部落成,居住面积为55.53万平方米,10万职工迁入新居。这些呱呱坠地的工人新村,被市政府命名为长白一村、二村,控江一村、二村,甘泉二村、三村,曹杨二村、三村、四村和五村,天山新村(一村)及日晖新村(一村)等。
与此同时,一些工厂按照“两万户”型设计标准,自行投资造工人住宅,在1952年到53年间,先后建成工农新村等22个工人新村。
建造工人住宅,除国家和工厂投资“两条腿”走路外;又出现“自建公助”形式,即由职工出钱、单位帮助建造标准低于“两万户”的工房。
从1953年到1958年,市府投资住宅建设2.9亿元,在沪东、西、南、北、浦东等工业集中区和市区边缘内外两侧,建起了大连、玉田、广灵、沪太、宜川、真如、东安、虹桥、崂山和乳山等25个住宅建设基地,同时辟有专供企事业单位自建住宅的天钥、龙山等基地。在这六年里,建工人新村161个,面积432万平方米。
上海从1952年开建第一个工人新村,到改革开放后的1994年,工人新村建设在四十二年间一路风雨。工人新村不仅建设了一个居住新空间,更是党和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冷暖放心上的一段生动写照。虽有建房材料、厨卫合用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中国工人阶级自19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适宜居住的地方。
(摘自《劳动报》2016年10月31日 袁念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