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6-03-19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本大学生

刘 佳

(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

社会资本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刘 佳

(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

[社会资本理论是分析研究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的独特视角。当前,女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其社会性别身份造成的社会认可度低、创领域与行业结构化以及自主创业意识与主动精神淡薄等方面,社会资本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这是由社会资本的社会性特征与女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社会资本的投入性特征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条件性特征共同决定的。在社会资本理论下,女大学生应增强社会资本积累的主动意识,在构建社会关系中积累社会资本,在社团活动中拓展增值社会资本,高校也应当积极作为,为女大学生创业者与高校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社会资本;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一、女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创造精神能动展开的社会实践过程,是创新精神、创造精神和冒险精神的集中诠释和整体彰显。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工作,将其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以创业促就业”的民生保障工程之中。2014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印发《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在尝试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中,“女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对象。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女大学生比例逐年增长,2007年新入学的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9%。由于中国社会旧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女性社会地位和创造精神的“矮视”,加之当前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创业型企业大军的广泛兴起,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女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不容小觑。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学界已经注意并开始着手研究女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成果肯定了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也指出了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甚至创业失败。因此,鼓励支持引导女大学生理性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支持、教育引导、社会实践、资金帮扶、朋辈协作等各环节的有机组合和高效运作。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既存在冒险精神不足、思维方式较为单一、企业家精神培育周期较长等问题,但具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建设能力、市场营销渠道拓展能力以及企业形象设计能力等突出优势。上述优势是女大学生创业群体的鲜明特征,有助于女大学生克服创业实践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这些技能或能力亦可概括为社会资本整合能力。

二、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原因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女大学生群体在国家创业政策范围内,通过个人或组织的努力,将创业意愿、知识体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商品或服务形式输出的价值创造过程。尽管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我国女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明显偏低。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妇女情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每25位“80后”女大学生中,只有1位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就业,当前中国女性创业活跃的特征明显,但是,女大学生创业比例却明显偏低。[1]另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应届女大学生毕业生中,只有9.2%的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2]女大学生既要面临大学生群体在创业实践中可能遭遇的具有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如能力经验不足、综合素质较弱、缺乏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滞后、知识水平有限、时间精力受限[3]等现实困境,也要面临由于性别身份所造成的社会认同度低、创业领域结构化等问题,而后者对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影响更为深刻。

第一,中国社会传统习俗对女性社会地位与价值的“矮化”,导致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个人社会关系支持体系存在缺陷。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落后思想至今仍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性别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旧俗通常把两性定位在不同领域,“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扮演工具型角色,女性扮演情感型角色,从而造成性别角色和职业隔离。[4]由此导致女大学生创业的微观社会环境,特别是女大学生的父母、亲属、好友等对其从事自主创业活动普遍持冷漠或反对态度,认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成本高、风险大,一旦创业失败,将会对其今后成长发展乃至婚姻家庭产生消极影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导致社会上对男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这对于男性从业者就有很强的激励效应,从而产生良好的良性互动;相反,社会上对女大学生的期待值较低,弱化了女大学生的进取心。[5]

第二,女大学生自主创业领域具有结构性特征,主要聚集于教育、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导致女大学生自创企业类型较为单一、行业属性相似、企业生存压力较大等问题。伴随国家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以科教文卫体以及金融保险、公共服务、商业旅游、行政事务等为代表的产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这也促使上述产业部门成为当前女大学生创业的首选方向。涉足第三产业之所以受到女大学生的青睐,一方面受女性社会性别角色和身体素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行业具有投资较少、风险较小、技术门槛低等特征。2014年9月,《株洲晚报》记者在湖南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做了一项调查,在大学生创业园曾经入驻过或者正在入驻的项目中,有女性参与的项目大多数为服务行业、网络行业,而极少有女孩子从事体力活较重的生产类行业。有机械生产类的项目,都是男孩子在做的。这些创业团队有女孩子的,都是从事一些不太费体力的工作,如文字、后勤等。[6]创业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和创业技能的相对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女大学生从事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活动预设了困境前提。社会上许多职业在后天上被打上了男性的烙印,女性若从事这些职业就是有违常理、离经叛道。[7]

第三,少数女大学生尚未树立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创业观,有的把自主创业简单理解为“挣钱的手段”“勇敢者的游戏”;有的坐享其成,不择业也不创业。这些不良思想在女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有一定传播空间,不容忽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上述这些非理性的择业观、创业观归根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产物,是中国封建思想和西方腐朽文化在大学生创业实践领域中的反映。有学者道出了上述思想在女大学生群体中依旧存有传播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近1/3的女大学生认为,拥有美满的婚姻是最大的幸福,她们更看重家庭和谐、生活稳定;而男大学生多数认可为理想而奋斗是最大的幸福,事业成功是最大的快乐。由于思维方式上的偏差,加之成就动机弱化,一些女大学生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高校里出现“不忙就业忙相亲”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8]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诸多现实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及其功能定位与社会价值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甚至少数女大学生对此也持怀疑态度。社会性别角色及其功能与价值的确认和维系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实践中实现,而社会资本则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三、社会资本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联共生

(一)社会资本内涵释义

社会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它自1977年由美国社会学家罗瑞提出以来,日益引起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解释和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理论范式。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o)提出了社会资本的经典释义:“社会资本是现在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9]在“社会资本”概念中,有3个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一是“信任”。信任是社会关系存在的心理基础,也是人与人沟通联系的纽带。信任关系以两种关系存在:一种是在固定可靠的基础上和经常接触的人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另一种是与陌生人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亦可称之为广义的信任。信任需要在合作中培育和强化,群体成员越具有多样性,这个群体越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二是“网络”。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而具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网络本质是一种联系,它可以分为仅仅促进成员内部利益的联系和既促进成员又促进非成员利益的联系。三是“合作规范”。规范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是信任、互惠等的文化规范,常与非正式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合作规范确保了组织成员集体行动的一致性和行动目标的统一性。

(二)社会资本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在关联

社会资本的理论内涵和特征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在需求不谋而合,社会资本为研究女大学生创业问题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从社会资本的固有属性和女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创业行为特征入手,是研究两者内在关联、彼此耦合的逻辑起点。

第一,社会资本的社会性特征与女大学生群体性特征的内在关联。社会资本隐藏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之中,社会资本基本上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人与人之间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拓展个体社会生活空间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虽然人际间互动或相互作用是非市场的或非经济性的,但具备影响经济的作用和效应,这就是社会资本的社会性特征。反观女大学生群体性特征,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和划归使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被割裂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范畴。在知识体系方面,女大学生大都经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育,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价值情感方面,大多数女大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中对女性设定的“旧俗旧风”持否定态度,“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是女大学生群体较为一致的态度;在生理特征方面,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定会面对“生育”“产假”“育儿”等问题。上述这些特征有助于使女大学生个体之间产生信任,也有助于男大学生对女大学生产生理解和认同之感。这些情感因素是女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粘合剂”。当这种情感纽带得到持续加强和不断巩固的时候,由信任、理解、认同等情感因素共同作用并确立的创业组织关系便随之产生。女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在创业社会关系网络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第二,社会资本的投入性与女大学生创业条件性的内在关联。资本的积累性决定了社会资本的获取是有条件的,要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必须长期连续投入。可见,社会资本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种投资策略的产物,这种投资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稳固关系,使其成长为可靠的资源。这种策略首先确定那些在短期内或长期内直接用得着的、能保证提供物质利润和象征利润的社会关系,然后将本来看起来是偶然的关系通过“象征性建构”方式,转变为一种双方都从主观上愿意长期维持其存在的、在体制上得到保障的持久稳定的关系。同样,女大学生创业行为也不是盲目的、毫无准备的,必须具备充分而有利的创业行动条件。具体而言,一要有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金融资本条件,即充足的创业启动资金和企业早期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二要有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人力资本条件,即形成女大学生创业联盟、创业社团、创业团队等。当然,人力资本条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女大学生个体之间形成创业团队,当创业团队成长为一定规模后便可以以社团或俱乐部形式运作,多个女大学生创业团队最终形成具有统一章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创业联盟,创业联盟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寻求创业支持、创业经验和其他所需帮助,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与价值在联盟中也得到充分显现。三要有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文化资本,即社会文化环境条件,女大学生群体内部要对自主创业充满信心与自信,还要形成支持帮助引导女大学生理性创业、成功创业的社会教育体系和浓厚社会氛围。

四、整合社会资本:解决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之策

理论的现代性演绎只有在具体的实践场域中才能释放其独特魅力与现实解释力,理论研究也只有在与社会现实、具体实践、生活场景接触和碰撞中才能迸发生机活力。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既要正视社会传统习俗和女性社会角色对其创业实践所预设的各种障碍与困难,又要注重发挥女大学生独特的群体优势和性别优势,在寻求创业机遇中有力整合潜在的社会资本,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开辟广阔空间和舞台。

第一,强化培育自主创业社会资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行为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行动方式、活动范围和实践中介。换言之,个体的实践活动深深烙印着理性、价值、情感、意识的痕迹。如前所述,社会资本是一种隐性资源,它不是凭空生成的,也不是偶然遇求的。社会资本的获取、维系和拓展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个体社会关系的建构活动对社会资本积累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有效培育个人社会资本的基本前提应当在行为主体的意识体系中寻找答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多元的价值文化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女大学生要维护其人格体系的尊严、行为体系的规范、价值体系的纯净,既不能被中国传统旧俗思想迷昏头脑,也不能因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迷失方向。女大学生要增强性别自信和专业自信,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强化自主创业的主体地位和进取精神,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为长期的创业实践创造和积累社会资本。

第二,在社会关系建构中寻求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资本培育空间与机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范畴,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社会网络的资源,是人际关系中所包含的隐形资产,我国社会是典型的人际社会、人情社会,人脉资源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11]。女大学生主动建设社会关系,有助于缩短创业信息传输渠道,实现自主创业的资源共享,还有助于对外塑造良好的社会性别主体形象,争取更多资金技术支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需要着重建设三对社会关系:一是建设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亲缘关系,如父母、亲属等,这种社会关系是先天形成的,更容易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产生情感认同,因此,女大学生从亲缘关系中获得创业支持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二是建设以政策为纽带的政府公共关系,女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上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通过“跑政策”的方式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在财税、管理、资金等创业环节的支持与帮助,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公共关系维护,塑造良好的企业口碑;三是建设以情感为纽带的创业团队关系,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要经营好、维护好创业团队的情感价值系统,发挥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致、耐心真诚、体贴关怀、贤淑勤劳的性别优势,建设团结、信任、友善的创业团队文化。

第三,实现与创业社团的良性互动,在社团活动中缔结社会关系新网络。社团组织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清晰的组织目标、健全的组织章程、明确的组织功能。社团组织的专业化、非盈利化、公益化特征使其成为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重要社会资源。当前,女大学生创业联盟(社团或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大学生创业社团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女大学生创业联盟一般由妇联或共青团组织牵头设立,辐射辖区内的女大学生创业群体。以“哈尔滨市女大学生创业者联盟”为例,该组织由哈尔滨市妇联牵头,旨在成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会员结构除个人会员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团体会员[12]。除了具有明确性别属性的女大学生创业社团外,由大学生自发成立的各类创业俱乐部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性创业支持组织也是女大学生参与创业社团活动的重要范围。女大学生在参与创业社团活动中,自发地把自身及其创业企业融入社会资本体系之中,产生出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节点,女大学生在与其他大学生创者的交流互动中增进友谊、强化认同、汲取经验、获得支持,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积累与增值。

第四,构建全过程的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强化女大学生与高校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大学组织是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娘家”,是女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港湾”。高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体系、教师队伍、校友资源及其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高校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一般而言,社会与市场对高校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这所高校的女大学生创业群体产生影响,如农业大学的女大学生创办农业技术推广公司要比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创办同类型公司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女子大学的女大学生创业活动要比非女子学院女大学生创业活动更容易得到社会认可。可以说,高校在女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本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要构建全过程的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一方面要把专业技能培训、财务人力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融入创业教育全过程,在创业教育上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学生的自我意识[13]。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校社合作,创建女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构建女大学生创业技能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快速提升渠道,依托校内外创业社团举办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增进对自主创业的理性感知。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社会资本并非是女大学生创业中的唯一要素,更不是最重要的要素,但它与女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创业热情、创业政策、市场环境综合作用于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时,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也只有把女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要素与社会资本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从内外两个方面确保女大学生创业梦想的实现。

[1]杨慧.“80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与性别差异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 2014(03):30-38.

[2]井莹,庄西真.“90”后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3(23):40-41.

[3]刘国权.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及其培育[J].现代大学教育, 2010(06):88-94.

[4]莫税英.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10(07):130-132.

[5]陈玲芬.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 2014(03):22-24.

[6]株洲女大学生创业调查[N].株洲晚报, 2014-9-16.

[7]屈振辉.从人力资源的性别视角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02):48-51.

[8]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03):58-61.

[9] Pierre Bourdieu. The Form of Social Capital.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86: 46-58.

[10]詹姆斯· 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356.

[11]刘佳、李四林.社会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04):7-10.

[12]哈尔滨市女大学生创业者联盟启动[N].哈尔滨日报, 2014-3-9.

[13]李敏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破解新思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186-188.

The Social Capital and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Liu Jia
(Computer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ract: Social capital theory is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At present, the major problem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elf-employment are derived from the social gender identity caused by the low social recognition, the structured with the industry and weak consciousness of self-employment and initiative spirit etc.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which is decided jointly by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capital and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apital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ed feature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elf-employment. Under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a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ccumulate social capital in build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expand the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be positive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entrepreneurs to deeply merge with the social capita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s: Social Capital;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913.68

A

1006-1789(2016)03-0075-005

责任编辑 曾燕波

2016-02-15

刘佳,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 Social Capital and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猜你喜欢

资本大学生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