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认识误区的辨析

2016-03-19倪嘉敏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学费产业化误区

倪嘉敏(陇东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认识误区的辨析

倪嘉敏
(陇东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热点议题。尽管从2004年起教育部领导人公开反对高等教育产业化,但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至今方向未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厘清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认识误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将具有长远意义。

高等教育产业化;认识误区;辨析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僵化的现实困境,高等教育产业化思潮开始在我国兴起。其之所以兴起,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扩大内需,适合当时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国内经济呈现疲软状态,外贸不振、内需严重不足。考虑到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作为卖方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当时国内居民高达6万亿元存款的客观现实,经济学家汤敏提出建议:扩大大学教育是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点,如果高校每年扩招30万学生,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计算,30万学生实际消费将近30亿。[1]这一建议被政府所采纳,自此,通过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被付诸于实践,这种作法通常被人们称为“高等教育产业化”[1]。虽然从2004年起教育部领导人公开否认了高等教育产业化,但学术界有关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至今方向未艾。因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之下,厘清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认识误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将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教育是特殊的产业

产业的原生含义是指生产部门和行业的集合,而生产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成是指物质生产,广义的产业不仅指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教育属于非物质生成部门,显然取了广义。从国际范围看,将教育视为产业的观念古而有之。如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马赫鲁普教授就曾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并将教育列入其中。[2]我国对教育产业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就将教育列入第三产业的范畴。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议中强调了教育属第三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又明确提出:“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明确了教育的产业属性。

但高等教育与其它产业相比又有其独特性之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高等教育目的的特殊性。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教书育人是其首要宗旨。因而,和物质生产部门有所不同,高等教育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不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第二,高等教育产品的特殊性。学者以社会部门所提供产品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为依据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及准公共产品三类。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属私人产品,应交由市场配置,公共产品则交由政府提供。高等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但其能够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因而属准公共产品;第三,高等教育目的的特殊性。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教书育人是其首要宗旨。因而,高等教育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不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第四,高等教育活动过程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他们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自为个体,其心智已接近成人水平,促使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物质生产的对象是冰冷的物,是一种劳动者作用于物质原材料的单向过程;第五,高等教育效益评估的特殊性。与其它产业有所不同,教育产业的效益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指标衡量,也不能以毕业生人数多少来衡量,其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教育的内部发展规律,完全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经济评估体系;第六,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特殊性。如同其它产业一样,教育也要讲究成本,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但高等教育不能像其他产业那样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热点议题,促使高等教育成本趋于增长。

作者简介:倪嘉敏(1982-),女,甘肃庆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认识误区的辨析

高等教育是特殊产业已是不争事实,那么,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呢?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化的意思是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有彻头彻尾之意。据此,“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求教育采用物质生产领域的运行机制,将学校按照企业来经营,将教育产品看成商品,把教育事业看成是一种自负盈亏的有偿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实现教育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等价交换,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劳动的价值,并取得维持学校运转和发展的资金。产业化并不局限在某个层次或某种类型的教育,而是整个学校教育。[3]可见,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把高等教育办成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显然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因而,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仍然有人陷入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认识误区。

(一)误区之一: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产业化论者认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可以把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通过大学扩招及高校全面收费政策的启动,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如下:

首先,从支付能力分析,中国居民的教育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教育需求指的是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教育需要。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必然会于日俱增,但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客观现实,城乡居民间、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促使中国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阿齐兹·拉曼·卡恩和卡尔·李思勤的研究表明:如果将城乡一起计算,全国收入最高的10%的人,获得了总收入的33.7%,是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近18倍;农村收入最高的10%的人,获得了农村总收入的33.9%%,是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近15倍;城镇收入最高的10%的人,获得了城镇总收入的27.4%,是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8倍。[4]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悬殊巨大,且逐步扩大,促使各个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学费支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维持平均生活水平的条件下,有40%的家庭无力支付高等教育学费;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条件下,仍然有20%的家庭对高等教育学费缺乏支付能力,并且至少有20%的家庭支付子女的高等教育学费后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4]

其次,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扩大教育规模及教育关联的需求会拉动经济增长,但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具有迟滞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注定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据北京大学课题组1999年1月提交给有关方面的研究报告称,教育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1997年,文教部门和其他部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系数分别为0.85和0.83.在119个部门排序中分别为100 和109名,也就是说教育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大。而据我国1992年《中间投入产出表》118个部门完全消耗系数表,当一个单位的教育投入时,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只有0.73,明显小于服务业,教育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5]

(二)误区之二: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紧缺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将成为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瓶劲。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内,有利于缓解经费不足、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盲目性和自发性,有时会失灵。政府适时的介入和调控则显得尤为必要。此外,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和公共产品之间,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并且政府应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根据国际标准,当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500美元、600美元时,其平均教育预算应占到这个国家的3.2%、3.5%、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远高于600美元。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略高于4%,具体到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政府投资的不足,致使由受教育个人及家庭承担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13年部分省份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涨幅较之上年高达30%。事实上,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均学费标准不仅超出了政策规定的占生均培养成本25%的比例,而且给城乡居民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危及到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益。

可见,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可以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高校毕竟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企业,政府应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者。如果在实践中坚持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完全按照产业方式来运营教育,并以盈利为目的,教育的功能就会异化,危及到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矛盾。

[1]倪嘉敏,林涛,王璇.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袁振国.发展我国教育产业的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国强,郑利霞.从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看教育产业化的非适宜性[J].教学与管理,2001(4).

[4]倪嘉敏.现阶段我国城镇家庭的高等教育学费承受能力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3).

[5]孙莉莉.教育产业化之我见[J]科技教育,2005(1).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Although since 2004,leader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ve publicly oppos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academic debate on this issue has no sign of stop.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t will have a long-term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dhere to the correct policy guid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isunderstanding;discriminate

2096-000X(2016)15-0154-02

G647

A

猜你喜欢

学费产业化误区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我的兴趣班学费
冬季洗澡的误区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系统产业化之路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